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86.9
 
  《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售價:HK$ 
			68.2
 
  《 
			英国大历史:时间线上读懂英国3000年,全球化视角下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与动荡
			》
 售價:HK$ 
			64.9
 
  《 
			掌心物语:玩转棉花娃娃一本通
			》
 售價:HK$ 
			86.9
 
  《 
			永恒的时光之旅
			》
 售價:HK$ 
			96.8
 
  《 
			教育人类学田野研究十二讲(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
			》
 售價:HK$ 
			42.9
 
  《 
			古代以色列人及其宗教的兴起
			》
 售價:HK$ 
			74.8
 
  《 
			动物社会的生存哲学 : 探索冲突、背叛、合作和繁荣的奥秘
			》
 售價:HK$ 
			97.9
 
 
 | 
         
          | 編輯推薦: |   
          | 打开这本书,从二十四节气里,读懂我们的中国日子。 *一部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历法,阴阳合历、天人合一的生活态度。
 本书从节气的来源入手,具体分析每一个节气的物候特点,结合具体节气中的民俗和农事安排,并辅以相关的诗词穿插其中,让我们对二十四节气有一个形象而具体的了解。
 本书内文设计,既有中国传统的写意设计模式,又结合了西方特有的网格布局,中西合璧的版式使得版面的细节节奏变化舒适,内文图片和文字搭配的优势更加凸显。
 本书采用环保绿色印刷,内文选择较厚的纯质纸,使得珍贵的图片能够更好地保持原色。
 本书采用勒口外翻的新颖形式,外封充满浓郁的古人生活气息,内封特别设计仇英所画二十八星宿图,让我们仿佛在超越时间和空间。
 |  
         
          | 內容簡介: |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依据斗转星移的状况,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轨迹,结合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分,每一等分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它是中国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指导着传统中国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因为它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 |  
         
          | 關於作者: |   
          | 刘风雪,湖南新化人。2008年获哲学硕士学位,2014年获南开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专业为中国哲学。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现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师、中国现代哲学学会理事、梅山文化研究中心理事,撰写与编著有《熊十力生命哲学》《娄底古民居研究》《娄底近现代教育》等著作,在各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  
         
          | 目錄: |   
          | 春 立春 乍暖还寒万物苏
 雨水 春雨如油农事忙
 惊蛰 长空惊雷万物生
 春分 春色中分燕飞还
 清明 听风听雨忆故人
 谷雨 鹧鸪声里生百谷
 
 夏
 立夏 天地始交万物秀
 小满 江河易满丰收景
 芒种 四野插秧刈麦忙
 夏至 天时渐短一阴生
 小暑 地煮天蒸荷色同
 大暑 炎蒸如许惜分阴
 
 秋
 立秋 秋风乍起野次黄
 处暑 绿浪黄云看掀舞
 白露 秋老荷塘农正忙
 秋分 凉蟾光满桂子香
 寒露 露寒菊黄登高时
 霜降 千林扫作一番黄
 
 冬
 立冬 繁华落尽思修身
 小雪 一片飞来一片寒
 大雪 白雪纷纷何所似
 冬至 冬至阳生春又来
 小寒 梅艳欣荣柳枝瘦
 大寒 烈风正号须纵酒
 |  
         
          | 內容試閱: |   
          | 唐代李华《卜论》云:夫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不当妄也。意谓人当与天地四时相契合,方可无妄;否则必有妄。这一点在现代社会已经被很好地印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演进,人们对自然的了解不断地深入。很多人自诩掌握了自然的规律,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以一种俯瞰的姿态傲视万物,少了民胞物与、休戚相关之感,无限制地征服和索取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须知,现代人依然是自然人,仍然要遵循自然的规律,生活要符合气候的节拍,方能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遗憾的是,许多人对节气的了解所知甚浅,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用。鉴于此,前人关于节气的智慧,我们很有必要再认识和再重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这个古老农耕国度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并一直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使人们千百年来与自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构建起一个活泼泼的生命共同体。作为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即斗转星移制定的。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机、天权、天衡、开阳、摇光等七颗星组成,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北斗七星循环旋转,与季节变换有着密切的关系,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上古人们判断节气变化的依据,形成了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战国《鹖冠子》)的星象规律。现行的二十四节气乃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 24 等份,每 15度为 1 等份,每 1 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节气是古人对时间的一种划分,不仅与农业生产有关,还与空间、星象、颜色、神灵、动物、植物、农事、政事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与个体的饮食起居、精神生活有关,是古人天人合一理念的另一种表达。每个节气的名称、物候、民俗、养生、农事、诗歌等无不体现着中国人的文化积累和生活智慧。
 为了使古人关于时间的智慧得以充分地展示,本书从节气的由来,相关的民俗、农事、生活等方面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说明,并配以插图和古人诗词,使读者花较少的时间即可了解节气的内涵与意义。本书还试图在对节气的说明当中,使人产生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让人理解当前民俗活动中的节气意味和其背后的美好祈愿,体味古人的生产生活,从而使我们能更好地感受时间、感受自然、感受生活。如果能使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激发对中国传统智慧的兴趣,充分了解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文化知识,作为他山之石的本书也就达到其目的,也体现了其出版的价值。
 本书的完成离不开众多前辈学者对二十四节气的研究,他们的成果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此一并致敬与致谢!由于受编写规模和作者才智的限制,书中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还请各位方家教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