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东方美学口袋书 华夏青铜
			》
 售價:HK$ 
			43.8
 
  《 
			初识密码学
			》
 售價:HK$ 
			140.8
 
  《 
			政策与对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大沨丛书009
			》
 售價:HK$ 
			94.6
 
  《 
			美国货币与财政史(1961-2021)
			》
 售價:HK$ 
			118.8
 
  《 
			中华后土文化·万荣后土祠卷
			》
 售價:HK$ 
			184.8
 
  《 
			植梦花园:从游走世界到回归故乡的园艺旅程
			》
 售價:HK$ 
			96.8
 
  《 
			鲍鹏山新批水浒传(全三册)
			》
 售價:HK$ 
			327.8
 
  《 
			中国石窟音乐图像大典
			》
 售價:HK$ 
			294.8
 
 
 | 
         
          | 編輯推薦: |   
          | 中美上市公司 数据全景式分析
 产业视角高屋建瓴 中美比较一目了然
 让企业家清晰直观地了解中美各级产业分布
 |  
         
          | 內容簡介: |   
          | 《中国产业结构》一书分为12章。第1章以产业研究的视角,对中美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全景式分析,提炼了国际通用的GICS-WIND分类下一级到四级产业的13类、86组、6318个数据,形成了中美相同产业以及产业之间的清晰对比,并以此对各产业内市值、盈利面、市盈率、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产业集中度等指标,中美高市值(市值超过100亿美元)企业,各产业领军企业进行了分析,对中国在全球的上市公司情况进行了扫描。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为了让读者更清晰、直观地感受中美各级产业分布和数量的对比,作者绘制了“中美产业结构数据比较图”,本书称之为“中美产业森林全息图”,并在此基础上对中美高市值企业分布、中美上市公司产业市值比较、中美上市公司产业领军企业、中国上市公司全球股市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这种一目了然、一览众山小的大视角,可以看到原来把每一个产业当作丛林所看不到的东西,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图中解读出不同的结果。
 本书第2章至第12章对GICS- WIND分类下的工业、金融、房地产、日常消费、可选消费、公用事业、医疗保健、信息技术、能源、电信服务等11个一级产业,用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进行描述分析,让读者对中国这11个产业的产业结构、产业绩效、产业政策、产业竞争、主要企业等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
 本书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产业导向政策、市场资源配置、区域经济规划、公司投资分析决策、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高校产业经济学教研等。
 |  
         
          | 關於作者: |   
          | 何志毅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科技大学风险分析预测与管控研究院兼职教授,河仁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新瑞学院院长。曾任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北大商业评论》创始人兼执行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常务)。还曾担任过政府干部、国有企业总经理、股份制企业董事长,具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
 研究领域涵盖产业经济、竞争战略、创业创新、市场营销、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等,长期致力于将军事战略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念与现代产业经济、工商管理理论融合贯通,努力发展并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之道。
 |  
         
          | 目錄: |   
          | 前 言 推荐序一(宋志平)
 推荐序二(厉以宁)
 推荐序三(苏东水)
 推荐序四(埃德蒙·费尔普斯)
 第1章 中美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及数据分析/ 1
 1.1 引言/ 1
 1.2 中美产业森林全息图简介/ 6
 1.3 中美高市值企业比较/ 34
 1.4 中美产业绩效比较/ 46
 1.5 中国领军企业分析/ 60
 1.6 中国若干产业领军企业分析/ 69
 第2章 能源/ 95
 2.1 中美能源产业综合比较/ 96
 2.2 历史/ 98
 2.3 结构/ 100
 2.4 行为/ 119
 2.5 绩效/ 126
 2.6 公共政策/ 133
 2.7 结语/ 140
 第3章 医疗保健/ 142
 3.1 中美医疗保健产业纵览/ 142
 3.2 中国医疗保健产业历史/ 146
 3.3 医疗保健产业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 157
 3.4 中美医疗保健产业上市公司对标分析/ 175
 3.5 中美医院集团案例研究:中国华润集团和美国HCA医院集团/ 179
 3.6 结论:求同存异,互助共赢/ 185
 第4章 信息技术/ 188
 4.1 信息技术产业结构与中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188
 4.2 中美信息技术产业细分领域上市公司数据对比与分析/ 189
 4.3 中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192
 4.4 国家政策对中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 194
 4.5 半导体产业分析/ 197
 第5章 电信服务/ 221
 5.1 电信服务业概述/ 221
 5.2 中美电信服务业比较/ 223
 5.3 市场结构/ 228
 5.4 市场行为/ 231
 5.5 新时代、新电信、新主体/ 234
 第6章 日常消费/ 241
 6.1 日常消费产业结构/ 241
 6.2 中美日常消费产业数据比较/ 242
 6.3 中美日常消费产业案例比较/ 248
 6.4 中国乳制品产业历史/ 248
 6.5 中美乳制品产业结构/ 249
 6.6 中国乳制品产业集中度/ 251
 6.7 中国乳制品产品结构/ 253
 6.8 乳制品产业行为/ 254
 6.9 乳制品产业绩效/ 257
 6.10 乳制品产业政策/ 258
 6.11 结语/ 260
 第7章 可选消费/ 261
 7.1 可选消费产业结构/ 262
 7.2 汽车制造产业研究/ 267
 第8章 工业/ 284
 8.1 中美工业产业对比/ 284
 8.2 中美航空航天产业对比/ 290
 8.3 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建议与意见/ 315
 第9章 金融/ 317
 9.1 中美金融产业上市公司结构比较/ 317
 9.2 中美金融产业上市公司绩效数据比较/ 319
 9.3 中美金融四级产业上市公司数据比较/ 319
 9.4 中国金融产业领军企业分析/ 321
 9.5 案例:“宇宙行”中国工商银行/ 321
 第10章 房地产/ 345
 10.1 产业概述/ 345
 10.2 产业结构/ 346
 10.3 中美房地产发展深层逻辑对比/ 347
 10.4 中美房地产发展水平分析/ 356
 10.5 中美头部房地产企业对比/ 361
 10.6 发展启示/ 366
 参考文献/ 367
 第11章 公用事业/ 368
 11.1 中美公用事业上市公司对标分析/ 369
 11.2 产业历史/ 372
 11.3 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 374
 11.4 产业综合分析/ 402
 11.5 经典企业案例/ 415
 第12章 材料/ 422
 12.1 中美材料产业的综合比较/ 422
 12.2 重新认识美国钢铁产业/ 434
 12.3 中国钢铁产业政策的形成/ 436
 12.4 稀土产业:中美贸易中的奇葩/ 444
 12.5 结语/ 457
 后记/ 458
 |  
         
          | 內容試閱: |   
          | (一) 在电影《1921》中,李达因为是中国共产党次代表大会的实际主持人,而成为主角。影片中李达流着眼泪说,我们反袁世凯、烧日货时,发现连点火的火柴都是日本制造的“洋火”,中国连火种都没有啊!虽然李达暗喻的火种是中国革命的火种,但中国产业状况由此略见一斑。李达曾经抱着实业救国的愿望到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攻读理工科,后来发现,在当时实业救国的道路是走不通的。李达是幸运的,他看到了中国核工业的标志性成就:1964年10月16日,中国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李达于1966年8月逝世,两个月后,中国核导弹发射成功,从此有了真正的“两弹”。四年后的1970年,中国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从此有了“两弹一星”,有了我们自己的航天产业。
 李达同志,您可以放心了,今天我们说的点火,是给通往无限太空的火箭点火。这火种完全是从中国共产党人心中传出的,是自己的火种!中国的航天产业走在了世界的前沿。今天中国已经有24个产业处于世界的位置,国药控股、美的、宁德时代、海康威视、中石油、平安保险、万科等企业已经稳居世界细分产业老大的地位。投资拍摄电影《1921》的腾讯公司,在全球互联网服务产业排名第三,也是中国上市公司市值、暂居世界第七的公司。中国今天的强大,已经不是您1921年参与建党之时可以想象的,也不是您1964年离世之时可以想象的。
 李达同志,作为产业研究者我想对您说,到了建国100年之时,中国产业的发展水平会与美国比肩。在当年的社会环境下,实业救国是一个泡影,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产业强国则是一条必由之路。1921年你们点燃的星星之火已经燎原了。那时您31岁,请您相信今天中国的青年依然在继续奋斗。在天安门广场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纪念大会上,面对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全国人民,面对世界人民,中国青年喊出了“强国有我”的庄严誓言。
 我羡慕腾讯公司,可以用投资重现历史;我羡慕黄建新导演,可以用艺术演绎历史;我羡慕演员们,可以用身心穿越历史。但是我认为,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每一个中国人,都处在第二个百年大剧开幕的历史舞台上。让我们找好自己的位置,设计好自己的每一句台词和每一个动作,为了百年后的回眸不留遗憾。
 作为学者的我,此时正站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平台上研究中国的产业经济,用全球视野、全球数据来分析中国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绩效、产业政策以及领军企业。国家强大的基础在于经济,经济强大的基础在于产业,我的使命是做好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历史记录者。
 (二)
 当我以产业研究的视角面对烟波浩渺的中美上市公司数据时,一张图渐渐清晰地浮现于脑海。当我画出这张图以后,如释重负,有大功告成之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但是,从画出张图到现在,四年过去了。
 此研究构思于2016年,张图的雏形诞生于2017年初。在研究过程中,我的脑海中不时会涌现出一些新问题和新想法,因此我经常对图进行各种修订以及视觉优化,直到本书交稿。有一段时间,我把一系列图表挂满了会议室的墙壁,像军事指挥员看作战地图那样凝视和分析这些图表,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有时又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视角触动,可谓数字与诗意齐飞,中美共长天一色。
 只要找到了路,就不怕远。我坚信此研究会年复一年地更新,而本书会一版再版。在我画出张图、写出篇研究报告时,就有朋友劝我发表或出版,而我选择沉淀了四年。我相信,这些数据分析和结论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历史学家经常说:创造历史难,书写历史更难。作为教授,我肯定属于书写历史的那一类人。但是,在中华民族千载难逢的民族复兴伟大机遇中,我也难免有一番参与创造历史的冲动。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本研究正是秉承这样的宗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成果应用在事业中。
 研究的至高境界是化繁为简、至拙至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大数据面前,如何分类、如何取舍、如何分析、如何预测,都是难题。我相信,越简单,越明了,越好。有时候,用一种方法将数据提取出来制成图表,这些数据、图表似乎自己就会说话。例如,中国有3760家上市公司,分布在163个四级产业中,而其中,仅工业机械产业就有268家,并且没有一家是高市值公司。再比如,在很多重要的产业里,中国一个产业的总市值、总收入不及美国同产业中一家企业的数据。这还用分析吗?结论一目了然。
 本研究始于2016年,那时中美贸易战硝烟未起,我们是抱着向美国学习、以美国为标杆的态度来分析和看待中国企业的。而且,从产业比较优势的角度看,中国的产业结构似乎应该与美国有些错位;从竞争优势的角度看,没有必要在所有细分产业上都与美国正面竞争,而是应该形成互补,合作共赢。但是,从2018年开始,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至今前途未卜,全球经济格局、市场规则,甚至政治规则都有可能要重写。这也提醒了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应该建立门类齐全的产业结构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