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动物结构与造型图谱 骨骼×肌肉×立体造型×生活百态
》
售價:HK$
98.8

《
救命有术
》
售價:HK$
74.8

《
DK企业运营手册(全彩)
》
售價:HK$
120.8

《
中国历代图书总目·哲学卷(全20册)
》
售價:HK$
2200.0

《
RNA时代(诺奖得主解密RNA分子如何创造生命的新奇迹)
》
售價:HK$
86.9

《
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中国好书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得主肖复兴新作)
》
售價:HK$
52.8

《
绝美克孜尔:细品中国石窟奇迹
》
售價:HK$
184.8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63.8
|
| 編輯推薦: |
1.《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工程与技术:建模、控制与仿真》介绍了HEV动力系统的设计过程,目的在于介绍非线性动态系统建模在汽车一般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动力系统及其控制策略。
2.《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工程与技术:建模、控制与仿真》是将学术层面的整合分析方法应用到HEV动力系统设计的一次尝试。宗旨在于介绍节能高效的动力系统结构设计方法。
3.《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工程与技术:建模、控制与仿真》重点在于揭示了动力系统能量分析的重要性,这将使得在主要能量源和辅助能量源中能量指标*小化。
4.《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工程与技术:建模、控制与仿真》讨论了电机的建模及其控制系统,强调磁场矢量控制建模的同时,描绘了电机和发电机运行的综合模型,还讨论了动力电池,无论是功率型(HP)还是能量型(HE)的,为降低成本需要反复修改设计方案。
5.《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工程与技术:建模、控制与仿真》还介绍了机械传动部分的设计。
6.《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工程与技术:建模、控制与仿真》凝结了国际知名混合动力技术专家、波兰华沙工业大学教授安东尼20余年经验总结。
7.本书可供汽车行业的技术研究人员参考阅读,也可作为高等
|
| 內容簡介: |
|
《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工程与技术:建模、控制与仿真》介绍了HEV动力系统的设计过程和非线性动态系统建模在汽车一般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动力系统及其控制策略。本书是将学术层面的整合分析方法应用到HEV动力系统设计的一次尝试,重点在于揭示了动力系统能量分析的重要性,这将使得在主要能源和辅助能源中能量指标*小化。本书还讨论了电机建模及其控制系统,在强调磁场矢量控制建模的同时,描绘了电机和发电机运行的综合模型。另外,本书讨论了动力电池,无论是功率型还是能量型,在动力系统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为降低成本需要反复修改设计方案。*后,本书还集中介绍了相关机械传动部分的设计。《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工程与技术:建模、控制与仿真》旨在介绍节能高效的动力系统结构设计方法,适合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行业研发人员学习、参考。
|
| 關於作者: |
|
安东尼·苏马诺夫斯基是华沙理工大学教授,多源推进系统部负责人。他自1976年以来一直参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s)研究,他是电动汽车委员会董事会成员。他是一些重要期刊的评委,如车辆技术 IEE等,因为他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领域的丰富经验和知识.他曾参与欧盟在电动和绿色领域运输的项目。他出版了五本关于电动汽车、替代能源和储能系统领域的专著。他在HEV的组件和推进系统解决方案上拥有大约30项专利。
|
| 目錄:
|
译者
译者序
第0章绪论
第1章 混合动力系统的构型演变
11概述
12混合动力系统构型的工程开发评述
致谢
第2章 混合动力系统能量和功率需求的建模与控制
21概述
22能源与功率分配动态建模
23混合动力系统能量流建模
24混合动力系统控制方法
25储能装置放电因子的确定方法:小内部损失
第3章 混合动力系统中电机动态建模理论基础
31概述
32交流异步电机建模
33永磁同步电机建模
第4章 混合动力系统用电机仿真的通用模型
41概述
42交流感应电机驱动系统动力仿真建模方法
43永磁同步电机建模
44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仿真建模方法
第5章 动力电池非线性建模
51概述
52在HEV和BEV动力系统中常用电池的主要特点
53电池建模的理论基础
54基本的电池动态模型
55动力电池非线性建模
第6章 动力电池作为储能单元的基本设计要求
61概述
62电池管理系统设计要求
63混合动力系统中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64温度对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电压均衡的影响
65电压均衡
第7章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基础
71概述
72主能源发动机的动态建模
73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74使用自动变速器的驱动系统构型
75分轴式驱动
第8章 行星混合动力系统基础
81概述
82行星排建模
83双动力源混合动力系统的二自由度行星排设计
84混合动力系统可用的行星机构
85紧凑型行星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86功率耦合机电转换装置设计
致谢
第9章 行星混合动力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基础仿真研究
91概述
92城市公交车的混合动力系统仿真研究
93通勤公交车的混合动力系统仿真研究
94车辆性能对机械速比的敏感度分析
第10章 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
101概述
102纯电动模式
103机械变速器的概念
104典型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分析
附录缩略语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近几年,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因其较高的节油率、适中的成本、较低的排放等特点,在国内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10月27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把混合动力作为下一步重点和核心方向, 要求2035年实现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全部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3号)公布的《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已于2021年1月1日实施,不仅提高了新能源汽车核算标准,还将低油耗乘用车纳入其中,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将成为企业低油耗乘用车的发展方向。
本书翻译自国际知名混合动力技术专家、波兰华沙工业大学教授安东尼·苏马诺夫斯基的新版英文原著Hybrid Electric Power Trai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Modeling, Control, and Simulation,介绍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设计过程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建模在汽车通用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动力系统及其控制策略。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构型开始,介绍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中关键部件——电机、动力电池、发动机原理以及系统相应的需求,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后介绍了典型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结构、设计、仿真与试验结果。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陈勇教授翻译了第1~7章,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王仁广高级工程师翻译了第8~10章。另外,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方磊、孙国跃、郑阳、殷康胜、张骞、魏晓旭、刘聪、黄宇航、刘志博、邓智辉、冯亦奇和李娜参加了本书部分译稿的整理工作,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在翻译和审阅本书的过程中,北京理工大学何洪文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江发潮教授和北京工业大学宋建国副教授等提出了修改意见或建议,在此向他们表达深深的谢意。
在本书翻译的过程中,一直得到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逢春院士的热情鼓励与悉心指导,在此对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新能源汽车北京实验室、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项目(项目号:CIT&TCD20130328)的支持。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翻译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