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午夜时分的解放 1947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实录  汗青堂丛书150
			》
 售價:HK$ 
			140.8
 
  《 
			汉服怎么做
			》
 售價:HK$ 
			107.8
 
  《 
			大模型时代:虚拟人的崛起与未来
			》
 售價:HK$ 
			99.0
 
  《 
			大话芯片:读懂芯片原理、周期、产业链与技术趋势
			》
 售價:HK$ 
			97.9
 
  《 
			世界观: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原书第3版)【2024最新版】
			》
 售價:HK$ 
			141.9
 
  《 
			儿童哲学教育:案例式教程 南强儿童哲学丛书 曹剑波、黄睿主编 案例教程 高校教师用书
			》
 售價:HK$ 
			66.0
 
  《 
			驰骋三界:汉代神兽的图像世界
			》
 售價:HK$ 
			118.8
 
  《 
			印章的故事
			》
 售價:HK$ 
			49.5
 
 
 | 
         
          | 編輯推薦: |   
          | 莫砺锋弟子、南京大学博士关鹏飞全新力作想脱单、想买房、想出人头地想赚钱、想做官、想为国效力打破大唐诗人的刻板印象,了解唐诗背后的追梦人生 |  
         
          | 內容簡介: |   
          | 独自落泪的陈子昂曾尝试过炒作出道,骆宾王穷极一生的事业竟是抨击武则天,柳宗元热衷题海战术,孟浩然的人生追求竟是吃好、玩好、睡好,这些你都了解吗?本书回望千年前的大唐盛世,从诗文中感受唐朝历史的兴衰交替,也从字里行间剖析25位大唐诗人的多彩人生,他们或是顺风顺水功成名就,或是被生活反复打磨,千锤百炼。本书从原生家庭、爱恨情仇、兴趣爱好、人生追求等多个维度解读大唐诗人,还原他们鲜活真实的传奇人生。 |  
         
          | 關於作者: |   
          | 关鹏飞,1988出生于浙江省安吉县。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同年被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就读古典文献学,师从韩格平教授。后到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师从莫砺锋教授,专攻古典诗歌方向。现为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曾出版专著《探源诗经》两部、《四时之词:宋词中的二十四节气》《诗经里的中国》等。 |  
         
          | 目錄: |   
          | 李百药:绝地求生,写诗通关/001 骆宾王:“狙击”武则天/010
 陈子昂:炒作出道/021
 张说:毒舌宰相/031
 王翰:别人家的孩子/040
 崔颢:暧昧容易上头/044
 王昌龄:君子报仇,死后不晚/050
 孟浩然:“三好”诗人/062
 王维:天才少年,没有童年/076
 李白:连眼泪都觉得自由/087
 高适:内斗大赢家/097
 杜甫:“京漂”先驱/108
 元结:孩子王/119
 王建:宫里的风就没停过/126
 韦应物:单亲爸爸/137
 李贺:人言可畏/150
 韩愈:神奇动物在哪里/159
 柳宗元:做题家之殇/172
 刘禹锡:民谣大腕/184
 白居易:寻找安全感的男人/199
 李冶与薛涛:乱世佳人,两种结局/213
 杜牧:学成文武艺,货与“歌姬”家/227
 李商隐:逆天改命的悲剧/241
 温庭筠:换个赛道跑/255
 |  
         
          | 內容試閱: |   
          | 崔颢:暧昧容易上头 崔颢是贵族子弟,家族实力雄厚,自己又是青年才俊,考中进士,可以说风光无限。
 可他有个苦恼,就是太容易迷恋女性的美貌,据说他找老婆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漂亮。我们知道,漂不漂亮是个很主观的印象,如果仅仅以是否漂亮作为结婚的理由,那明天遇见一个更漂亮的怎么办呢?难道离婚再娶吗?
 没错,崔颢就是这么做的,他一共换了三四个老婆。
 有一次他因为生病而身子虚弱,别人却说他是“吟的一手好诗”,才会有这个下场,搞得崔颢百口莫辩,好多天不敢写诗。
 翻开崔颢的诗歌,处处是他的暧昧日记。要知道,他的诗保存到今天的不过四十多首,却有一半左右是写女子的。我们看看诗题,什么《川上女》《邯郸宫人怨》《岐王席观妓》等等,就大约知道他的生活足迹虽然踏遍南北,大抵总少不了女子。
 他玩起暧昧来,真是像极了爱情。比如: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引得女子主动开口求爱,他却欲擒故纵地回答说: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既吊足了胃口,又不全然拒绝,留好了后门。当然,这首诗未必是写实,但从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技巧之高,说不是情场老手,反正我不信。
 这个暧昧达人有时候还当起妇女之友,写《代闺人答轻薄少年》之类的诗歌。这首诗精彩的部分在中间,写闺人眼中的轻薄少年,栩栩如生:
 
 平明挟弹入新丰,日晚挥鞭出长乐。
 青丝白马冶游园,能使行人驻马看。
 自矜陌上繁华盛,不念闺中花鸟阑。
 花间陌上春将晚,走马斗鸡犹未返。
 
 天天早出晚归,跑马斗鸡,羡煞旁人,一点也不想念房中的妻子,真是“三过家门而不入”!崔颢怎么能把轻薄少年刻画得如此逼真?这里面恐怕多多少少有些他自己现身说法的成分。
 要不怎么说一物降一物呢?崔颢玩暧昧也栽过跟头。
 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名人李邕,有一次听说了崔颢的诗名,就邀请他来家做客。崔颢高高兴兴地跑来,李邕就问他近写了什么好诗,崔颢得意忘形地说:“近没怎么创作,就写了一首《王家少妇》。”
 李邕听了,鼻子一皱,没好气地说:“念来听听?”
 崔颢就等这句话呢,忙不迭地朗诵起来: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
 自矜年少,复倚婿为郎。
 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
 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诗歌的大概意思是说,王家小老婆十五岁就嫁给王昌了,她在妻妾中小,也受宠爱,但她自己稚气未脱,一有空闲就去跟女伴玩斗草游戏,连妆也不画!李邕听了这首诗,指着崔颢大骂道:“你这个兔崽子,太不讲礼了,你赶紧给我滚,我们不欢迎你!”
 后人不太搞得懂李邕为什么发脾气,都以为是崔颢讲黄段子惹怒了一本正经的李邕,实则大错特错。大唐风气开放,李邕也不至于这么小气。
 要想知道原因,还得从《王家少妇》的诗中找答案。我们不妨想想看,诗中的少妇不化妆也能迷住王昌,这种素面朝天的勇气,也只有年龄小才敢,毕竟这是年轻人才有的资本。而王昌是何许人呢?大概就是南朝乐府中,莫愁嫁与卢郎后所思恋的情人“东家王”,萧衍《河中之水歌》说:“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郎妇……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后来便代指如意郎君。由此可见,崔颢这首诗,不过是写了王家少妇及时嫁给如意郎君的事情。
 崔颢的言外之意,可能是想表达自己很幸运,就像王家少妇一样,很早就考中进士,或者很早就被李邕看重。这在崔颢自己是无碍的,但他忘记了,自己的幸运往往映照出别人的不幸,这就看其他人怎么理解了。
 李邕也是少年成名,他来看崔颢这首诗,起码可以有两种理解使他大为光火。种就是认为崔颢是用王家少妇来比自己,这是不符合晚辈见长辈的礼节的,但这种理解的可能性不大,毕竟他们都是聪明人。李邕的第二种理解,就是明白崔颢是自比王家少妇,但这个王家少妇有争宠之意,虽然这种争宠是不争之争,也就是不必通过争宠就能得宠,但事实上达到了争宠的效果。这可不得了,本来是邀请他来交个朋友,他却一来就挑拨离间,让大家争个亲疏远近,这对喜欢交友的李邕来说是无法容忍的,况且也不符合“君子不争”的道德要求,就把崔颢给臭骂一顿。
 就这样,崔颢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自己做了二十多年官还是只有九品,直到去世前才升上六品,并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一命呜呼了。
 可能在沉沦下僚的生活中,崔颢意识到自己的年少轻狂不对,所以后来把《王家少妇》这首诗改为《古意》,以祭奠被自己浪费的大好青春。
 也正是李邕的这顿骂,让他从轻薄子弟的队伍中抽身,写出了唐代七律的佳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值得一提的是,敦煌发现的唐代写本上,这首诗的首句是“昔人已乘白云去”,应该比较接近崔颢的原作。
 小说家们猎奇,把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的诗,看作是跟崔颢争胜的作品,后人就通过李白的诗歌反推崔颢的作品,发现李白诗中用了三次“凤凰”意象,比崔颢的诗精彩,怎么办呢?王安石想了个办法,大笔一挥,把“昔人已乘白云去”改为“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的诗中不也就有三个“黄鹤”意象了吗?
 实际上没有必要,崔颢和李白的诗都很好,我们如果一定要争个高低,小心也要被李邕臭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