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唐诗中的历史:战争、王朝与兴衰之歌 追随唐人“诗路”印记剖析大唐历史盛衰
			》
 售價:HK$ 
			74.8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概论
			》
 售價:HK$ 
			96.8
 
  《 
			诸葛亮:三国时期的真正主角
			》
 售價:HK$ 
			64.9
 
  《 
			甘肃道教碑刻集(全三册)
			》
 售價:HK$ 
			1078.0
 
  《 
			《吉檀迦利》(英汉双语对照)泰戈尔创作的一部“奉献给神的祭品”的作品  冰心文学奖获奖者王钦刚新译作
			》
 售價:HK$ 
			54.8
 
  《 
			画中观器:明画里的家具
			》
 售價:HK$ 
			308.0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82.5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 編輯推薦: |   
          | ★ 逆转录酶发现者、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戴维·巴尔的摩,科普作家、《病毒星球》作者卡尔·齐默联合推荐 ★ 何大一、安东尼·福奇、保拉·坎农、卡尔·朱恩等专家倾情指导
 ★ 《国家地理》《自然》《科克斯书评》《纽约时报书评》《出版人周刊》《每日野兽》等媒体盛赞
 ★ 《纽约时报》畅销作家、曾使HIV基因疗法取得重大进展的研究人员娜塔莉亚·霍尔特力作
 ★ 讲述两位柏林病人治愈艾滋的特殊经历,如何改变艾滋病医疗的发展方向,为数百万HIV感染者点燃生的希望
 |  
         
          | 內容簡介: |   
          | 昔日令人闻风丧胆的艾滋病,今日已转变为可控制的慢性病,是什么让艾滋病医疗发生重大转折?艾滋病医疗又如何影响整个医疗发展的方向与未来?作者霍尔特身为HIV研究人员,曾在实验过程中差点感染HIV,在经历可能感染的恐惧与服药的折磨后,决心将艾滋治疗发展的来龙去脉公之于世。她亲自探访两位柏林病人及他们的医生,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而这两位柏林病人治愈艾滋病的特殊经历,也成为艾滋病医疗史上的两大转折,更使医学发展走入全新阶段。 |  
         
          | 關於作者: |   
          | 作者娜塔莉亚 霍尔特(Nathalia Holt)专长领域为HIV生物学。她的研究造就了HIV基因疗法领域的重大进展。曾在麻州总医院、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拉根研究所,以及南加州大学、图兰大学受训研究。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医学期刊中有两个成功治愈艾滋病的案例,因此亲自探访医生与病人,并融合自己长期对HIV以及艾滋医疗的研究,完成本书,并首度道出艾滋医学是如何来到这个惊人转折点的。 译者王年恺台湾大学外文系、台北艺术大学管弦击乐研究所毕业,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博士班肄业,译著包括《小心,别踩到我北方的脚!》《网络让我们变笨?》等。王羿婷,台湾中山大学外国语文学系学士,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所硕士。杨雨樵,台湾大学兽医系研究所硕士。曾译有《寄生虫图鉴》《改变历史的元素之王──碳》等书。
 |  
         
          | 目錄: |   
          | 人物列表/001 前 言/003
 PARTI 一位医生,两位患者,几次检测001
 1/不愿面对真相的好医生/003
 2/一次与家庭医生的会诊/013
 3/被判死刑?/021
 PARTⅡ 疾病,药物,及其产业031
 4/病毒界的特洛伊木马/033
 5/从抗癌战役中借来的武器/043
 6/站出来的日子/057
 7/辨识出全球大流行的疫病/064
 8/来自百分之一/078
 9/但是,医生,我不觉得自己生病了/085
 10/Delta32突变/092
 11/呼叫所有非凡控制者/096
 12/躲藏起来的疗法/108
 PARTⅢ 治疗柏林病人113
 13/第二次确诊/115
 14/同情用药豁免/127
 15/三种致命疾病进场/131
 16/家人和陌生人的慰藉/137
 17/抓住时机/143
 18/移植手术/149
 19/“我们可能已经消灭HIV”/159
 20/无法振奋人心的康复/171
 PARTⅣ 治愈179
 21/临床试验/181
 22/原理展示/195
 23/法庭上的好医生/201
 24/一点也不令人惊讶/205
 25/兑现承诺/216
 26/有个孩子被治愈了,那又如何/236
 27/锌指一弹/244
 28/受虐的人,被尊敬的人,锲而不舍的人/255
 注 释/266
 时间轴/294
 致 谢/295
 中英名词对照及索引/299
 |  
         
          | 內容試閱: |   
          | 前 言 针穿过两层手套,刺入我手指的柔软皮肤里。如此快速的一刺,不痛不痒。我坐在排风柜前,一动也不动,只是试着理解刚刚发生的事情有多严重。我的实验室位于洛杉矶川流不息的日落大道,坐落在洛杉矶儿童医院的动物研究所里。繁忙的道路上人山人海,但旁边的实验室是我有生以来见识过的数一数二安静的地方:过滤再过滤的空气;沉重的门;在长袍、口罩和发网下根本辨认不出来的人。我一个人在实验室里不知道待过多少小时:无数个晚上,我都在排风柜前工作,只听见上千只老鼠焦急、恐怖的吱吱声。
 现在,在加压通气的排风柜里,就躺着一只无助的小动物,一只小白鼠,呼吸沉睡着。它的鼻子上戴着一个小小的透明面罩,为了让老鼠吸入异氟烷:这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可以让老鼠不乱动,好让我进行危险的操作。问题是,老鼠并没有完全一动不动。正当我动手要注射一剂实验室培养的高浓度HIV(艾滋病病毒)病毒株时,老鼠抽动了一下。刹那间,完全想象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针不小心刺到了我的手指。
 当时我正就读博士班三年级,研究一种新的基因疗法来对付HIV。该方法背后的原理,是剔除HIV进入细胞所需要的一个基因:若是从干细胞里拿掉这个基因,再将干细胞植入患者体内,那么所有由这些干细胞生成的免疫细胞就能对HIV免疫。这样是希望能创造出一种可以确实治愈HIV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当时只在一个人身上实践过——“柏林病人”。当时我们并不知道他是谁,只知道我们想复制他的经验,套用在其他患者身上。我们把这些改良过的干细胞注射到老鼠体内,来测试这种疗法。这些老鼠也不是普通的老鼠,而是经过基因工程改良的没有自己免疫系统的老鼠。人类干细胞注射进去后,它们就会发育出可以运作的人类免疫系统(或者说,老鼠体内能发展出近似人类的免疫系统)。让我们觉得刺激的是,我们可以直接将HIV注射到这些老鼠体内:我们不需要用其他类似的病毒,可以用货真价实的HIV。我们的研究还再向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