新書推薦:

《
速写随手画 临摹训练素材集
》
售價:HK$
61.4

《
女性的奥秘
》
售價:HK$
85.8

《
理解人性:成熟不是看懂事情 而是看透人性 任何事件中 都别低估人性的影响
》
售價:HK$
61.6

《
看见情绪价值2(做个情绪自由的成年人 不要和别人一起欺负自己,你的情绪比全世界的期待都重要)
》
售價:HK$
54.8

《
罪案调查科:罪终迷局
》
售價:HK$
58.1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HK$
94.6

《
绑架游戏(东野圭吾相当出色的设定系推理)
》
售價:HK$
65.8

《
逆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警示(日本财政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深刻解读日本经济 敲响中国警钟)
》
售價:HK$
74.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从两性关系入手考察1990年代的女性小说。书中将两性关系概括为婚姻、爱情、身体(性)以及同性情谊四种形式,前三种是狭义的两性关系,即婚恋关系,在现代社会这三种形式彼此融合又各自独立,第四种则是一个宽泛意义的社会性别关系。五种话语力量程度不同地影响着1990年代女性小说创作,使得两性关系呈现即破裂、错位,又弥合、维持的复杂状态。本书后,作者针对1990年代女性婚恋叙事局限性问题,提出了重建两性关系伦理的一些设想。
|
| 關於作者: |
|
孔莲莲,山东微山县人。文学博士,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和美学研究。本书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果文库”之一种。本书从两性关系入手考察1990年代的女性小说。本书认为有四种话语力量对女性小说的两性关系书写产生影响,它们分别是女性主义话语、现实主义精神观照下的现代性话、人文主义话语和消费主义话语。这四种话语力量在女性写作中彼此融合又相互独立,使得小说在表现婚姻、爱情和性以及同性情谊的问题上,呈现出断裂和弥合交织的复杂状态。
|
| 目錄:
|
绪论
章婚姻:传统两性秩序的裂变与黏合
节婚姻现代性伦理的裂变
第二节生活逻辑的黏合
第三节婚姻秩序的恢复与重建
第二章爱情: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家园
节爱情的人文光晕
第二节婚姻与爱情的错位
第三节爱情守望者的败落
第三章身体:启蒙与消费交织的性别政治
节具有启蒙意义的身体
第二节性与爱的错位
第三节身体的消费意义
第四章姐妹情谊与婚恋关系
节同性乌托邦
第二节姐妹情谊与婚恋关系的较量
结语:1990年代的女性书写与婚恋关系伦理重建
参考文献
后记
|
| 內容試閱:
|
自序
这本书是我的的博士论文。从2015年博士毕业到2021年,已经过去了六个年头。2018年,我的博士论文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果文库”立项,到现在也已经三年,迟迟没有付梓,主要是对内容不满意。这三年我因为初为人母而耽误了论文修改,就这样,到了不能不出版的时间点,也只能将这个面貌凌乱不修边幅的“孩子”领出来面对读者。
生发研究1990年代女性小说的念头,是在读博士的第二年,因为硕士毕业论文研究过1990年代的一个重要女作家林白,就想,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扩大范围。
博士的第三年,我去了中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做了半年的交换生,在台期间,除了选修了台湾文学和台湾女性文学的课程,还搜集了很多台湾学者和海外学者对中国大陆文学的研究资料。2013年9月,我确定了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1990年代中国女性小说的两性关系研究”。在开题的时候,中央民族大学,我当时的导师刘淑玲教授等对我的题目和结构提出意见。又经过一个多月的思考,我重新确立了论文的结构,将原来以小说题材作为框架依据,改变为以“婚姻”、“爱情”、“性”和“姐妹情谊”四个方面切入“两性关系”,并作为章节划分的依据来重新组织内容。这个结构获得了导师和之后论文评审专家的认可。
从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夏天,我用了大约一年时间为写作论文进行大量阅读,大部分时间是泡在离中央民族大学很近的国家图书馆里。真得感谢国家图书馆这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冷门的图书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底本,我在阅读中不时获得惊喜,打破了之前对1990年代女性文学的固化认知。如果说这本书有点可取之处,可能就是我的研究是建立在手的阅读经验基础之上的,也许论点并不深刻,但却是真诚生动的。
这次出版,结论部分我做了修改,增加了一些内容。在毕业论文答辩之前,刘淑玲老师就告诉我,结论部分需要好好修改。然而,修改了几次,刘老师都没有认可,我自己也感觉,结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