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死亡与右手(修订译本)
			》
 售價:HK$ 
			63.8
 
  《 
			东方美学口袋书 华夏青铜
			》
 售價:HK$ 
			43.8
 
  《 
			初识密码学
			》
 售價:HK$ 
			140.8
 
  《 
			政策与对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大沨丛书009
			》
 售價:HK$ 
			94.6
 
  《 
			美国货币与财政史(1961-2021)
			》
 售價:HK$ 
			118.8
 
  《 
			中华后土文化·万荣后土祠卷
			》
 售價:HK$ 
			184.8
 
  《 
			植梦花园:从游走世界到回归故乡的园艺旅程
			》
 售價:HK$ 
			96.8
 
  《 
			鲍鹏山新批水浒传(全三册)
			》
 售價:HK$ 
			327.8
 
 
 | 
         
          | 內容簡介: |   
          | 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hina’s Financial Center Index,简称“CDI CFCI”)构建了一套适应我国金融中心发展特点的竞争力评价体系,旨在为研究者提供跟踪了解金融中心发展状况的研究工具,为决策者提供金融中心发展促进政策制定优化的参考依据,为广大社会群体提供一扇观察我国金融业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前沿窗口。首期CDI CFCI于2009年发布,其后每年更新一次。第12期CDI CFCI使用了4级架构共计94项指标,涵盖金融产业绩效、金融机构实力、金融市场规模和金融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对我国31个具有代表性城市的金融中心综合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竞争力评估。同时,本期选取了苏州金融中心作为案例样本,深度梳理总结苏州金融中心发展情况和发展特色,为各地金融中心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  
         
          | 關於作者: |   
          |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89年2月在深圳经济特区创办的国内家综合性、全国性的社会智库。2015年入选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综研院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致力于为中国各级政府和国内外企业提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实操性的研究咨询服务。主要研究领域有:国家宏观战略、区域经济、城市化、产业发展和政策、以及企业战略与投资决策。 |  
         
          | 目錄: |   
          | 目录 
 
 上篇中国金融中心评价报告
 章中国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
 11综合竞争力:整体发展速度持续放缓,十强城市竞争格局趋稳/
 12金融产业绩效:金融业平均增速强势回升,深圳产业绩效增长
 快/
 13金融机构实力:郑州连续两期排名上升快,武汉本期得分
 下降多/
 14金融市场规模:整体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天津资本市场利用
 进步/
 15金融生态环境:地方风险隐患增加,多地得分首现减少/
 第二章全国发展比较/
 21全国性金融中心:京沪增速放缓,深圳稳中有进/
 22国家中心城市:金融实力与城市定位匹配,中部中心城市
 提升空间较大/
 23副省级城市:行政级别优势减弱,综合竞争力普遍不强/
 第三章区域发展比较/
 31东北地区比较:综合得分增长缓慢,金融生态落后平均/
 32北部沿海地区:天津发展优势明显,其他城市短板明显/
 33东部沿海地区:区域竞争分化,杭州领先优势扩大/
 34南部沿海地区:广州大幅领先,厦门、福州旗鼓相当/
 35中部地区:综合实力偏弱,武汉、郑州齐头并进/
 36西部地区:中心特征强化,成都、重庆双城领跑/
 第四章2020年中国金融中心专项十强排名/
 41法人金融机构发展十强:北京、上海领头实力强/
 42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十强:深圳领先优势突出/
 43资本市场利用水平十强:北京包揽三个分项/
 44基金业发展水平十强:天津、福州和杭州异军突起/
 45金融人才集聚能力十强:深圳、北京和天津是受金融人才
 欢迎城市/
 46金融开放发展水平十强:长三角城市占据四席/
 47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十强:重庆是的中西部城市/
 48金融政策综合支持十强:成都跃升至全国第二/
 下篇苏州金融中心发展报告
 第五章苏州金融中心发展历程/
 51历史发展中的苏州:商业繁盛、富甲一方的江南名城/
 52改革开放后的苏州:勇立潮头、突飞猛进的工业强市/
 53进入新时代的苏州:立足实体、创新发展的金融中心/
 第六章苏州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
 61综合竞争力:得分保持稳步增长,排名稳居区域金融中心十强/
 62金融产业绩效:得分表现优于区域平均,产业规模优势凸显/
 63金融机构实力:法人机构规模显著提升,私募基金比较优势
 突出/
 64金融市场规模:分项得分小幅增长,资本市场利用表现亮眼/
 65金融生态环境:保持长期增长态势,分项排名全国前十/
 第七章苏州银证保行业发展/
 71银行业:金融科技推动业务升级,实体经济信贷支持有力/
 72证券期货业:机构转型创新活跃,有力推动“苏州板块”
 做大做强/
 73保险业:业务发展提质增效,全面服务实体经济风险保障/
 第八章苏州地方金融组织发展/
 81私募股权:集聚发展态势明显,服务中小微企业成效突出/
 82融资担保:整体保持平稳运行,实现规范有序发展/
 83小额贷款:区域领先优势突出,首次获准江苏全省展业/
 84融资租赁:科技融资租赁加速发展,地方品牌机构脱颖而出/
 85商业保理:组织建设工作显成效,地方国有机构引领发展/
 86典当:市场业务均衡发展,部分企业优势凸显/
 第九章苏州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91信贷服务平台: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打通金企融资对接
 渠道/
 92股权融资平台:苏州股权融资服务平台,助力解决企业股权
 融资需求/
 93企业征信平台:苏州地方企业征信系统,助力企业跨过融资
 信用坎/
 94小微金融平台: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中心,定制小微企业专属
 服务/
 95政策工具配套:综合金融服务工具,激发市场服务机构创新
 活力/
 第十章苏州金融开放合作/
 101中新金融合作:积极开展跨境金融创新试点,服务国家战略/
 102昆台金融合作:创新两岸金融合作模式,服务台资台企/
 103自贸区金融:探索金融开放创新,服务世界一流园区建设/
 第十一章苏州金融生态环境/
 111地方信用环境: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112地方金融监管: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信用风险地区之一/
 113金融政策环境:市区两级共同发力金融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114金融载体建设:形成了一批具有苏州特色的金融聚集区/
 第十二章苏州金融中心建设展望/
 121打造全国产业资本集聚中心/
 122打造全国金融科技创新高地/
 123打造全国金融开放合作高地/
 124打造全国金融生态环境高地/
 附录一中国金融中心指数评价方法/
 附录二主要指标说明/
 附录三CFCI 12原始数据/
 附录四苏州金融发展促进政策选编/
 附41苏州市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8—2022)/
 附42苏州市加快推进产业资本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20—
 2022)/
 附43苏州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建设推进工作方案/
 附44关于金融支持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试行)/
 附45苏州市金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试行)/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