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成人口腔正畸学 第2版
			》
 售價:HK$ 
			657.8
 
  《 
			永恒——商周时代的艺术
			》
 售價:HK$ 
			173.8
 
  《 
			幸福教室的密码:一位优秀班主任的行走与思考
			》
 售價:HK$ 
			66.0
 
  《 
			牙齿磨损 第3版
			》
 售價:HK$ 
			327.8
 
  《 
			午夜时分的解放 1947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实录  汗青堂丛书150
			》
 售價:HK$ 
			140.8
 
  《 
			汉服怎么做
			》
 售價:HK$ 
			107.8
 
  《 
			大模型时代:虚拟人的崛起与未来
			》
 售價:HK$ 
			99.0
 
  《 
			大话芯片:读懂芯片原理、周期、产业链与技术趋势
			》
 售價:HK$ 
			97.9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收入北京大学王邦维教授不同时期弟子的代表论文,以学术成果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及对恩师七十大寿的庆贺。作为新世纪国内印度学研究的生力军,他们的代表作也集中了印度学研究对象和问题意识,展现了国内印度学的研究高度。文集展现了从季羡林、金克木先生延续下来的严谨治学精神,蓬勃发展的中国印度学研究。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博雅讲席教授王邦维先生古稀纪念文集。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王先生先后指导培养了一批硕士、博士、博士后,他们毕业后大多继续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与古典印度学相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目前已成为新世纪国内印度学研究的生力军,延续着季、金两位先生开创的新中国印度学的学术薪火。2020年9月18日,欣逢王邦维先生七十生日,由王先生指导的位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系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的陈明教授倡议,收录各位同学在北大承学受教的代表性成果成一书,作为对王邦维教授教学成果的回顾与总结,也借此表达对老师的祝福与感恩。 |  
         
          | 關於作者: |   
          | 陈明,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广荣,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  
         
          | 目錄: |   
          | 前言 陈明(1) 拜贺王师七十华诞 杨富学(1)
 “念”字小考——佛典汉译中的词义变迁 常蕾(1)
 “法出波斯”——“三勒浆”源流考 陈明(12)
 《泰帝利耶奥义书》“五藏说”义解 党素萍(46)
 “缘”:从印度到中国——一类文体的变迁 范晶晶(58)
 身严逾五指 意语许期颐——药师成就《如意宝论》所引《时轮略续》第五章第171至173偈前半颂的文献学考察 罗鸿(75)
 汉地“异域天学”源流:七曜日与天宫图星占术 麦文彪(119)
 Ye dharmā偈颂的渊源与流变——从舍利弗和目犍连的皈依谈起 萨尔吉(137)
 印度佛本生故事在回鹘中的传译与影响 杨富学(164)
 一组夏拉达体梵文贝叶经散叶的初步报告 叶少勇等(186)
 印度学者师觉月的汉学研究 尹錫南(209)
 楚王刘英与中国早期佛教 于怀瑾(224)
 认识与想象:中国古代地图中的“女国” 乐恒(238)
 唐代西明寺与仁王会——以敦煌写本p.3808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为线索 湛如(252)
 《秦王破阵乐》是否传入印度及其他——兼与宁梵夫教授商榷 张远(261)
 《金光明经?除病品》中的“应时”观 郑国栋(281)
 四部怛特罗考源 周广荣(285)
 |  
         
          | 內容試閱: |   
          | 陈明 时光匆匆,又到一年金秋。遥想我次坐在能看见博雅塔的教室里,听王老师娓娓道来,已是二十几年前。其景其情又仿佛就在今天上午,那如沐春风的感觉一刻也没有远离过。
 王老师性格温和,有别人难以企及的资历和学识,却从不张扬,而是静水流深,宁静致远。无论我们做得多么的不好,他都没有发过脾气,也没有批评,只有苦口婆心的点拨。“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德国人很讲时间观念”,诸如此类,就是他严厉的告诫了。
 王老师习惯亲力亲为,从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的春天,正赶上他乔迁新居,他和师母冯老师用布袋子把书一包又一包、一趟又一趟地从燕北园扛到新居。想象他们搬书的画面,那真是一首无言的长诗。
 王老师热爱土地和耕作,燕北园的一个小院子就缠住了他和冯老师的心。点滴汗水,换来丰收的瓜果,那芳香和甘甜,在众人的分享中,变成了老师们满满的笑容。
 曾贴在三角地的橱窗里的一张照片令我印象深刻:在季羡林先生的书房里,王老师手捧着一本大书。青春的光华照亮了书房,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我们能有这样的老师,是多么的有福气,多么的幸运!
 这一本小册子是我们跟随王老师学习后的汇报,相比老师指点给我们的境界,还有很远的距离,“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非曰能之,愿学焉”。我们愿意跟在老师身后,一步一步向前!
 值老师古稀寿庆之际,谨此祝福,以示相期于茶之意!
 2020-09-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