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渔樵问对
			》 
			 售價:HK$ 
			64.9
			 
			 
	
			  
			《 
			一起探索港珠澳大桥
			》 
			 售價:HK$ 
			107.8
			 
			 
	
			  
			《 
			精益医疗 医疗质量、患者服务与医院效益的协同增长之道 医院管理底层逻辑解析手册+新医改时代医院生存指
			》 
			 售價:HK$ 
			86.9
			 
			 
	
			  
			《 
			怪谈百物语:魂手形 宫部美雪作品
			》 
			 售價:HK$ 
			63.8
			 
			 
	
			  
			《 
			北境之王:“白刃”奥斯瓦尔德与不列颠七国时代
			》 
			 售價:HK$ 
			118.8
			 
			 
	
			  
			《 
			2025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年度报告
			》 
			 售價:HK$ 
			379.5
			 
			 
	
			  
			《 
			中国折纸动画
			》 
			 售價:HK$ 
			74.8
			 
			 
	
			  
			《 
			如何了解一个人
			》 
			 售價:HK$ 
			75.9
			 
			 
	
 
       | 
     
      
      
      
      
         
          | 內容簡介: | 
         
         
          |  
            《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从现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关系出发,通过说明宏观经济各主要行为主体的利益目标、行为方式和它们之间的利益矛盾,论证了在改革前后不同经济运行体制下,各种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方式和决定过程,系统地从理论上分析了各种宏观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如总需求膨胀、短缺、通货膨胀、过渡增长、结构失调、经济波动、机制变换等发生的原因。书中提供的公有制理论的分析结构,既解释了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鲜明特征和作用,又提出了对于地方政府这一特殊存在如何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的政策和制度方向。
           | 
         
       
      
      
      
         
          | 關於作者: | 
         
         
           
            樊纲,1953年生,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历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暨“转轨经济学”。主要代表作包括《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主笔)、《渐进之路——对经济改革的经济学思考》、《中国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等学术专著;在《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灰市场理论》(1988)、《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2000)、《中国的发展与发展经济学》(2019)等论文近百篇。1991年、2005年两度获孙冶方经济学优秀论文奖,2015年获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奖。
 樊纲经常受中央政府各部委的邀请就各种经济政策问题进行决策咨询,2006—2010年、2015—2018年两次被国务院任命为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1998年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经济50人论坛”,任历界学术委员会委员。
  
 张曙光,1939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曾任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评论》主编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曾四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和著作奖。
  
 杨仲伟,1951年生,写作本书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张燕生,1955年生,写作本书时为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讲师。
 袁刚明,1953年生,写作本书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 目錄: 
           | 
         
         
           
            0 导论:公有制经济的理论实证分析
  
 第1篇 模型设定:公有制经济
 1 公有制经济及其基本矛盾
 2 各行为主体及其利益矛盾
 3 公有制的两种运行机制
  
 第2篇 总需求分析
 4 引论:收入分配与需求形成
 5 消费需求:收入幻觉消费理论
 6 投资需求Ⅰ:计划投资
 7 投资需求Ⅱ:兄弟竞争与基层投资
 8 投资需求Ⅲ:私人利益在公益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9 储蓄、利率与投资
 10 货币供给与总需求形成
  
 第3篇 经济潜在总供给分析
 11 引论:经济效率与经济潜在总供给
 12 劳动努力程度
 13 资本利用效率Ⅰ:企业资本利用
 14 资本利用效率Ⅱ:配置效率
 15 创新程度
  
 第4篇 总供求缺口及其弥合
 16 引论:总供求缺口
 17 被迫储蓄
 18 通货膨胀
 19 灰市交易与双轨价格制
 20 开放模型: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
  
 第5篇 短缺与增长
 21 引论:短缺下的增长与过度增长
 22 资本成本递增、实际补偿不足与资本净增长率下降趋势
 23 过度增长中的“结构恶化”
 24 经济调整
 25 经济调整中的社会博弈
  
 第6篇 机制变换与经济周期
 26 公有制两种经济运行机制的交替变换
 27 机制变换周期说
  
 结束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