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长安四千年:都城史视角下的王朝兴衰史
			》
 售價:HK$ 
			184.8
 
  《 
			渔樵问对
			》
 售價:HK$ 
			64.9
 
  《 
			一起探索港珠澳大桥
			》
 售價:HK$ 
			107.8
 
  《 
			精益医疗 医疗质量、患者服务与医院效益的协同增长之道 医院管理底层逻辑解析手册+新医改时代医院生存指
			》
 售價:HK$ 
			86.9
 
  《 
			怪谈百物语:魂手形 宫部美雪作品
			》
 售價:HK$ 
			63.8
 
  《 
			北境之王:“白刃”奥斯瓦尔德与不列颠七国时代
			》
 售價:HK$ 
			118.8
 
  《 
			2025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年度报告
			》
 售價:HK$ 
			379.5
 
  《 
			中国折纸动画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为伽达默尔的代表作。自它问世以来,不仅西方哲学和美学受到它的重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迅速波及到西方的文艺批评理论、历史学、法学和神学等人文科学领域。在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中,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可以说是继胡塞尔的《逻辑研究》(1900)、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1927)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 |  
         
          | 內容簡介: |   
          | 《真理与方法》是伽达默尔的代表作,出版于1960年。本书包括两卷,*卷为《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第二卷为《补充与索引》。本书中伽达默尔试图以艺术经验里真理问题的展现为出发点,进而探讨精神科学的理解问题,并发展一种哲学诠释学的认识和真理概念。这不仅意味着哲学诠释学与以往的诠释学相比有着根本的性质转变,而且表明了它是当代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向,以致我们可以用诠释学哲学来标志当代西方哲学人文主义思潮中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自本书问世以来,不仅西方哲学和美学受到它的重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迅速波及到西方的文艺批评理论、历史学、法学和神学等人文科学领域,是当代一部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 |  
         
          | 關於作者: |   
          |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19002002),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 |  
         
          | 目錄: |   
          | 导言 第一部分 艺术经验里真理问题的展现
 Ⅰ 审美领域的超越
 1.人文主义传统对于精神科学的意义
 2.康德的批判所导致的美学主体化倾向
 3.艺术真理问题的重新提出
 Ⅱ 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及其诠释学的意义
 1.作为本体论阐释主线的游戏
 2.美学的和诠释学的结论
 第二部分 真理问题扩大到精神科学里的理解问题
 Ⅰ 历史的准备
 1.浪漫主义诠释学及其在历史学中的应用质疑
 2.狄尔泰陷入历史主义困境
 3.通过现象学研究对认识论问题的克服
 Ⅱ 一种诠释这经验理论的基本特征
 1.理解的历史性上升为诠释学原则
 2.诠释学基本问题的重新发现
 3.对效果历史意识的分析
 第三部分 以语言为主线的诠释学本体论转向
 1.语言作为诠释学经验之媒介
 2.语言概念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发展
 3.语言作为诠释学本体论的视域
 版本
 
 诠释学Ⅱ目录:
 Ⅰ 导论
 1.在现象学和辩证法之间一种自我批判的尝试1985年
 Ⅱ 准备
 2.当今德国哲学中的历史问题1943年
 3.精神科学中的真理1953年
 4.什么是真理?1957年
 5.论理解的循环1959年
 6.事情的本质和事物的语言1960年
 7.作为哲学的概念史1970年
 8.古典诠释学和哲学诠释学1968年
 Ⅲ 补充
 9.自我理解的疑难性关于去神话化问题的诠释学讨论1961年
 10.历史的连续性和存在的瞬间1965年
 11.人和语言1966年
 12.论未来的规划1965年
 13.语义学和诠释学1968年
 14.语言和理解1970年
 15.语言能在多大程度上规定思维?1970年
 16.无谈话能力1972年
 Ⅳ 发展
 17.诠释学问题的普遍性1966年
 18.修辞学、诠释学和意识形态批判对《真理与方法》再作后设批判性的解释1967年
 19.答《诠释学和意识形态批判》1971年
 20.修辞学和诠释学1976年
 21.逻辑学还是修辞学?再论诠释学前史1976年
 22.作为理论和实践双重任务的诠释学1978年
 23.实践理性问题1980年
 24.文本和解释1983年
 25.解毁和解构1985年
 Ⅴ 附录
 26.补注I-Ⅵ1960年
 27.诠释学与历史主义1965年
 28.诠释学1969年
 29.第2版序言1965年
 30.第3版后记1972年
 31.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自述1973年
 本书论文版源
 译者注释
 概念、名词索引汉-德
 概念、名词索引德-汉
 人名索引汉-德
 人名索引德-汉
 本书所引经典文献
 译后记
 《真理与方法》修订译本译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