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问心三部曲 追问初心撕裂 名家力荐 持续畅销的现象级作品
			》
 售價:HK$ 
			129.8
 
  《 
			风声(珍藏纪念版,全4册)
			》
 售價:HK$ 
			173.8
 
  《 
			美学四讲
			》
 售價:HK$ 
			71.5
 
  《 
			不可辨识的生命—影像 融合文化研究、后现代视角与图像学,评析戏剧影视艺术,洞察社会思潮,思想美学并重
			》
 售價:HK$ 
			85.8
 
  《 
			大国重器—中国盾构机创新发展之路
			》
 售價:HK$ 
			118.8
 
  《 
			长路行(带你看民国顶级书香世家的真实生活日常)
			》
 售價:HK$ 
			74.8
 
  《 
			人体脂肪的秘密
			》
 售價:HK$ 
			75.9
 
  《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售價:HK$ 
			107.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分为 16 大主题100个问题,分别涉及党的红色基因、党员队伍、党的支部建设、党内选举、党内团结、党群关系、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选贤任能、反腐倡廉、军队建设、新型政党制度、政党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国两制”等方面。 本书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是一篇短文,坚持用逻辑讲故事、用学术讲政治,穿插使用经典论述、金句、典故、故事等,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共产党。 |  
         
          | 關於作者: |   
          | 祝灵君,四川蓬安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学位,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党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领导科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统一战线研究会理事。 |  
         
          | 目錄: |   
          | 目录 一 红色基因,一脉相承
 1 问?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成立的? / 003
 2 问?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初衷是什么? / 007
 3 问?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如何与时俱进的? / 012
 4 问?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 016
 5 问?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成立时只有 50 多人的小党,
 成长为世界上党员人数多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 020
 6 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 / 023
 7 问?为什么说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 / 025
 二 党员队伍,政党基石
 8 问?中国共产党有多少党员?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 031
 9 问?明确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可以入党的依据是什么? / 035
 10 问?申请入党需要履行哪些手续? / 039
 11 问?党员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 042
 12 问?党员为什么要交纳党费?党费用在何处,如何管理? / 046
 13 问?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什么不能信仰宗教? / 049
 三 党的支部,基层组织
 14 问?中国共产党是怎么组织起来的? / 055
 15 问?中国共产党如何管理数量庞大的党员? / 058
 16 问?为什么要开展党内政治生活? / 062
 17 问?党支部的职责定位是什么? / 066
 18 问?在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分别发挥什么作用? / 069
 19 问?“互联网 ”时代,党组织活动方式都有哪些创新? / 072
 四 党内选举,中国国情
 20 问?党支部委员和支部书记是如何选举产生的? / 077
 21 问?出席党代会的代表是如何选举产生的?
 又是如何体现党员的民主权利的? / 080
 22 问?基层党委委员、常委是如何选举产生的? / 083
 23 问?党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是如何选举产生的? / 086
 24 问?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是如何选举产生的? / 090
 25 问?党内的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方式是怎样体现的? / 092
 26 问?在党的各级组织,等额选举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 095
 27 问?为什么要采取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 098
 五 党内团结,民主集中
 28 问?中国的重大决策是如何作出来的? / 103
 29 问?中国决策机制依据的原则及优势是什么? / 107
 30 问?如何保证党内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 109
 31 问?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和集中分别指的是什么?两者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 111
 32 问?决策过程中,哪些需要民主,哪些需要集中?如何实现民主,
 如何实现集中? / 115
 33 问?党内决策如何转化为国家意志,并得以贯彻执行? / 117
 34 问?行政首长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如何做到并行不悖? / 120
 六 党群关系,双轨循环
 35 问?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是什么关系? / 125
 36 问?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如何把人民利益摆在
 至高无上的地位? / 128
 37 问?什么样的党群关系才是健康、健全、持久的关系? / 131
 38 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134
 39 问?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危险是脱离群众? / 137
 40 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蕴含什么样的执政理念? / 141
 41 问?如何才能“打捞”出基层群众“沉默的声音”? / 144
 42 问?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基层社会实现“靶向治理”? / 146
 43 问?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 150
 七 党的领导,立国之本
 44 问?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 155
 45 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什么? / 158
 46 问?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 162
 47 问?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在哪些领域、哪些环节? / 165
 48 问?党的领导决策核心有哪些机构? / 170
 八 社会主义,中国特色
 49 问?中国为什么要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75
 50 问?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179
 51 问?为什么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为国家资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 / 182
 52 问?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 / 185
 53 问?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188
 54 问?如何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190
 55 问?为什么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
 伟大的梦想? / 195
 九 改革开放,经济奇迹
 56 问?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哪些新特点? / 199
 57 问?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204
 58 问?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让
 “中国崩溃论”彻底崩溃? / 208
 59 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212
 60 问?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脱贫的秘诀是什么? / 215
 61 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脱贫有什么世界意义? / 219
 62 问?为什么要选派“驻村书记”? / 221
 十 选贤任能 能上能下
 63 问?中国共产党选拔干部的标准和原则是什么? / 227
 64 问?选拔干部一般要经过哪些程序? / 230
 65 问?如何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平公正? / 233
 66 问?领导干部合不合格谁说了算? / 236
 67 问?解决干部“能下”问题有哪些主要途径? / 239
 68 问?如何实现干部队伍的高素质和专业化? / 242
 69 问?选贤任能如何与民主有机结合? / 248
 70 问?选贤任能为什么更适合中国? / 251
 十一 高压反腐,“打虎拍蝇”
 71 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铁腕反腐? / 257
 72 问?中国式反腐的难点在哪里? / 260
 73 问?目前反腐取得哪些成果? / 263
 74 问?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267
 75 问?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该如何进行监督? / 270
 76 问?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内在逻辑与联系是什么? / 272
 77 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反腐有哪些创新点? / 274
 十二 人民军队,听党指挥
 78 问?为什么要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 / 279
 79 问?如何理解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 / 283
 80 问?“军队国家化”为什么不适合中国? / 286
 81 问?“支部建在连上”有何现实意义? / 291
 十三 政党制度,治国优势
 82 问?新型政党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 297
 83 问?新型政党制度“新”在哪里? / 300
 84 问?中国的民主党派是如何参政议政的? / 303
 85 问?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政治协商之间的关系? / 307
 86 问?在新型政党制度下,如何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 310
 十四 政党外交,大有作为
 87 问?政党外交与国家总体外交是一种什么关系? / 315
 88 问?开展政党外交的原则是什么? / 319
 89 问?新型政党关系的内涵是什么? / 322
 90 问?为什么说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是政党外交的特色和优势? / 325
 91 问?为什么说新时代政党外交大有作为? / 329
 十五 同担风雨,命运与共
 92 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是什么? / 335
 93 问?面对全球疫情,各国如何携手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 / 339
 94 问?中国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什么特殊贡献? / 342
 95 问?为什么说“一带一路”是各国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 / 347
 十六 “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96 问?“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如何提出的?蕴含着什么样的政治智慧? / 353
 97 问?如何全面理解“一国”和“两制”的关系? / 356
 98 问?为什么说从国家层面为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立法与“港人治港”
 并不矛盾? / 359
 99 问?为什么说解决台湾问题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 362
 100 问?为什么说“九二共识”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 364
 |  
         
          | 內容試閱: |   
          | 出版前言 2021 年 7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党全国人民发表了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了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满怀信心地展望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之际,全世界 170 多个国家的 600 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等发来了 1500 多封贺电贺信,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友好情谊和美好祝愿。中国共产党正式迈入百年大党行列,继续向强党强国目标奋勇前进。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 50 多名党员,今天已经成为拥有 9500 多万名党员、领导着 14 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大执政党。 面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世界用惊奇的眼光观察,有理性分析、客观评价,也有误解、偏见甚至曲解。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更加开放、透明、自信的态度走向世界,为世界各国人民观察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更多机会、材料、视角。
 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承载的初心使命,表明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从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公约数的代表者和实现者,党和人民群众是同心圆关系。 党好比同心圆的“圆心”,是人民群众的领导核心,人民群众不同的利益和价值观差异好比长短不同的“半径”,“党群关系同心圆”区别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党多元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把中国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凝聚起来形成磅礴力量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新型政党制度,避免了一党长期执政以致缺乏监督或多党轮流坐庄导致恶性竞争、社会撕裂,以及公共政策难以推进等难题;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坚持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有机结合起来,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道路,在中国土壤中开辟了一条民主新路;中国共产党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找到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如何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途径;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选贤任能制度,找到了大党治理大国如何培养优秀政治人才的独特路径;中国共产党领导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克服基层社会在市场经济、互联网、全球化、新能源、人工智能等诸多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去组织化”难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破解了一党长期执政如何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难题;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超越了一些国家走过并长期坚信国强必霸的逻辑及零和博弈思维,确保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发展、共同发展、文明交流互鉴作贡献;中国共产党以党的领导力铸就国家能力,克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国家能力太弱的弊端等等。 这些,都是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方面。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加深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我们受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出版社之邀,汇聚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联部、国防大学等国家机关和研究机构一批研究学者(他们当中不乏各自研究领域的佼佼者或后起之秀),一共 18 人,通过集体创作、集体发声,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内外读者关心的 100 个问题,以向读者朋友展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
 全书分为 16 篇,分别涉及党的红色基因、党员队伍、党的支部建设、党内选举、党内团结、党群关系、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选贤任能、反腐倡廉、军队建设、新型政党制度、政党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国两制”等方面。 本书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是一篇短文,把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结合起来,坚持用逻辑讲故事、用学术讲政治,穿插使用经典论述、金句、典故、故事等,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共产党。
 从阅读习惯讲,逐个问题的阅读有助于读者增强针对性、随意性,做到个性化阅读。 然而,能够让读者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读物,必然具有“大题小作”、“小题大作”、深入浅出的文风。 所谓“大题小作”,即宏观题目微观切入,尽可能落细落实;所谓“小题大作”,即微观题目宏观展示,尽可能增加历史场景、意义阐释,使读者能够从小切口中读出大文章;所谓深入浅出,即在读懂中国共产党的前提下,要以理服人,文字通俗易懂,达到“大道至简”的效果。 这是本书的写作要求,能否做到,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我们希望本书的质量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经得起读者口碑的检验。
 当然,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一部随着时间推移内容不断丰富的鸿篇巨著,仅以我们 18 人之力要深入研究、全面读懂这个百年大党强党还是力不从心。 相信随着时间推移,随着中国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继续在全世界扩大,我们的认识还会不断深化。
 时间的长河不会停滞,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步。一切都在变化,不变的是人类总会在沉思中学习、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翻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开启了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的新画卷。 胜利完成个百年奋斗目标、行进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到既汲取历史智慧,又放眼全球、虚心学习,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大同,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回答的大课题,对这个课题回答得越彻底,就越能产生更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祝灵君
 2021 年 7 月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