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桎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大地主经济
			》
 售價:HK$ 
			173.8
 
  《 
			财富的灵性法则
			》
 售價:HK$ 
			49.5
 
  《 
			经纬度丛书·三国关键之战:决定历史走向的13场战役
			》
 售價:HK$ 
			74.8
 
  《 
			动物结构与造型图谱 骨骼×肌肉×立体造型×生活百态
			》
 售價:HK$ 
			98.8
 
  《 
			救命有术
			》
 售價:HK$ 
			74.8
 
  《 
			中国历代图书总目·哲学卷(全20册)
			》
 售價:HK$ 
			2200.0
 
  《 
			RNA时代(诺奖得主解密RNA分子如何创造生命的新奇迹)
			》
 售價:HK$ 
			86.9
 
  《 
			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中国好书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得主肖复兴新作)
			》
 售價:HK$ 
			52.8
 
 
 | 
         
          | 編輯推薦: |   
          | 随着中国博物馆事业的繁荣发展,博物馆的展览陈列工作也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本书介绍了一些经典博物馆展陈设计项目,记录了当下工作在博物馆展陈一线的年轻策展人和设计师们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与思考,同时融入了多位博物馆业内知名专家的真知灼见,对进一步做好博物馆展陈工作有着普遍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  
         
          | 內容簡介: |   
          | 《博悟空间》这本书由北京博华天工展览有限公司出品,书中从博物馆展陈设计师实践出发,从工作的方式方法介绍了一些经典博物馆项目,寄希望于本书能够为博物馆展陈行业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思路和实际经验,也希望喜欢看展览的观众们能和我们分享这个过程,并可以更加积极的完善我们自己。这本书序言和题记由安来顺先生、崔学谙先生和孙五一先生作题;部分 “展览文化”由五位行业专家的文章组成,分别是吴宏堂(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 馆)名誉馆长 )、李黎(研究馆员、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 中国博物馆学会陈列艺术 委员会常委 )、潘力(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馆长)、祁庆国(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 事长兼秘书长)、杨玲(博士 博物馆学者 策展人 );第二部分由公司主力人员结合博物馆实践写作完成。 |  
         
          | 關於作者: |   
          | 北京博华天工展览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以专业从事博物馆的展览设计、制作为主业,并为博物馆等文化行业提供多维度全流程服务的文化企业。公司现有市场部、经营部、设计部、工程部及其它管理部门等,目前拥有员工100余人,是一支高效、优质的专业团队,目前已完成五百余个博物馆展览项目,多次获得奖项。 |  
         
          | 目錄: |   
          | 展览漫笔:革故鼎新大象小叙 基本陈列策划与实施的关键在创新 吴宏堂3
 以展为鉴:通过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浅析中国博物馆展览现状 李黎17
 鞭辟入里洞见底蕴:解析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展陈设计 潘力陈继东25
 固本培元,筑牢博物馆策展的支撑 祁庆国29
 “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当代艺术介入博物馆空间 杨玲33
 始于乡土,走向世界:一场有关中国美术馆扩建改造的对话宿利群张宇春37
 展览思辨:金无足赤见微知著45
 一、意在笔先策划心语47
 共鸣、对话、思辨:传媒教育发展历程展的当代表述 陈继东49
 没有句号:也谈展览策划的重要性 闵晓丹57
 当博物馆遇上讲故事:以山东小三线纪念馆为例 马玮61
 留住当下的记忆,讲述市民的故事:嘉峪关时代记忆展示馆的
 设立与策展思路 程京京,75
 博物馆策展中的叙事学:以《壮族历史文化展》为例 闵晓丹89
 理解与担当:策展人视角下的设计师角色 张振华97
 二、相由心生 设计随笔 103
 从《美·好·中华》特展设计看展陈设计中的美与好 张振华105
 历史空间,当代秩序:在历史建筑中创造新的展示系统 史云汉113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展览设计定位与理念重塑 张鑫张宇春127
 创新展陈工程中的装配式应用:以北京市档案馆《档案见证北京》展为例 赵磊135
 博物馆临展中的空间氛围营造 陶逊麟143
 《穆夏--新艺术运动先锋》特展的设计与实施 朱之彦149
 一场重量级展览的设计需要分几步郑宇晴159
 史云汉179
 浅谈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叙事性应用 赵磊167
 从衡水湖湿地生态科普馆展陈看博物馆展示视觉系统设计 李锦芬191
 无声的故事,有声的课堂:对“大河沉思”展厅的再思 史云汉179
 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视觉设计系统 张 璞203
 散谈纪念类博物馆视觉系统特点 马冉215
 关于酒泉城市规划展览设计的思考 张璞227
 探究视觉心理对博物馆设计的影响 王迪247
 博物馆中的视觉导视系统分析 马琳237
 构建展览中的“悦”读体系 侯思楠255
 浅谈博物馆柜内设计的整体性 沈铎267
 如何打造一个成功的企业博物馆 夏广硕赵晓祎281
 故宫古建保护与展陈工作的启示 赵晓祎285
 地域文化元素在博物馆装饰中的构建探析 华红光297
 三、异曲同工匠人匠心 305
 踏着伟人的足迹前行: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展陈解析 兰海温俊平307
 上海保利大剧院上演的“工匠故事” 宿利群王健兰海317
 “奇迹”在废墟中升起: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的诞生 陈丽333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档案见证北京》展启示录 荆超343
 浅谈博物馆陈列展览工程的展示手段创新与研发 高永刚 353
 博物馆展陈路:创新无止境 探索不停步 张振华357
 后记:展陈--生活本质的回归与再现 372
 |  
         
          | 內容試閱: |   
          | 博物馆在践行“四个自信”的发展道路上,特别是在筑基“文化自信” 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书记已亲自莅临数十 座博物馆视察指导工作,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这是中国博物馆发展从未有 过的好时代 ! 其中,除了国家政策支持之外,更主要体现在社会和人民大 众对博物馆的关注在大幅提升。就博物馆展陈行业而言,围绕着展陈而发 散开来的对策划、设计、实施、运营、媒体宣传等方面的学习讨论,如春起 之苗,日见其增。专业的激情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得以热烈地绽放。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书集结而生。出版这本书的目的,一是旨在 给博物馆展陈行业提供一些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 的思路和具体方法;二是希望能够让更多喜欢博物馆的人们,通过形形色 色的展览,更深入地了解博物馆,了解一个好的展览是如何百炼成钢的; 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未来有所借鉴,不断完善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努 力让我们的事业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和 新期待。
 坦率地讲,作为文化企业,出版一本关于博物馆展陈设计方面的理论 性图书并非易事。我们遇到的的问题是,设计师们将自己的设计实践 操作转化为可供理解的概念性文字语言,要有一个提升的过程。值得庆幸 的是,我们请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聂影教授,她为我们设 计师的每篇文章都进行了悉心指导。这为读者快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主要观点,找到了一条相对便捷的路径。通过文章编写的过程,让我们这 样一个服务于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社会文化机构,不仅为自身发展看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看到了中国博物馆事业充满了希望的美好前景。 借这个机会,我还要特别感谢许多文博行业的著名专家、学者出于对
 博物馆展陈事业的关心,出于对我们企业的关爱,不吝赐教、亲撰文稿,着 实令本书增色不少。其中,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文学院安来 顺教授,北京博物馆学会首席专家崔学谙研究员,原首都博物馆展览策划 部信息研究部主任孙五一分别为本书撰写了序言;业内熟悉的吴宏堂、杨 玲、李黎、潘力、祁庆国等知名教授、学者,分别从不同专业视角畅抒己 见,令我们受益匪浅。我不能不说的还有本书的撰稿群体:我亲爱的 同事们。大家虽经历、背景各有不同,探讨问题各有所长,但没有他们的 智慧、学识与奉献,就不可能撑起今天我们事业的一片蓝天。还有一个在 书中不能忘记的名字:清华大学庄惟敏院士。他对博物馆、美术馆等建筑 空间与展陈的认知,字字珠玑。而本书的出版者——清华大学出版社,同 样功不可没。
 在本书飘出后一缕印刷墨香之际,我的前言也蹦出后一段文字。 那就是,希望广大的读者能够以的包容来关注我们,支持我们。关注 我们的公众号——“博悟空间”。我们的事业从来就不能没有你们的支持。
 
 王卓见
 2021 年 4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