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140.8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75.9
 
  《 
			诛仙.全6册(最新典藏版)
			》
 售價:HK$ 
			348.5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售價:HK$ 
			54.8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76.9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65.8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96.8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96.8
 
 
 | 
         
          | 內容簡介: |   
          | 该书为《江汉学术》创设的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2017—2021年刊发的专题专辑论文精粹,对新诗诗学领域的研究者,包括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以及在新诗创作现场的诗人都极具文献参考和收藏价值。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现当代诗学研究”栏目将新诗诗学问题以专题的形式,多元多维的方法集中交叉反复研究,产生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其对研究对象的把握全面、细致、深入,取得了多种重要学术奖项,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被认为“对新诗研究的拓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该书为《群峰之上:“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群岛之辨:“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群像之魅:“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的续编,作者均为海内外新诗诗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和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多年来精心挖掘推出的新锐学人。
 |  
         
          | 關於作者: |   
          | 刘洁岷 湖北松滋新江口镇人,1964年12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1987年开始在《青年文学家》《笠》《星星》《诗刊》《人民文学》《花城》《天涯》《名作欣赏》《南方周末》等国内和海外百余家报刊刊发作品,主要为诗歌,另有散文和文论。2003年命名并创办《新汉诗》,2004年创设《江汉学术》“现当代诗学研究”名栏。1991年出版《躺着的男人和远去的白马》、2007年出版《刘洁岷诗选》。
 |  
         
          | 目錄: |   
          | 诗歌的“当代”研读 
 当代汉语诗歌批评中的框架论述 郑慧如
 论新诗批评中的价值判断 李文钢
 作为诗学话语借壳的“民间”: 现代溯源及伦理反思 陈培浩
 从文本到剧场: 当代女性诗歌的跨界实验 翟月琴
 怀旧病与乌托邦: 当代诗歌的乡土经验写作及转变 周俊锋
 
 当代诗潮与诗人
 
 游走与认同: 论虹影离散诗歌中的家园意识 [新加坡]卢筱雯
 巫师、史官与建筑师
 ——论叶辉诗中的物象与抒情主体 李倩冉
 紧贴自身的可能性与当代诗的强度
 ——以姜涛诗歌为考察中心 李国华
 论李强“家乡系列”诗歌的特质与对母题的拓展 张 贞
 血以后是黑暗: 海子和荷尔德林诗歌中的人与神 王 浩
 海子诗歌的深渊圣徒情结与救赎之路 万孝献
 
 现代诗潮与诗人重释
 
 狂荡的颓废: 李金发诗中的身体症候学与洞穴图景 [美]米家路(著) 赵 凡(译)
 反照诗学: 李金发诗中的幽暗启迪与悲悼伦理 [美]米家路(著) 赵 凡(译)
 “我是在新诗之中,又在新诗之外”
 ——重评闻一多诗学观念的转变及其他 张洁宇
 闻一多民主理念下的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 王东东
 徐志摩诗歌的经典化与再诠释 钟怡雯
 徐志摩诗歌音乐性构成的显性与隐性因素缪惠莲 张 强
 穆旦诗歌: 宗教意识与民主意识 王东东
 重审中国现代诗创作中的“双语现象” 贾鑫鑫
 论现代派新诗的用典革新 杨 柳
 蒋海澄(艾青)的巴黎岁月及其初期新诗创作 马正锋
 “语言诗化”与“窗”
 ——论林庚在创作与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 张 颖
 
 
 
 港台诗歌
 
 论洛夫诗歌的成就与特质 郑慧如
 论洛夫近晚期诗作“似有似无”的技巧 简政珍
 狂欢与嬉戏: 台湾诗人管管的语言喜剧 杨小滨
 论台湾现代诗中的“沉默”
 ——以罗任玲诗作的陈述表现为中心 郑慧如
 作为文滓的诗: 陈黎的揾学写作 杨小滨
 纪弦(路易士)与香港诗坛关系考论 刘 奎
 诗歌史的视野与生命感
 ——以郑慧如《台湾现代诗史》为考察中心 简政珍
 
 异域诗歌
 
 实验性诗写中的流行文化与词语流嬗变
 ——从《好莱坞的达菲鸭》析读阿什伯利的诗歌 盛 艳
 “中心诗”观念: 朝向现实的出发之旅
 ——对华莱士·史蒂文斯诗学观的一种考察 李海英
 论语言诗人查尔斯·伯恩斯坦的“回音诗学” 冯 溢
 论帕斯长诗《太阳石》的回环结构与瞬间艺术 潘灵剑
 
 新诗的技艺、体式与语言
 
 诗歌语言中“声、音、韵、律”关系的符号学考辨 李心释
 
 年度综述与栏目研究
 
 “视点”偏转、理论思维与研究载体的“当代意识”
 ——2017年中国新诗研究综述 张凯成
 “历史意识”与诗学研究的“中性姿势”
 ——2018年中国新诗研究综述 张凯成
 作为方法与研究范式的“新诗史”
 ——2019年中国新诗研究综述 张凯成
 开放观照“当代”的诗学视域
 ——论“现当代诗学研究”专栏对诗学“当代性”的建构 陈培浩
 重构诗学与批评的乌托邦
 ——《江汉学术》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的探索之路李海英 邵莹莹
 
 附录
 
 第三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颁奖实录米家路 杨小滨 盛 艳等
 “新诗的代际、群体和流派”主题论坛实录段从学 李海英 李润霞 西 渡 王泽龙等
 慢读鉴藏,流传诗歌 倪贝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