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74.8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57.2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107.8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108.9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65.8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65.8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74.8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129.8
 
 
 | 
         
          | 編輯推薦: |   
          | ◎ 首部介绍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科普图书,特邀火星叔叔郑永春博士为中文版图书撰写相关篇章 ◎ NASA首席科学家作序,郑永春博士审订并推荐,郝景芳、毛新愿、张超等倾情荐读
 ◎ 一本书全方位了解火星探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全视角介绍从人类文明起源到2040年的人类火星探索进程,前沿又神秘的火星任务、变幻莫测的探测过程、高精尖的科学仪器、各显其能的火星车、未来的登陆计划
 ◎ 超过260张高清图片,来自NASA多个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家亲口讲述的幕后故事,以及多张首次公开的手稿和图纸
 ◎ 以做专著的态度做科普,历时数年,精心打造,160多种术语、6次全书精审精校,火星地名、专业术语等均依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权威著作进行翻译
 ◎ 随书附赠近一米长的火星探测器时间轴拉页,纵览人类46部火星探测器风采
 |  
         
          | 內容簡介: |   
          | 从绘制*张火星地图开始,到1960年*部火星探测器发射,人类花了300年时间。火星之旅向来都是困难与希望并存、勇气与成就兼具的冒险。2020年,阿联酋、中国、美国先后发射了火星探测器,这颗红色行星从未像现在这样举世瞩目。火星上究竟什么样?为什么是红色的?那里适合人类生存吗?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登上火星?那些探测器是如何研究火星的?研究结果如何?火星车在火星上如何工作?诸如此类的问题,你都可以在《登陆火星》中找到答案。这本书以全视角介绍了从人类文明起源到2040年的人类火星探索进程,前沿又神秘的火星任务、变幻莫测的探测过程、高精尖的科学仪器、各显其能的火星车、未来的登陆计划等,都将在书中悉数亮相。全书收录超过260张高清图片,还有来自NASA多个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家亲口讲述的幕后故事,以及多张首次公开的手稿和图纸。本书中文版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火星叔叔郑永春博士撰写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相关篇章,这也是国内首部介绍"天问一号任务的著作。 |  
         
          | 關於作者: |   
          | 罗德.派尔(Rod Pyle)是著名的太空探索畅销书作者和历史学家,喷气推进实验室顾问,太空探索杂志《Ad Astra》的主编,曾在加州理工学院和约翰逊航天中心工作。 关于译者:魏晓凡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教师,深度天文爱好者,在《天文爱好者》等杂志发表专题文章5篇,已出版编著和翻译科普著作6部。关于审订者:郑永春博士,火星叔叔,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卡尔.萨根奖获得者。
 |  
         
          | 目錄: |   
          | 序言 03 火星不载人探测任务 07
 红色行星在召唤 08
 红色行星上的帝国 14
 水手4号短暂首访火星 20
 有得有失:火星系列和水手系列 32
 潮湿的荒野:水手9号的震惊发现 38
 冲入迷境:海盗系列的辉煌 46
 粉色天空和红色沙地 56
 是生命吗? 66
 勇敢的探路者 74
 火星探路者号的胜利 84
 鸟瞰:火星全球勘测者 92
 奔向星际怪兽之旅 102
 蓝莓、尘暴和火星人的乐趣 130
 特快专列:火星快车号 114
 逐水而行 122
 机遇号的远征 142
 太空中的高清摄影师:火星勘测轨道器 150
 冰原:凤凰号火星着陆器 160
 恐怖七分钟:火星科学实验室 172
 如愿以偿 182
 爬上埃俄利斯山 192
 协作互补: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探测器和曼加里安号 204
 后续任务:洞察号和火星2020 214
 俄罗斯的回归:欧洲火星生命探测器 224
 列星安陈:中国的天问 252
 术语表 260
 |  
         
          | 內容試閱: |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首席科学家吉姆格林(Jim Green)博士
 自从在夜晚仰望天空开始,人类就知道火星是一个独特的所在。在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科学思维,以及我们去另一个星球生活的梦想中,这颗红色的星球都发挥了特别的作用。回首人类开启航天时代之初,美国和苏联在筹划着把人类送上月球的同时,就已经开始实施把飞船发往火星的计划了。
 但不要以为这件事很容易。去火星太难了!多年以来,有大量的火星探测任务以失败收场。我们一直在从一次次的不载人探测任务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类任务先是飞掠火星,然后是绕火星飞行,再后是在火星上着陆,最终到今天成功地在火星表面释放用于巡视考察的火星车。最终,这个循序渐进的步骤会使人类挣脱地球引力的羁绊,踏上火星的土地。本书作者罗德派尔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维度,选择了一系列不载人火星探测任务来展开探讨、构建故事。
 目前,机器人正在火星上代替我们探险,为我们收集数据,帮我们了解火星的现在和过往。2012年8月,好奇号探测器降落在火星一处古老的河床上,它判定了周围岩石的年龄,发现火星上可能存在微生物的证据,对火星表面的辐射进行了初步的测量,此外还展示了如何利用自然侵蚀作为可能的线索,去揭示那些在火星浅层地下受庇护的生命的构成。根据我们得到的火星数据显示,火星在遥远的过去更像我们的地球,它曾有河流、湖泊、溪流,有浓密的大气、云彩和雨,也许还有过广阔的海洋。尽管如今的火星甚为干旱,但科学家已经相信,在火星表面之下,以及它两极冰盖中由二氧化碳组成的雪的下面,蕴藏着大量的水。而水,正是人类在火星活动并长期驻扎的关键性保障因素。
 全世界共同经历了好奇号的恐怖七分钟,也就是它从进入火星大气的顶部到安全落在火星表面所花的时间。但其实,那些转眼而过的时刻,仅是许多拼搏和成就的顶点,而这些拼搏和成就,正是建立在此前所有任务的基础上的。这本书紧扣我们面临的各种挑战这些挑战涉及头脑中的创意,任务的策划、设计和实施,以及关乎火星探测活动的全部科学。
 我读过不少由罗德派尔写的书,他对探测任务的理解深度、他行文叙事的简洁畅快,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们全面探测火星的事业而言,他的书提供了敏锐的洞察与明智的分析。他的幕后视角吸引着众多读者,使之得以一瞥太空探索旅途的秘密。这本书见证了太空探索史上很多令人兴奋的时刻,代表着人类始终坚定不移的愿景,代表着我们无畏的火星之旅。
 罗德以他漂亮的文笔,为我们大家写就一部不载人火星探测简史,带领我们一起走过这条雄伟的征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