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暗黑历史书系·罗马帝国
			》
 售價:HK$ 
			96.8
 
  《 
			英语同义词辨析大词典
			》
 售價:HK$ 
			294.8
 
  《 
			三井帝国在扩张——揭开日本财团的经营秘籍
			》
 售價:HK$ 
			85.8
 
  《 
			新时代的阿尔戈英雄:人才流动与创新扩散(数字经济前沿)
			》
 售價:HK$ 
			97.9
 
  《 
			中国古代戏曲的色彩艺术
			》
 售價:HK$ 
			151.8
 
  《 
			DeepSeek实战应用大全:从职场到生活的AI革命
			》
 售價:HK$ 
			76.8
 
  《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7)
			》
 售價:HK$ 
			93.5
 
  《 
			从现代法的立场看罗马民法之诉
			》
 售價:HK$ 
			85.8
 
 
 | 
         
          | 編輯推薦: |   
          | 作者文采斐然,笔下的历史人物性格鲜明,书中穿插前朝后宫的历史事件,读来妙趣横生。 篇幅短小精悍,符合普通大众的阅读习惯,具有极高的可读性。
 |  
         
          | 內容簡介: |   
          |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历时十九年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多年的史实,通过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内容。《《资治通鉴》中的政治谋略(两晋—五代)》围绕《资治通鉴》中两晋至五代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展开论述,让读者通过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领悟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了解其中所反映出来的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的道理。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资治通鉴》中的政治谋略(两晋—五代)》共分为四篇,大体框架如下:篇,两晋春秋;第二篇,南北分治;第三篇,隋唐兴衰;第四篇,五代纷争。
 |  
         
          | 關於作者: |   
          | 殷啸虎,1959年生,法学科班出身的历史爱好者。1979年考入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成为复校后的届本科生。1983年考入本校,攻读中国法制史专业研究生,1986年毕业后留校在法制史教研室工作,后改行从事宪法学研究,并先后担任华东政法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华东政法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华东政法学院图书馆馆长等。2008年参加上海市领导干部公开选拔,担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曾任第十、十一、十二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上海市政协常委。在从事法学教学和科研管理工作以及参政议政之余,依然没有放下对历史的爱好,于1997年出版《盗墓史》一书(这应该是当代中国本盗墓史专著),之后又先后出版《中国古代衙门百态》(后改名《古代衙门:中国古代社会百态》再版)、《秦镜高悬:中国古代的法律与社会》《公堂内外:明清讼师与州县衙门》等历史著作。近年来在《解放日报》“文史版”和《法治日报》“法学院”专刊撰写了大量专栏历史(法制史)文章。 |  
         
          | 目錄: |   
          | 部:两晋春秋 01灭蜀平吴将领的不同结局00
 02错待一人,颠覆一个王朝00
 03祸水未必皆红颜0
 04八王之乱:窝里斗颠覆了西晋王朝0
 05“鹤唳华亭”的悲剧0
 06空谈误国的王衍0
 07六度被立为皇后的羊献容0
 08南匈奴是如何东山再起的0
 09从奴隶到皇帝的华丽转身0
 10石勒何以会养虎遗患0
 11枕戈待旦,闻鸡起舞志难酬0
 12廉母教育出的国之栋梁0
 13一代庸主何以成为“中兴之主”0
 14冉闵“杀胡”的是非功过0
 15谢艾:实干兴邦的书生0
 16桓温北伐功败垂成0
 17名将慕容恪的成功之路0
 18一代明君何以会走向败亡0
 19龙阳君王慕容冲0
 20慕容垂的复国之路0
 21刘牢之:一代名将毁于反复无常0
 22刘裕北伐为何功亏一篑0
 23东晋是如何走向衰亡的0
 
 第二部:南北分治
 01刘裕:从平民到君主的成功转型0
 02刘裕死后的政变是如何平息的0
 03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0
 04恃才自误的文士
 05三朝宿将沈庆之的是是非非
 06刘宋王朝是如何骨肉相残的
 07崔浩:因编史而招祸的一代能臣
 08五朝元老高允的跌宕人生
 09两度临朝称制的冯太后
 10冯氏一门两皇后的恩怨情仇
 11北魏是如何由盛而衰的
 12开国功臣何以背负骂名
 13萧齐为何上演同族相残的悲剧
 14萧衍为何成为后的胜利者
 15“一代英伟”的争宠闹剧
 16钟离之战:决定南梁国运的决战
 17萧衍的“明”与“昏”
 18萧绎是如何错失中兴良机的
 19因酒乱性丧生的一代“英主”
 20自污而未能免祸的兰陵王
 21居功自傲而招祸的侯安都
 22因骄愎而招致失败的吴明彻
 23“禅让”背后的腥风血雨
 第三部:隋唐兴衰
 01杨坚终结“乱世”的必然与偶然(上)
 02杨坚终结“乱世”的必然与偶然(下)
 03负气自傲终因言招祸的贺若父子
 04高?G:深避权势却终难免祸
 05隋朝名将杨素的成名之路
 06隋朝政坛不倒翁苏威
 07隋朝的“立法”与“毁法”
 08隋朝为何重蹈“二世而亡”的覆辙
 09唐初为何会发生“玄武门之变”的悲剧
 10死囚犯中出来的名将
 11从功臣到叛臣:侯君集的悲剧人生
 12李世民何以能“从谏如流”
 13李世民是如何处理权与法关系的
 14保境安民的冼夫人和冯氏家族
 15命世之才房玄龄
 16长孙无忌炮制的惊天大案
 17国舅爷的跌宕人生
 18五起五落的名臣魏元忠
 19武则天为什么鼓励告密
 20开元盛世的法制建设
 21李隆基何以将一手好牌打烂
 22从李白“谋反案”看唐朝的“长流”刑
 23唐朝的奸相何以能够为“奸”
 24大唐宰相遇刺案
 25牛李党争背景下的吴湘贪赃案
 26唐朝的宦官专权是如何成气候的
 27“盛世”的背后:大唐君主的逃亡路
 第四部:五代纷争
 01五代纷争的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02朱温的“雄”与“奸”
 03一代英雄为何三年就败亡
 04“铁券”真的能够免死吗
 05五代法制的“滥”与“治”(上)
 06五代法制的“滥”与“治”(中)
 07五代法制的“滥”与“治”(下)
 08一代名相何以成为小人典范
 09契丹是如何夺取幽州的
 10五代乱世的绝唱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