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184.1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81.4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588.8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199.4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221.8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68.4
 
  《 
			封关运作背景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丛书)
			》
 售價:HK$ 
			85.8
 
  《 
			滞后情书
			》
 售價:HK$ 
			47.1
 
 
 | 
         
          | 內容簡介: |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物质文化极度繁荣的封建帝国时代,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苦难与挫折,无数杰出人士在中华文化发展历史和中华文明传承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在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有中华古文明不曾中断,且持续演进、传承至今,成为世界上持续时间长之古文明。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中华古代文明之光》基于作者主持和参与的国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科研项目子课题取得的科研成果,通过对众多考古遗址的现场调研、考古资料收集整理、历史文献整理与梳理,从文字、冶金与青铜器、祭祀、城市、先贤思想及古代文明传播等方面,论述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与特色。《中华古代文明之光》力求能图文并茂地叙述中华古代文明的成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典型事件及场景与人物,期望我们能从中汲取智慧、吸收营养,更加坚定四个自信,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期望中华古代文明能够对世界的文化发展有所贡献,使中华古文明成就能为解决生态危机等难题提供经验、借鉴和智慧。
 |  
         
          | 目錄: |   
          | 目录 序一 乌可力 i
 序二 莫宣学 iii
 前言 毛锋 vii
 篇 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
 章 中国文字的起源与演变 3
 节 汉字的起源 3
 第二节 陶器刻画符号的演变与似图画文字 10
 第三节 甲骨文与汉字的起源 17
 第四节 汉字的演变 19
 第二章 中国古代青铜文明 30
 节 中国早的矿冶与冶铜 31
 第二节 夏朝时期的青铜器 37
 第三节 殷商时期的青铜器 46
 第四节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 50
 第三章 中国古代祭祀文明 59
 节 约5500年前的祭祀遗址遗迹和遗物:牛河梁女神庙及玉器 61
 第二节 4500年前的祭祀遗址遗迹和遗物:良渚的祭祀和玉礼制度 70
 第三节 4000多年前的祭祀遗址遗迹和遗物:陶寺、王湾、二里头 83
 第四节 3000多年前的祭祀遗址遗迹和遗物:商朝的礼祭祀和礼器 95
 第五节 夏商前后的三星堆-金沙文明及其祭祀文化 101
 第六节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祭祀遗址遗迹和遗物 104
 第七节 中国古代祭祀等礼仪制度的继承与传承 117
 参考文献 130
 第二篇 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城市文明
 第四章 古代文明认知与古代早期城市 135
 节 对东方和西方物质概念认知的演进 135
 第二节 对东方和西方时间、空间认知的演进 136
 第三节 现代科学对物质、时间、空间的认知 137
 第四节 古代文明的标志和标准 142
 第五节 地球上早的城市 145
 第五章 中国早期城市文明 157
 节 中国早期城市产生的地理环境 157
 第二节 中国早的城市 158
 第三节 夏朝和商朝的城市 172
 第四节 商朝及商朝的都城 180
 第六章 西周至秦汉时期的城市发展高潮 188
 节 周祖的仁政与周朝的建立 188
 第二节 西周的都城(公元前1046—前771年) 191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城市(公元前1046—前771年) 193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公元前770—前221年) 196
 第五节 秦汉统一王朝的城市体系(公元前221—前207年) 199
 第六节 西汉定都长安与西汉的城市发展(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 201
 第七节 东汉都城洛阳与东汉的城市发展(公元25—220年) 207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与隋唐的城市发展 210
 节 魏晋时期的城市发展 211
 第二节 北魏洛阳 216
 第三节 隋唐的城市 223
 第八章 五代十国时期的城市 251
 节 朱温篡唐与五代十国 252
 第二节 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 254
 第三节 鼎盛于唐朝毁于战火的高昌、交河故城 260
 第九章 宋、辽、夏、金的城市 272
 节 北宋的疆域和城市发展 272
 第二节 北宋东京开封 280
 第三节 二帝被俘与北宋的灭亡 288
 第四节 契丹辽朝及其五京 293
 第五节 女真金朝及其兴衰 298
 第六节 女真金朝的三京 304
 第七节 党项西夏及其都城兴庆府 309
 第八节 南宋及其都城临安 315
 第十章 元明清时期的城市发展成就 324
 节 元朝及元大都 325
 第二节 忽必烈建立元朝及营建元大都 342
 第三节 明朝及全国工商业城市的繁荣 353
 第四节 明朝园林城市的兴盛 367
 第五节 清朝边疆城市的发展与全国城市体系的形成 373
 参考文献 383
 第三篇 光芒闪耀的中国史前文化
 第十一章 人类起源与中国古代地质环境 387
 节 人类得以起源和赖以生存的地球 387
 第二节 我国的第四纪与人类文化事件 400
 第三节 中国区域的早期直立人 404
 第十二章 星光闪耀的中国旧石器文化 412
 节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发展 412
 第二节 我国的早期旧石器文化 417
 第三节 我国的中期旧石器文化 438
 第四节 我国晚期旧石器文化 454
 第十三章 光芒四射的中国新石器文化 475
 节 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476
 第二节 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489
 第三节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504
 参考文献 519
 第四篇 中华文明的光辉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光辉 523
 节 《周易》及其哲学思想 523
 第二节 孔子与儒家思想 531
 第三节 老子与道家思想 541
 第四节 孙子与兵家思想 556
 第五节 墨子与墨家思想 561
 第六节 韩非子与法家思想 563
 第七节 古代其他诸子思想 566
 第十五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光辉 576
 节 科学发现与创造的光辉 576
 第二节 技术发明的光辉 590
 第十六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光辉 603
 节 先秦文学成就 604
 第二节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619
 第三节 两汉魏晋南北朝辞赋 646
 第四节 唐宋诗词 654
 第五节 元曲与明清小说 681
 第十七章 中国古代艺术的光辉 697
 节 中国古代绘画 698
 第二节 中国古代石窟艺术 736
 第三节 中国古代手工艺术品 758
 参考文献 773
 第五篇 中华文明的传播与吸纳融合
 第十八章 中华文明的传播 777
 节 中华文明向东邻朝鲜半岛的传播 777
 第二节 中华文明向东邻日本的传播 782
 第三节 中华文明向南邻越南的传播 796
 第四节 中华文明的世界传播 799
 第十九章 外来文明的吸纳与融合 831
 节 佛教传入中国 831
 第二节 儒、道、释的融合 848
 第三节 欧洲的崛起与地理大发现 852
 第三节 明清的禁海闭关与中华文明在抗击侵略中新生 864
 参考文献 8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