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胡僧东来: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家和传播人
》
售價:HK$
107.8

《
电磁频谱中的战斗: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电子战飞机、作战与装备
》
售價:HK$
107.8

《
书法常识
》
售價:HK$
39.6

《
胡雪岩经商十二条戒律(识人·驭势·守财·破局;不读胡雪岩,枉谈经商道!)
》
售價:HK$
54.8

《
普林斯顿历史学研究指南
》
售價:HK$
103.8

《
即用是体:阳明学深度解读
》
售價:HK$
280.8

《
山河在:一部鲜活的抗战史(1931—1945)
》
售價:HK$
269.0

《
《庄子》中的100个哲理故事
》
售價:HK$
92.0
|
| 編輯推薦: |
|
本书从个体层面对个人隐性知识的产生过程展开研究,探讨个人如何从自己拥有但不知道自己拥有某一隐性知识到个人拥有且知道自己拥有的过程,并通过心理追踪来展现隐性知识是如何一步步转化而来的。以期为心理学无意识领域,教育心理学隐性学习、隐性记忆,内隐学习、创新思维以及创意发展开拓新的研究视角。为知识管理领域隐性知识的发生、发展以及隐性知识的运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意义。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从心理学和知识管理学视角,总结和概述了个人隐性知识的获得、创造、显性化、传递、转移、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现已有关于个人隐性知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学领域,并且集中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或团队之间个人已知但无法言传的隐性知识的传递、转移、分享和管理上,很少有学者对个人已知但无法言传的隐性知识的来源进行研究。鉴于此,本书从个体层面对个人隐性知识的产生过程展开研究,探讨个人从自己拥有某一隐性知识但不知道自己拥有,到个人拥有且知道自己拥有的这一过程,并通过心理追踪展现隐性知识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和形成的,以期为心理学中的无意识领域及教育心理学中的隐性学习、隐性记忆、内隐学习、创新思维开拓新的研究视角,为知识管理领域隐性知识的发生、发展及隐性知识的运用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
| 關於作者: |
|
宋贝,管理哲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心理学。
|
| 目錄:
|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设计
1.6 研究路线
1.7 研究章节安排
第 2 章
隐性知识综述
2.1 知识观
2.2 隐性知识的内涵
2.3 隐性知识研究综述
2.4 客观主义知识观的隐性知识管理
2.5 流程主义知识观的隐性知识管理
2.6 隐性知识研究现状述评
2.7 研究主问题的提出
第 3 章
预调研及子问题的提出
3.1 预调研的方法
3.2 预调研的取样
3.3 预调研访谈问题的设计
3.4 预调研结果分析
3.5 研究子问题的提出
第 4 章
方法论
4.1 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
4.2 数据收集方法
4.3 数据分析方法
4.4 访谈提纲的设定
4.5 访谈对象的选取
4.6 访谈程序
4.7 质性研究的评估
第 5 章
个人隐性知识的觉知阶段
5.1 个人隐性知识觉知途径
5.2 个人隐性知识自我觉知的影响因素
5.3 个人隐性知识他人告知方式的影响因素
5.4 个人隐性知识觉知原因
5.5 个人隐性知识觉知状态
第 6 章
个人隐性知识的灵感阶段
6.1 灵感阶段个人隐性知识的状态
6.2 灵感阶段个人隐性知识产生的相关因素
6.3 个人灵感阶段隐性知识产生原因分析
6.4 情境在个人灵感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6.5 个人在灵感产生中的作用
第 7 章
个人隐性知识的建构阶段
7.1 个人隐性知识的建构过程
7.2 个人隐性知识的建构原因分析
7.3 个人对相关灵感的整合与发展
7.4 建构阶段个人隐性知识的特征
第 8 章
个人隐性知识的形成
8.1 个人隐性知识的形成阶段
8.2 形成阶段的个人隐性知识及其表现方式
8.3 形成阶段隐性知识的产生条件
8.4 形成阶段隐性知识的特征
第 9 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个人隐性知识的产生是四阶段的行为过程
9.2 个人隐性知识的觉知是个人隐性知识产生的前提
9.3 个人隐性知识最初来源于灵感
9.4 建构阶段的隐性知识基于灵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9.5 形成阶段的隐性知识是个人头脑中系统隐性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
9.6 研究的理论贡献
9.7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A 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件 B 关键事件个人访谈纲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