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大话芯片:读懂芯片原理、周期、产业链与技术趋势
			》
 售價:HK$ 
			97.9
 
  《 
			世界观: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原书第3版)【2024最新版】
			》
 售價:HK$ 
			141.9
 
  《 
			儿童哲学教育:案例式教程 南强儿童哲学丛书 曹剑波、黄睿主编 案例教程 高校教师用书
			》
 售價:HK$ 
			66.0
 
  《 
			驰骋三界:汉代神兽的图像世界
			》
 售價:HK$ 
			118.8
 
  《 
			印章的故事
			》
 售價:HK$ 
			49.5
 
  《 
			数字化口腔
			》
 售價:HK$ 
			437.8
 
  《 
			中国史前玉器
			》
 售價:HK$ 
			96.8
 
  《 
			最后的使团:1795年荷兰访华使团及被遗忘的中西相遇史
			》
 售價:HK$ 
			96.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根据真实的素材,以娓娓道来的笔触,将抽象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凝练为具体生动的故事,向青少年读者传递中国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本书的创作是在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提供的真实图文资料的基础上,邀请科普作家为青少年读者重新编写,权威科学家审核把关,消除知识硬核,确保严谨科学性的同时,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ZM书画家杜爱军为每位科学家绘制肖像,内页结合资料图片、插画进行整体设计,使真、美、善相得益彰,力求赋予读者美好而充实的阅读体验。 |  
         
          | 內容簡介: |   
          | 《中国科学家故事丛书》第1辑包含《勇问天 巧问地》《行医道 战病毒》《知原子 铸核武》与《格数理 造新物》四种书。丛书以中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采集工程的一手资料为基础,从国家勋章获得者、国家Z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元勋等荣誉获得者中选取40 位科学家作为故事的主人公,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求学故事、创新故事、求实故事、奉献故事、协同故事。同时,采用真实资料图片和绘画相融合的方式进行页面设计,结合文字讲述,把故事融入历史场景,呈现中国科学家的奋斗历程,以折射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光辉,使青少年在阅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本书《勇问天 巧问地》,主要讲述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植物学、建筑学、航空、农作物育种等领域的中国科学家谢家荣、侯仁之、叶笃正、吴征镒、刘东生、吴良镛、顾诵芬、袁隆平、李振声、曾庆存的故事。他们中,有人一生专注田畴,用一粒稻种,消除了饥饿;有人投身航空事业七十余载,让祖国的蓝天有了歼-8战机的保卫;有人Z早将找油的目光投向大庆,帮助祖国找到了石油,一举摘了贫油国的帽子;有人主持编纂了《中国植物志》,为我国31142种植物编写了“户口簿”;有人发现并保护了北京城的源头,还是中国“申遗”人;有人为人类揭开了黄土高原的神秘面纱,翻开了这部大自然的“天书”……。本书就是讲述中国史诗级科技进步背后,这10位“践行少年时期理想,矢志报国,为祖国填补了一项项科技空白”的中国科学家的故事。 |  
         
          | 關於作者: |   
          | 任福君,教授,长期从事科普及科普创作研究,曾任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获省部级科技奖励多项。 |  
         
          | 目錄: |   
          | 地下宝藏科学寻——谢家荣 他被称为地质界的“十八罗汉”之一,是Z早把找石油的战略目标指向大庆的人
 开创历史地理学新境界——侯仁之
 发现和保留北京城源头的是他,中国“申遗”人也是他
 呼风唤雨凭科学——叶笃正
 青年的他说:“我立志要学科学。”长大后他在中国短期天气预报上取得了突破
 一生为植物写“家谱”——吴征镒
 醉心植物学的少年,成年后主持编纂《中国植物志》,为我国31142种植物编制了“户口簿”
 读懂黄土高原的人——刘东生
 他为世人揭开黄土高原的神秘面纱,翻开了这部大自然的“天书”
 人居环境科学让生活更美好——吴良镛
 战乱纷飞时他志谋万人居,百废待兴时他践行年少的理想——创建人居环境科学
 歼-8战机的孕育人——顾诵芬
 他被誉为“歼-8之父”,让祖国的蓝天有了保卫的利器
 禾下乘凉不是梦——袁隆平
 他专注田畴,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都吃饱饭是他毕生的愿望
 小麦良种养活数亿人——李振声
 潜心小麦育种几十载,攻克“小麦癌症”难题,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国人可以养活自己
 让“天有可测风云”——曾庆存
 做国家需要的“东风”,投身气象研究,解决难题,让“天有可测风云”
 |  
         
          | 內容試閱: |   
          | 前言 2019 年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将科学家精神归纳为: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2020 年9 月11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科学家座谈会,在会上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科学家精神不仅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中国科学家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培养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营养元素。中国科学家精神是引导青少年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主题,立志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一盏明灯。培根铸魂要从青少年抓起,用中国科学家精神滋养青少年的心田,播下中国科学家精神之种。
 科学家精神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科学家精神体现在科学家的成长、求知、创新和奉献中,因此,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展示和传播科学家精神既是当务之急,更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有效途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承担着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任,肩负着科普尤其是普及科学家精神的职责。在新时代,向青少年传播科学家精神,是厚植科技创新沃土、培养科技后备军的重要途径。为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暨科学普及出版社,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手资料为基础,以中国科学家微信公众号发表的文章为蓝本,组织编写了《中国科学家故事丛书》。丛书结合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国家勋章获得者、国家Z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元勋等荣誉获得者中选取了40 位科学家代表人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依照中国科学家精神的要素编写其成长故事、求学故事、创新故事、求实故事、奉献故事、协同故事等。同时,采用绘画和资料图片融合的方式进行页面设计,以求达到活化时代背景、还原历史场景,把文字故事融入历史场景,让场景丰富和活化故事内容的目的。
 丛书第1辑共4 册,分别为《勇问天 巧问地》《行医道 战病毒》《知原子 铸核武》《格数理 造新物》;每个分册有10 位科学家,4 册共计40位科学家。其中,《勇问天 巧问地》主要讲述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植物学、建筑学、航空、农作物育种等领域的中国科学家谢家荣、侯仁之、叶笃正、吴征镒、刘东生、吴良镛、顾诵芬、袁隆平、李振声、曾庆存的故事;《行医道 战病毒》主要述说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中医学等领域的科学家吴孟超、王振义、王忠诚、顾方舟、侯云德、屠呦呦、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的故事;《知原子 铸核武》主要是关于原子核物理、核武器研制等领域的科学家钱三强、何泽慧、王大珩、黄纬禄、程开甲、黄旭华、彭士禄、于敏、孙家栋、钱七虎的故事;《格数理 造新物》主要讲述数学、物理学、化学及大型实验装备建造等领域的科学家严东生、吴文俊、谢家麟、洪朝生、徐光宪、师昌绪、闵恩泽、郑哲敏、谷超豪、南仁东的故事。
 编写这套丛书的目的是传播中国科学家故事,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希望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同时,希望通过这套丛书以及全社会的努力,让科学家精神的雨露洒满神州大地,使学科学、爱科学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投身科学成为新时代广大青少年人生理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