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初识密码学
			》
 售價:HK$ 
			140.8
 
  《 
			政策与对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大沨丛书009
			》
 售價:HK$ 
			94.6
 
  《 
			美国货币与财政史(1961-2021)
			》
 售價:HK$ 
			118.8
 
  《 
			中华后土文化·万荣后土祠卷
			》
 售價:HK$ 
			184.8
 
  《 
			植梦花园:从游走世界到回归故乡的园艺旅程
			》
 售價:HK$ 
			96.8
 
  《 
			鲍鹏山新批水浒传(全三册)
			》
 售價:HK$ 
			327.8
 
  《 
			中国石窟音乐图像大典
			》
 售價:HK$ 
			294.8
 
  《 
			希波战争
			》
 售價:HK$ 
			96.8
 
 
 | 
         
          | 編輯推薦: |   
          | 《子午流注针经》是已知中医学早以干支时间为主的针灸专书。 从中医传统文献来看,子午流注法肇始于宋、完备于元、盛行于明,但原貌却也愈加模糊不清。全书首先说明子午流注法并非出自《黄帝内经》,但仍受其影响。其次辨子午流注法始作者极可能是身分未明的“贾氏”,而非窦汉卿、何若愚、阎明广或窦桂芳等人。再次分别就五输穴、五行、长夏、古今医家解说和三种不同形式的子午流注法等方面逐一辩驳。后总论各项说明,提出对于子午流注法的两种新想法。书末附上元刊本《子午流注针经》校对。
 |  
         
          | 內容簡介: |   
          | 《子午流注针经》是目前中医学史上所知早以干支时间为主的针灸专书。 从中医传统文献来看,子午流注法肇始于宋,完备于元,盛行于明,但原貌却也愈加模糊不清。全书首先说明子午流注法非出自《黄帝内经》,但仍有受其影响。其次辩子午流注法始作者,极可能是身分未明的”贾氏”。而非两位窦汉卿、何若愚、阎明广或窦桂芳等人。再其次分别就五输穴、五行、长夏、古今医家解说和三种不同形式的子午流注法等方面逐一辩驳。后总论各项说明,提出对于子午流注法两种新的想法。书末附上元刊本《子午流注针经》校对。 |  
         
          | 關於作者: |   
          | 杨义腾,台湾人,文化大学中文博士,中华复兴国术民俗疗法协会理事。专长语言学、文献学、经学,对传统中医学及民俗疗法有所涉略。曾任国立台东大学助理教授、永达技术学院讲师。政治大学国医社、辅仁大学中医社及文化大学养身社指导老师。 杨义清,台湾人,国立成功大学物理博士,国立台东大学教授。曾任国立台东大学研发长、中华民国重力学会理事,国家理论科学研究中心物理组访问学者、国立中央大学客座教授、国家考试典试委员及命题委员。国立台东大学东南亚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台东县天文协会理事长。专长重力场的能量问题、DNA的热变性、天文史,对民间信仰有所涉略。 |  
         
          | 目錄: |   
          | 目 录 篇
 论子午流注法不出于《内经》 / 1
 一、讨论的开始 / 1
 二、天人合一与十二次序 / 2
 三、《内经》中十二地支的含义 / 11
 四、使用天干地支表示脏腑 / 16
 第二篇
 《子午流注针经》一书及其作者 / 20
 一、有关明代医书的记载 / 20
 二、《子午流注针经》其书与作者 / 30
 三、《子午流注针经》中“贾氏云”的内容 / 37
 第三篇 五输穴与五行 / 43
 一、五输穴 / 43
 二、五输穴与五行的搭配 / 49
 三、《内经》与《难经》五输穴观点的差异 / 54
 四、《子午流注针经》的五输穴 / 59
 第四篇 文献记载上的矛盾 / 81
 一、五输穴与五行的搭配 / 81
 二、《子午流注针经》中所载五输穴与五行的搭配 / 88
 三、五行所表示的意义 / 91
 四、时间推算法的方式 / 92
 五、合日法与养子时刻法 / 96
 六、流注逐日按时取穴歌诀的疑问 / 100
 第五篇 取穴操作上的疑问 / 108
 一、纳子法 / 108
 二、纳甲法 / 111
 三、养子时刻法 / 115
 四、对于纳子法与纳甲法的操作疑问 / 116
 五、对于养子时刻法的操作疑问 / 124
 第六篇 另外三种不同形式的子午流注法 / 127
 一、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127
 二、高武《针灸聚英》 / 134
 三、李梴《医学入门》 / 139
 四、小结 / 143
 第七篇 从不同角度看《子午流注针经》及子午流注法 / 145
 一、作者与内容 / 146
 二、五行、干支与经络、输穴 / 151
 三、从八脉交会穴的现象看子午流注法 / 155
 四、关于子午流注法的新想法 / 160
 第八篇 元刊本《子午流注针经》校对 / 167
 主要参考书目 / 2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