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逆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警示(日本财政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深刻解读日本经济 敲响中国警钟)
			》
 售價:HK$ 
			74.8
 
  《 
			不要担心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一本鼓励你用“微小的锚点”稳住“巨大的不确定”的心理指南!)
			》
 售價:HK$ 
			54.8
 
  《 
			叫卖伦敦:街头商贩与英国都市生活
			》
 售價:HK$ 
			85.8
 
  《 
			写给不同体型健身者的力量训练指南
			》
 售價:HK$ 
			107.8
 
  《 
			隐秘的翅膀
			》
 售價:HK$ 
			79.2
 
  《 
			B先生:梅兰妮·克莱因的成人分析故事
			》
 售價:HK$ 
			86.9
 
  《 
			能量!
			》
 售價:HK$ 
			97.9
 
  《 
			壹卷YeBook论世衡史丛书——晚清政治史的制度脉络
			》
 售價:HK$ 
			90.2
 
 
 | 
         
          | 編輯推薦: |   
          | 中医内科学是用中医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中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地反映了辨证论治的特点,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本书以《中医内科学》为蓝本,对原内容进行了删改,突出了疾病的主要内容,内容简洁、实用。本书选取了46种常见疾病,介绍了每种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诊查要点、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等,便于读者学习、掌握。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为蓝本,选取其中临床常见疾病共计46种,对原教材内容进行删减改编,去掉深奥复杂的内容,突出疾病的核心内容,力求精简、实用。为了便于大家处方开药,不仅对书中每个证型的常用药给出了剂量,而且对每种疾病搜集了名老中医的内治方和从正式出版的期刊中选出的外治方。对每种疾病按照基本概念、病因病机、诊查要点、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等顺序进行介绍,使初学者能够快速中医内科疾病的诊疗规律,适合作为中医爱好者、中医初学者、中医社区及基层医师的案头书随时查询、翻阅。 |  
         
          | 關於作者: |   
          | 何清湖,湖南中医药大学 ,教授 副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和中医医史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8名,博士生12名。 曾任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院长。 谢海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医养居融合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传承与创新联盟理事会理事。
 |  
         
          | 目錄: |   
          | 章 概论 001 
 第二章 肺系病证 003
 节 感冒 003
 第二节 咳嗽 009
 第三节 哮病 017
 第四节 喘证 023
 第五节 肺痈 030
 第六节 肺痨 036
 第七节 肺胀 043
 
 第三章 心系病证 051
 节 心悸 051
 第二节 胸痹 059
 附:真心痛 067
 第三节 不寐 069
 第四节 癫狂 075
 第五节 痫病 081
 第六节 痴呆 087
 
 第四章 脾胃系病证 094
 节 胃痛 095
 第二节 呕吐 102
 第三节 噎膈 109
 第四节 呃逆 114
 第五节 腹痛 120
 第六节 泄泻 127
 第七节 痢疾 134
 第八节 便秘 141
 
 第五章 肝胆病证 148
 节 胁痛 149
 第二节 黄疸 154
 第三节 积聚 162
 第四节 鼓胀 168
 第五节 头痛 175
 第六节 眩晕 183
 第七节 中风 190
 
 第六章 肾系病证 200
 节 水肿 200
 第二节 淋证 209
 第三节 癃闭 216
 第四节 阳痿 223
 第五节 遗精 229
 
 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 235
 节 郁证 235
 第二节 血证 242
 第三节 痰饮 258
 第四节 消渴 266
 第五节 自汗、盗汗 273
 第六节 内伤发热 278
 第七节 虚劳 285
 第八节 肥胖 294
 第九节 癌病 300
 
 第八章 肢体经络病证 315
 节 痹证 315
 第二节 痿证 322
 第三节 颤证 329
 第四节 腰痛 335
 
 附录 中医内科学常用方剂 342
 |  
         
          | 內容試閱: |   
          |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今,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法》应运而生,为中医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中医药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中医内科学是用中医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是每一位中医师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内科学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临床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因此,对临床医师而言,学好中医内科学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基层首诊是其中重要一环,基层医师的水平是此项制度落地的重要保障。
 针对我国基层中医药人才的现状,必须有适合基层中医师学习的参考书,能够让他们拿起即用,用之即效,真正用中医临床思维为基层老百姓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能够扎根基层,奉献基层。因此,本书以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为蓝本,选取其中临床常见疾病共计46种,对原教材内容进行删减改编,去掉深奥复杂的内容,突出疾病的核心内容,力求简单、实用。为了便于读者临证处方用药,书中不仅对每个证型的处方给出了常用药,而且对每一味药物给出了剂量。“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剂量是处方中核心的内容,将处方的剂量公布出来,既是一种奉献,也是让学习者能够拿来即用,完全符合基层医师的需求。书中药物剂量都是临床实际中的常用剂量,也是安全剂量,作为初学者,可以以此为基础,在临床实际中因时因人因地而变,切不可因循守旧,胶柱鼓瑟。为了进一步拓宽读者的知识面,对每个疾病精选了名老中医的内治方和从正式出版的期刊中选出的外治方,读此书不仅有了临床的常用药方,还能够学习名老中医的内治方和期刊中的外治方。书中对每种疾病按照基本概念、病因病机、诊查要点、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等顺序进行介绍,使初学者能够快速掌握中医内科疾病的诊疗规律,特别适合作为中医爱好者、中医初学者、中医社区及基层医师的案头书随时查询、翻阅。
 希望此书的出版,能为临床医师提供帮助。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谢海波
 2021年7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