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看见情绪价值2(做个情绪自由的成年人 不要和别人一起欺负自己,你的情绪比全世界的期待都重要)
			》 
			 售價:HK$ 
			54.8
			 
			 
	
			  
			《 
			罪案调查科:罪终迷局
			》 
			 售價:HK$ 
			58.1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HK$ 
			94.6
			 
			 
	
			  
			《 
			绑架游戏(东野圭吾相当出色的设定系推理)
			》 
			 售價:HK$ 
			65.8
			 
			 
	
			  
			《 
			逆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警示(日本财政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深刻解读日本经济 敲响中国警钟)
			》 
			 售價:HK$ 
			74.8
			 
			 
	
			  
			《 
			不要担心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一本鼓励你用“微小的锚点”稳住“巨大的不确定”的心理指南!)
			》 
			 售價:HK$ 
			54.8
			 
			 
	
			  
			《 
			叫卖伦敦:街头商贩与英国都市生活
			》 
			 售價:HK$ 
			85.8
			 
			 
	
			  
			《 
			写给不同体型健身者的力量训练指南
			》 
			 售價:HK$ 
			107.8
			 
			 
	
 
       | 
     
      
      
         
          | 編輯推薦: | 
         
         
           
            《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系《海德格尔全集》第22卷,是作者1926年夏季学期在马堡大学的备课笔记,因此序言部分也带有课程前言和导读意味。
 在文中,海德格尔通过一系列的区分去定义哲学的本质和任务。首先,哲学不是流俗看法中的专门科学和一般教育,而是诸学科的基础,是在所有科学中活着的东西;其次哲学不是实证科学,而是批判的科学前者注重存在者,后者揭示存在,哲学的批判功能就在于分离和区分存在者与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哲学的这种定义也意味着需要特别的任务和辛苦的探究,追问那将自身置于*彻底的批判下的东西。因此,回到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是要去寻找突破口,去审视它*次决定性的形成,进而获得一种实质的理解。
           |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出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梅斯基尔希的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入耶稣会学校,后在弗莱堡大学学习神学和哲学,深受胡塞尔现象学哲学影响。1927 年发表的《存在与时间》被誉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奠定了他作为当代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的地位。后期致力于艺术、语言与诗、技术之思,深刻影响了当今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走向,其思想效应迄今仍未可限量。
 译者简介:
 朱清华,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学灯》学术期刊主编。爱尔兰都柏林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古希腊哲学、现象学,有《回到源初的生存现象海德格尔前期对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诠释》等专著。译有海德格尔《巴门尼德》、耶格尔《亚里士多德:发展史纲要》、施密特《现代与柏拉图》(合译)、帕帕斯《柏拉图〈理想国〉》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黑皮本》与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
           | 
         
       
      
      
      
      
         
          | 目錄: 
           | 
         
         
           
            序言
 第1节课程的目的和特征
 第2节在当前对哲学的观点范围内对哲学概念的初步定义
 第3节 相对于实证科学,对哲学的对象的初步规定:哲学作为批判科学
 第4节 哲学的批判功能:分离和区分存在者与存在
 第5节 课程的目的和方法
 第6节关于文本,最重要的资料。关于传承史的来源。总体描述和最重要的辅助学习资料
 
 第一部分 古代哲学的一般介绍
 
 第一章 以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第一卷为主线明确古代哲学的核心概念和问题
 第7节古代哲学时期
 第8节 方法上的中间道路:亚里士多德作为指路人。《形而上学》第一卷的结构。对《形而上学》的编辑和注释
 第9节 揭示和理解的不同方式(Met. Al )
 第10节?(智慧)的更确切的标志(Met.A2)
 第11节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本原)和?(原因)概念
 第12节 早期哲学中的原因问题
 
 第二章关于作为哲学问题的原因和根据问题
 第13节没有澄清的原因问题和存在问题的关系:提出问题
 第14节近代哲学中的根据问题
 
 
 第二部分最重要的希腊思想家:他们的问题和回答
 
 第一卷 直到柏拉图的哲学
 
 第一章米利都自然哲学
 第15节泰勒斯
 第16节阿那克西曼德
 第17节阿那克西美尼
 第18节 存在问题。关于存在和生成的关系问题与对立自身问题。转到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
 
 第二章赫拉克利特
 第19节赫拉克利特思想的原则
 第20节 赫拉克利特思想的主题
 
 第三章巴门尼德和埃利亚学派
 第21节巴门尼德教谕诗的两个部分的关系问题
 第22节 巴门尼德教谕诗解释
 第23节埃利亚的芝诺
 第24节 萨摩斯的麦里梭
 
 第四章 晩期自然哲学: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和原子论
 第25节 晚期自然哲学中,变化的存在者的存在和多样性
 第26节 晚期自然哲学中的认识问题
 
 第五章智者和苏格拉底
 第27节智者的一般特征
 第28节普罗泰戈拉
 第29节高尔吉亚
 第30节 其他智者派的代表
 第31节苏格拉底
 
 第二卷柏拉图哲学
 
 第一章生平、文献和柏拉图问题的一般特征
 第32节 生平、来源和文献
 第33节 柏拉图提问的一般特征
 
 第二章柏拉图存在问题的具体规定
 第34节 存在问题的基础和范围
 第35节 指示出理念问题的核心
 第36节 关于存在论的基本问题和辩证法
 
 第三章 解释对话《泰阿泰德》:科学的理念问题和存在问题的关系
 第37节 序言和引语。确定论题:什么是知识?
 第38节在柏拉图存在问题的上下文中一般地探讨《泰阿泰德》中的问题的意义
 
 I.定义:? ? ??(知识是感觉)(章 8-30 )
 第39节知识是感觉:通过普罗泰戈拉和赫拉克利特的命题 来说明这个论题(章8-15,151d-161b)
 第40节通过论述其赫拉克利特前提,根本地和最终地反 驳普罗泰戈拉的认识学说(章27-29,180c-184a)
 第41节反驳泰阿泰德的论题:?=??(感觉= 知识(章 29-30,184a-187b )
 
 Ⅱ.定义:?? ?? ?(知识是真意见)(章31-38, 187b-201d)
 第42节 通过证明? ?(错误的看法)是不可能的,来证明知识是真?
 第43节插入对作为一结构和相异的探讨
 第44节 ??(替代的看法)作为? ?(错误 的看法)的可能性的基础(189b-190c)
 第45节?和感知与思想(?)的结合(190c-200d)
 第46节 对第二个定义的考察(201a-d)
 
 Ⅲ. ??(知识)的定义:?? ? ? ?(伴随逻各斯的真意见)(章39-43,201e-210b)
 第47节 论题的一般特征:知识是真? ? ?o解释和命名
 第48节 对入?现象的说明
 
 第四章在存在理解和存在问题背景下的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
 第 49 节 ??理念
 第50节总结回顾
 
 第三卷亚里士多德哲学
 
 第一章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发展和充分接受问题
 第51节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和哲学发展
 第52节论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接受
 
 第二章存在论问题和哲学研究的理念
 第53节 亚里士多德基础科学的论题领域: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即存在的研究
 第54节 通过种属不能确定存在
 第55节 类比的统一性(? ?)作为多样性的存在者在 ??中的统一性的意义
 
 第三章存在问题的基本追问
 第56节范畴的本质
 第57节类比(? ?)作为存在方式的多重性(范畴)的统一性的存在论意义
 第58节 偶性(?)意义上的存在
 第59节 被揭示状态意义上的存在:? ? ??(作为真的存在)(《形而上学》4, 8, 10)
 第60节 存在作为可能性和现实性:? ?-???(潜能现实存在)(《形而上学》)
 
 第四章 运动问题及其存在论意义。?(潜能)和??(现实)的来源、意义和功能
 第61节对运动的分析
 第62节?的存在论意义分析。?和??的存在论含义
 第63节 解释存在者整体(B2)
 第64节 ?(潜能)和??(现实)同??(实体)的关系,作为基础科学的存在论的双重概念问题
 
 第五章生命和此在的存在论
 第65节? ?(《论灵魂》)作为探讨亚里士多德生命存在论的首要文本
 第66节 对?的分析
 第67节 此在的存在论
 
 附录
 补充材料
 节选自莫尔辛(rchen)笔记
 布洛克(Brcker)笔记
 
 编者后记
 人名索引
 
 译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