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96.8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327.8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162.8
 
  《 
			古琴之美·2026(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107.8
 
  《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售價:HK$ 
			74.8
 
  《 
			算力崛起:重塑未来经济与社会
			》
 售價:HK$ 
			76.8
 
  《 
			敦煌壁画?纹样
			》
 售價:HK$ 
			151.8
 
 
 | 
         
          | 目錄: |   
          | 目 录 章 “互联网 ”时代,跨界是一种趋势
 1.“互联网 ”时代下的跨界营销..................................003
 2.传统生意与新兴行业的亲密拥抱.................................007
 3.你不跨界,时代就会让你“脱轨”出局...........................012
 4.移动互联到来,跨界才能有传播.................................017
 5.“开放”是跨界的核心.........................................022
 6.跨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026
 7.跨界是创新思维方式的代表.....................................030
 第二章 打破传统营销模式,开拓“跨界”新思维
 1.传统零售业跨界互联网成为趋势 ................................039
 2.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机会多.......................................042
 3.虚拟和现实之间的跨界.........................................045
 4.网络整合营销.................................................049
 5.“微跨界”也是一种变通 ......................................051
 6.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跨界营销.....................................055
 7.匠心独具的创意性营销.........................................059
 8.不同行业跨界合作,共享彼此市场...............................062
 第三章 把握移动终端,实现强势跨界
 1.敢于及时触网,懂得适时转变...................................069
 2.网络口碑营销.................................................072
 3.利益共享才能跨界共赢 ........................................076
 4.消费群体有共性才能跨界成功...................................081
 5.线上游戏带动线下销售 ........................................084
 6.品牌优劣势可进行相互补充 ....................................088
 7.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093
 8.一次独辟蹊径的宣传...........................................096
 9.跨界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100
 第四章 微博营销,跨界营销新通道
 1.微博营销的 6 大法则...........................................107
 2.微博推广也需要人脉...........................................110
 3.微博加“粉”有技巧...........................................115
 4.主动关注别人,别人才会关注你.................................120
 5.通过新闻事件增加关注度.......................................123
 6.提高微博转发率...............................................126
 7.利用推广工具效果更好.........................................131
 8.煽情、幽默、图文并茂.........................................135
 9.有奖活动一定要有创意.........................................139
 10.通过微博巧妙发广告...........................................143
 第五章 微信营销,让跨界更简单
 1.微信平台撬起“新商机”.......................................149
 2.灵活运用微信公众账号.........................................153
 3.让陌生人愿意加你为好友.......................................156
 4.“摇一摇”,神秘之余摇来“生意”.............................158
 5.签名栏是一个很好的“广告位”.................................160
 6.产品是营销的关键.............................................163
 7.微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165
 8.依靠内容打造吸引力...........................................169
 第六章 网络视频,体验式跨界营销
 1.投其所好,直击视频的创意.....................................177
 2.多元化情景体验...............................................180
 3.幽默的一对一客户服务.........................................184
 4.充分发挥网络直播的特性.......................................187
 5.主题剧场的精准营销...........................................190
 6.以视频传播激励线上线下互动...................................192
 7.多媒体平台相互结合...........................................195
 8.靠创意提高点击率.............................................197
 9.一种复合式的宣传方式.........................................199
 第七章 社交媒体,跨界传播引爆点
 1.与网络社交平台合作...........................................205
 2.用创新思维使用新媒体.........................................209
 3.与火炬在线一起做网络宣传.....................................213
 4.运用多种媒体形式实行整合营销.................................216
 5.精确定位的互动营销...........................................220
 6.运用多种“武器”进行跨界营销.................................226
 7.依靠好友关系链传播...........................................230
 8.利用社交平台庞大的用户基数...................................233
 第八章 搜索引擎,跨界拓展新市场
 1.搜索引擎营销的一般流程.......................................241
 2.常见的信息搜索方式...........................................246
 3.通过各种搜索引擎优化整合活动.................................250
 4.强强联手,扩展品牌影响度.....................................253
 5.整合搜索引擎营销.............................................257
 6.多重形式植入式搜索广告.......................................259
 |  
         
          | 內容試閱: |   
          | 前 言 曾几何时,移动互联网如一夜春风,吹向了各个行业,几乎所有行业都在互联网化。在这个“移动互联网 ”的时代,融合、跨界成了商业世界里的新趋势。资源、产品、渠道在移动互联网上被打通,企业和商家只要把终端消费者吸引过来,就能赢得利润,立于不败之地。
 跨界已成为一种全新的体验和趋势,它没有边界,无所不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跨界浪潮正以前所未有之势颠覆传统行业,未来几乎所有的产业都将互联网化。跨界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跨界的发展和延伸必然会打破几乎所有的壁垒和边界。
 其实早在2013年,“跨界”就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热门词语,比如:本来做互联网的,做起了金融,卖起了保险;做视频网站的,卖起了电视机;而卖电视的,则玩起了互联网……在迈向大互联的今天,“跨界”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跨界营销,就是聚合合作各方的优势资源,以取得“1 1>2”的营销效果。当两个个性十足且风马牛不相及的品牌联袂“演出”时,首先就能吸引眼球。这种营销新模式,大大避免了商家单独作战的乏力感。借助双方内在特质的相关性而进行“有型有趣”的营销攻略,既令营销活动充满趣味性,又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具有共性的目标消费者是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跨界营销的必要条件,而品牌特质的一致性则是跨界营销的前提条件。品牌的角色感可以把品牌消费群体对文化、利益等方面的追求进行统一整合,从而产生聚合效应。跨界营销是一种将人类共同情感价值链接到品牌上的有效模式,不同而又相关的情感因素彼此碰撞后将产生新的市场机会点,催化出更大的市场空间。
 新的市场形势与竞争态势需要经营者具有“跳出营销做营销”的新思维,但作为一种尚不太成熟的营销方略,跨界营销在现实当中并未被正常演绎。跨界营销,同样需要从策略构想、合作邀请、谈判到执行跟进等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像传统的营销活动一样需要论证与精准地实施。跨界营销的非传统性使其未被管理者列入企业日常的营销事务中,但它又因强大的创新性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跨界营销不同于常规的跨界合作和跨界联合促销,它是一种新型生态的营销模式。看起来很混搭、不伦不类,但掀开所有表面性的浮华,我们会发现跨界营销清晰的脉络——它有独特的内在逻辑和操作法则。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守着传统营销思维,你就out了!如何找到一个好的营销模式,抢占商机,让企业的产品(业务)信息在时间被大众看到,激起消费者的强烈购买欲望,是每一位企业经营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跨界营销实战》以“移动互联网 ”为切入点,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当前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趋势,以此说明跨界的重要性,并阐述了跨界思维、跨界营销为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盈利模式,以及企业如何做“跨界之王”。本书结构清晰、案例丰富、实战性强,向读者呈现了一套系统、清晰的跨界思维,让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跨界营销之路。
 
 1.“互联网 ”时代下的跨界营销
 过去认为彼此没有关联度、难以融合的产业,现在往往能够找到有机联系的节点,但是,市场真正需要的是专业的跨界。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跨界,才能实现企业自身的精准定位,并终找到具有竞争优势的发展路径。所以寻找定位准确的高价值的切入点,便成为实现完美跨界的关键所在。iPhone(苹果公司研发及销售的智能手机系列)手机和特斯拉电动汽车,分别让乔布斯和马斯克在科技产业领域名利双收,通过分析可见,这两个明星产品都是电子产品互联网化跨界中的佼佼者。
 其实电子产品互联网化只是冰山一角,整个工业、制造业的互联网化趋势都非常明显。潘石屹很懂得跨界,但遗憾的是,坊间总是冠之以“作秀”的名头,站在一边看笑话,看老潘如何演好戏。“狗仔”们则以挖掘笑料谈资及花边新闻为乐,“粉丝”们显然更喜欢围观名人的搞笑“剧情”。其实站在营销的角度上讲,作为一位知名企业家,潘石屹公开的每一个动作都不是简单的作秀,而是一种颇有深意的跨界营销。
 这位经常“讨要”关注的地产大佬似乎总是闲不住,给外界的印象则是越来越“不务正业”。而随着曝光的次数增多,他的身份也增添了更多的娱乐色彩,他甚至自称为“潘子怡”。看来潘老板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2012年8月,粉丝们对优酷推出的脱口秀节目《老友记(Mr.Pan)》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原因是潘石屹在其中客串主持人。早在2006年他曾主演电影《阿司匹林》,如今又与刘谦等娱乐新星联手登台。
 在娱乐圈成名之后的潘石屹也为很多知名品牌拍摄电视广告,这又为他赚足了人气。而作为潘石屹首个主持的视频节目,《老友记(Mr.Pan)》自2012年8月初推出以来,不到半年播放量即突破1000万次,风头盖过了其他专业娱乐明星。
 《老友记(Mr.Pan)》是为潘石屹量身打造的,拍摄地点经常选择在朝外SOHO——被潘石屹称为“那里有北京CBD(中央商务区)美的风景”,而刘强东、任志强、贝志诚等各路神仙的出现又大大吸引了业界的关注。
 由于有了这样超赞的粉丝基础与市场反响,潘石屹又趁热打铁,根据视频节目内容顺势推出新书《屹见》。这本书把跨领域跨行业的精英对话进行了一个总体的整合,书的页就写着“跨界的思想,混搭的光芒”几个字。
 潘石屹思想上的预见性在书中展露无遗,有一个经典的说法是“预见才能遇见”,他也用很简单的语言阐述了开发SOHO的原因:“如果想胜出,我觉得重要的是要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发现这个时代影响人们深的就是互联网。它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在家办公,我们就此确认了SOHO的建构模式。”而事实是,他开发的楼盘一度占据了北京CBD地区将近一半的销售额,在多年以前,他就已经胜出了。
 这说明个人的成功与企业的成功都是需要先完成“顶层设计”,如果在没有预见的情况下就遇见了,那一定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
 面对严厉的调控政策,潘石屹不谈房子,而是跨界到了新媒介来讲自己的故事。不嫌忙碌的他更是频频游走于各艺术、时尚、娱乐圈子之间,甚至在各种演讲、论坛、沙龙场合均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在这些活动中尽管“颗粒无收”,但潘石屹依然乐此不疲。
 经常露面以保证自己在公众视野中持续拥有热度,潘石屹成为时尚潮流和新生活方式的先锋人物。他成功地把自己塑造为当今中国的“意见领袖”,其实这对其楼盘的推广来说,是好不过的广告。
 显然,潘石屹并不是盲目地跨界,他的跨行业“打拼”正是其营销战略的一部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其隐含的商业价值上。在建外SOHO的客户统计中,国内异地客户达到了半数,占50.23%,这里面不排除慕名而来的“粉丝”客户,这自然离不开老潘的跨界效应。潘石屹对此当然有着清晰的认知,他说:“这种宣传当时看不出效果来,但以后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人因为这个来买房子。”
 所以,潘石屹的跨界从一定程度上讲,是服务于其营销战略目标的。
 继《2012是真的》点击量达300多万、在微博上被转发了两万多次之后,潘石屹又参与了由多方联手打造的财经微电影《拆弹专家》系列剧的演出,而前者成为2012年过年前网络世界里热点的微视频之一。
 潘石屹的项目立足前卫和时尚,不拘一格的建筑设计和新奇前瞻的时尚概念,却在价格比同类项目都高的情况下取得了成功,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公众:新鲜的东西在市场上才有冲击力。同时他也通过不断的跨界印证“新鲜好卖”的论断。
 像乔布斯一样,潘石屹在跨界中也培养了一大批“粉丝”,他积极地通过新兴媒介来传播他的经营“布道”,更是把微博的功效运用得炉火纯青,其个人微博已拥有上千万的“粉丝”。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动作都带动了SOHO中国企业形象的提升。
 潘石屹说:“世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故步自封只会被淘汰。而新的传播方式正引领着世界的变革。”人的思想是新鲜的,理念也是新鲜的,同时,营销方式也是新鲜的,洞察蓝海机会是他们的看家
 功夫。
 在《屹见》新书发布会的现场,潘石屹把有关环境的热点问题以及自己推动关注PM2.5的努力,成功导向银河SOHO项目。在宣扬新项目的绿色环保的同时,SEE·TNC颁发的生态奖更是帮助老潘和他的项目树立了模范形象。(摘自《领先跨界的“主角营销”》)
 一流的经营者从来都不拘泥于固化的营销模式,在他们眼里,不同的媒介与圈子都是上好的跨界资源,而各个渠道与圈子之间又可以互相借力,他们是在不同领域里像鱼儿一样的穿梭者。
 潘石屹说:“我骑自行车,有人说路太远,你骑自行车走不到。但我走了一段换成了汽车,天黑以前我到了。我开汽车时他们又说,前面没路没桥有一座山,你过不去。我照样往前走,到了山前我换了一架飞机飞过来了。”
 成功者永远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眼光,更是把问题和危机都运作成了机会。正像小品中所表演的那样,不按套路出牌,竞争对手更看不清你的“拳路”,所以你才能充当领袖。
 就房地产行业而言,如何在下行的压力面前寻求有效突围,是企业主必须要考量的问题。潘石屹借助跨界营销把“创意”做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他而言,似乎脚下永远有路。
 如今,互联网化跨界产生的一系列的新兴模式都被称为“互联网 ”。马化腾认为:“互联网 ”代表的是一种互联网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的大趋势,“ ”的内容涵盖了传统的各行各业。“金融 ”产生了互联网金融、“汽车 ”孕育了车联网,“零售 ”发展成了电子商务。“互联网 ”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的原因,在于互联网将一切变得更加高效。正如张晓峰的观点:“企业创新的方向不一定要完全颠覆某一个行业,但是一定要找到这里面没有被服务好的那一部分是什么。”瞄准市场需求,找到行业发展中价值驱动的关键性要素,与互联网进行创造性的融合,跨界才会水到渠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