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107.8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49.5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104.5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141.9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4.8
 
  《 
			时代狂澜与士人心波:晚明传奇中的情与理研究
			》
 售價:HK$ 
			96.8
 
  《 
			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战后遗留问题和影响
			》
 售價:HK$ 
			74.8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HK$ 
			65.8
 
 
 | 
         
          | 編輯推薦: |   
          | 掌舵万亿级资产的资深机构投资者20年行业视角,发掘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作者曾在险资与券商担任高管,在行业浸润20余载。曾经驾驭的资产规模达到万亿,管理过千余人的团队。科班出身、对行业的深刻研究,以及与上市公司的接触,使他在投资中有清晰的脉络,降维打击,获取超额收益。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这些思想整理为一幅人人都可以读懂的投资思维导图。这幅思维导图对于投资的核心意义,如何应对市场波动,都提出了全新的见解,而这是普通投资者在自己的投资经验中难以获得的洞察。作者还从企业的视角,从商业模式真正洞悉了公司的价值与市场价格的真实关系。从周期、硬科技、滚雪球模式等角度,将公司分类。
 但这也不是一本空谈理论的书,作者的目标很明确,十年十倍股。而本书的思维导图,既是整理投资思想的脉络,更是实现财富的路线图。
 |  
         
          | 關於作者: |   
          | 姜昧军 大江洪流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
 姜昧军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于1999年获得学士学位,并于2008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UFAPKU)执行理事。
 创办大江洪流前,历任证券公司研究所副所长、保险公司投资部总经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执行董事、寿险公司总经理、证券公司总裁及董事长等职务。2016年,任上海证券交易所第四届理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2014年,任江西省证券期货业协会副会长。
 姜昧军先生专注资本市场投资二十余年,对中国宏观经济和企业价值有深刻的理解和判断,长期管理超过千亿规模的保险资金,并积极践行集中持股、价值投资的理念。
 |  
         
          | 目錄: |   
          |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序  言
 
 |部分|
 投资的逻辑
 |第1章| 投资的原点 2
 原力是思维原点 2
 投资能力是控制风险好的工具 3
 扩大能力的舒适区 4
 不赚能力圈以外的钱 6
 |第2章| 认识市场波动 9
 风险并非源于波动,它只是策略与现实的背离 9
 波动是成本:投资即使做对方向,波动也让目标难以实现 10
 投资时间过短,只能赚了个寂寞 12
 与波动共舞:以消费类公司投资为例 15
 |第3章| 投资组合与投资风险 18
 投研团队是分散风险的双刃剑 18
 分清鸡蛋、鸭蛋、鹅蛋:标准正确才能真的分散风险 20
 基金专家系统为什么能战胜风险 23
 |第4章| 正确认识估值 29
 格雷厄姆式投资:“便宜就是硬道理”的时代过去了 29
 巴菲特初的实践: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的一次不成功的尝试 32
 中国股市的便宜货不多 33
 过去11年,成长股完胜价值股 34
 成长股估值:高但有逻辑支持 37
 当前成长股估值具有合理性:新业态颠覆估值模式 38
 估值过高的消费股,相当于争抢煮熟的豆子 40
 高周期股:估值不重要,关键还是对周期的把握 41
 
 |第二部分|
 十年十倍股地图
 |第5章| 寻找十年十倍股 46
 十倍股地图:美国和中国十年十倍股的行业分布特征 47
 寻找十倍股:滚雪球而不是滚铁环 49
 十倍股不能只看行业需求爆发 51
 |第6章| 硬核科技公司 55
 一招鲜,吃遍天:研发型科技公司颠覆性创新 55
 研发 重资本投入:摩尔定律与弯道超车 58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埃隆·马斯克与特斯拉的启示 60
 英特尔和英伟达:领先者的狂奔和追赶者的“弯道超车” 70
 在“平的世界”里: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结合造就横空出世的颠覆者 72
 |第7章| 滚雪球:消费、服务赛道 79
 不容易被变革所颠覆的稳定坡道 79
 招商银行的标杆富国银行:战略定位决定长期价值 83
 长赛道:满足人的基本需求,行业具备长期的增长能力 88
 湿的雪:分散的行业竞争格局 90
 消费行业的新趋势:重构与解构 92
 |第8章| 泥石流:新商业模式公司 107
 客户即价值:跨界新物种的八爪鱼增长模式 107
 新商业模式不是雪球,是泥石流 113
 亚马逊:2367倍涨幅,商业模式制胜 115
 台积电: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商业模式创新往往是值钱的 129
 |第9章| 周期股:永远的周期 138
 周期类公司,强者恒强 138
 马士基:航运霸主在波动中发展 140
 壳牌:把握石油周期的逆袭者 143
 
 |第三部分|
 捕捉十年十倍股的渔网和鱼竿
 |第10章| 宏观情景分析:抓住“下网”高周期性行业的时机 153
 情景分析法的由来 153
 凯利公式与宏观情景判断:胜率与赔率 159
 凯利公式在投资中应用的例子 163
 高周期性投资:胜率是多次反复磨炼出的能力 164
 |第11章| 掘金泥石流:建立在商业模式优势之上的渔网 167
 好的商业模式是企业背后的动力 167
 商业模式识别:有比没有好 170
 “轻资产”商业模式:经营模式推动“飞轮”转动 172
 高维打击低维:商业模式代际差 174
 同一维度的商业模式:不同生态的对决 177
 长期价值:大象也可以跳舞 180
 |第12章| 滚雪球的钓竿:消费趋势与品牌消费时代 183
 把握人口结构变迁、收入增长和城市化进程 183
 品牌的集中度提升是消费品投资的趋势 184
 全球化和代际消费习惯是中国消费品价值提升的核心 185
 人和团队是消费类公司的核心驱动力 186
 财务指标要结合公司基本面因素综合使用 189
 认知的认知:突破层认知的围栏 193
 跨区域和差异化能力:经常被低估的认知盲区 196
 好公司摔跤的时候往往是好的时机 198
 |第13章| 硬科技:高风险下的精准撒网 202
 馅饼和陷阱 202
 投资未来大趋势 204
 “硬科技”需求是冰山可见的部分,不可见的部分才是关键 210
 量化思维:发现种子选手的筛子 215
 硬科技:相同背景专业团队比较容易成功 218
 总结:技术就是王道 219
 |  
         
          | 內容試閱: |   
          | 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在资本市场中,在个人与机构以及机构与机构激烈博弈的过程中,优秀的机构投资人显示出了良好的投资收益和风险控制能力,取得了卓越的投资业绩。但是目前流行的“抄作业”式的简单模仿往往效果不佳,甚至事与愿违,“没赶上吃肉反遭暴打”的情况屡屡发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理解不同机构投资者整体的投资体系,相当于破解一家投资机构的核心密码,这显然要比机械式的抄袭更为有效。 机构投资者以其庞大的体量进行大手笔的投资,明星投资案例像在大海里潜行的鲸鱼,大部分时间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甚至能够感觉到它们近在咫尺,但在资本市场这个海洋里,我们不能“全须全尾”地看到它们的全貌。往往在不经意间,鲸鱼突然跃出海面,重达30吨的庞然大物在海面上腾空而起,溅起水花,我们才能感受到这种海中巨兽的力量。
 本书根据我20多年在证券、保险、私募基金等大型投资机构从事资产管理的经历,以及我本人和大江洪流在投资理念和投资框架方面的实操经验,尝试展现机构投资人构建投资体系的逻辑和思维特点,希望能够为个人投资者理解机构投资人提供一些线索。
 从投资方法来看,虽然纷繁复杂,但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在与其他投资人博弈基础上的,技术分析就是这一方法的集中体现。要在博弈中取胜,就要更快地掌握信息,更深入地理解市场的走势趋势,洞悉亿万投资人的想法,以及“想法的想法”,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投资策略,保证投资成功率。基于行为金融学等量化投资的思想也是博弈的思路,是通过机器来对抗人的行为。
 另一类是与上市公司共同成长,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虽然也受到短期估值、市场情绪的影响,但是总体来说,对投资贡献的仍然是公司长期价值的增长,表现为上市公司收入、利润、资产规模、现金流等大幅度上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增长可以使公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竞争优势,实现股东收益与公司发展双赢的局面。在与优秀上市公司共成长的逻辑中,投资上市公司的理念、心态和逻辑跟投资非上市公司是一样的,就是把自身作为上市公司股东,追求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一家公司的短期发展往往是确定的,投资人对于上市公司的定价分歧往往源于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不同判断,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验证谁的判断更为准确,“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游”。因此,这类投资往往相对期限较长。时间对基于基本面的投资而言既是朋友,也是的敌人,因为,一旦判断错误,过往的时间不会重来,投资人面临的往往是时间与金钱的双重损失。
 做投资也要有实业心态,即长期与优秀上市公司共成长,其中的关键在于“优秀”。那么,哪些公司具备长期增长的潜力?哪些公司又能够承受竞争的洗礼,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强劲的动力?本书旨在通过分析中国和美国在过去十年中股价涨幅超过十倍的公司,给十年十倍的股票群体(也就是英文中常说的tenbagger)画一个画像,看看它们具有哪些特点,能够在十年的长期内给投资人带来丰厚的回报。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有四种类型的公司值得关注,它们的特点分别是滚雪球、泥石流、高周期和硬科技,这四个领域是有十倍股大鱼的海域,值得投资人在这个海域“深耕细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