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猫和花草的刺绣
			》
 售價:HK$ 
			53.9
 
  《 
			《史记·货殖列传新诠》 一篇学问世故、治身治国的文章;一个经济、教育大学者的经世解读;奇伟文章在乱世
			》
 售價:HK$ 
			41.8
 
  《 
			博物馆里的中国 故宫
			》
 售價:HK$ 
			85.8
 
  《 
			海洋治理与中国的行动(2024)
			》
 售價:HK$ 
			107.8
 
  《 
			阿萨姆茶园:一部环境文化史
			》
 售價:HK$ 
			107.8
 
  《 
			乐道院潍县集中营资料编译·第一辑
			》
 售價:HK$ 
			107.8
 
  《 
			绝对历史主义何以可能?--黑格尔主义进路下的葛兰西绝对历史主义思想研究
			》
 售價:HK$ 
			96.8
 
  《 
			新民说·欧洲城市现代史:从 1815 年至今
			》
 售價:HK$ 
			96.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农村实际,运用话语分析和国家与农民关系分析框架,对反映70多年来中国农村变化的40余个关键词进行探讨,力图在重现中国农村历史性变迁和跳跃性变化的同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当代中国农村发展的演变规律。 |  
         
          | 關於作者: |   
          | 刘金海,湖北红安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和农民问题研究。先后承担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出版有《产权与政治》《山村经济》《社会化小农》等著作,在《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农村观察》《政治学研究》等发表论文30多篇。 |  
         
          | 目錄: |   
          | 上册 导论1)
 一当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阶段性2)
 二政策话语与关键词的梳理4)
 三研究的视角与主要内容11)
 工作队:当代中国农村工作的特殊组织及形式18)
 一由来及历史19)
 二组建形式23)
 三规模与构成27)
 四工作对象、工作内容与工作时间32)
 五历史成效37)
 六结语39)
 阶级成分:农民身份的建构与乡村秩序的重构42)
 一为什么要划分? 43)
 二如何划分? 47)
 三哪些成分? 52)
 四历史使命62)
 五简短评论70)
 翻身:土改中的乡村秩序重塑73)
 一前奏75)
 二如何翻身? 82)
 三翻身过度92)
 四翻身后时代96)
 五结语112)
 行政村:乡土社会的国家化治理115)
 一村及村制117)
 二村治的行政化126)
 三行政村的变迁135)
 四三重视角145)
 互助组:农民互助由民间行为到政府组织151)
 一互助如何成组? 153)
 二如何互助? 167)
 三互助组的转换179)
 四历史功绩185)
 生产合作社:农民集体化的组织载体191)
 一前奏192)
 二村里来了合作社195)
 三地合一块种的初级社204)
 四土地归集体的高级社214)
 五结语223)
 供销合作社:工农产品交易的国家化227)
 一何以形成? 229)
 二组织、构成及职能233)
 三如何供销? 237)
 四如何合作? 250)
 五解体261)
 六结语266)
 生产大队:人民公社下的农村基层组织269)
 一何为生产大队? 270)
 二缘起273)
 三构成276)
 四角色与职责284)
 五终结与影响306)
 六结束语311)
 社队企业:国家发展逻辑在农村的延伸314)
 一公社工业化狂潮318)
 二衰退321)
 三复苏325)
 四再次突起328)
 五结论332)
 民兵:民与兵的一体化研究333)
 一大办民兵师333)
 二组织构成336)
 三寓兵于民343)
 四寓民于兵352)
 五调整改革356)
 六功过浅析358)
 贫协:政策导向与地方性的实践361)
 一出现与成立361)
 二向农会发展365)
 三农会的成立和撤销368)
 四贫协昔与今372)
 有线广播:源自政治传播视野的分析376)
 一为什么要建? 378)
 二建设历程382)
 三管理体制388)
 四广播内容390)
 五政治传播中的功能与作用397)
 六后续的历史401)
 统购统销:农产品资源供求的国家化405)
 一词义辨析407)
 二形成408)
 三运行与发展416)
 四民众行为448)
 五终结452)
 六结语460)
 生产计划:构成要素的政治学分析464)
 一组织要素467)
 二运作要素480)
 三行为要素494)
 四执行502)
 五后计划时代510)
 生产队长:家长的扩大化分析515)
 一父与子生产队长与队员)
 519)
 二子与父生产队长与大队干部)
 534)
 三结论:扩大的家长制548)
 工分:乡村秩序建构与农民行动的视角552)
 一工分制553)
 二抢工挣分558)
 三排工派活562)
 四结语568)
 上工:农民的集体劳动569)
 一为什么? 569)
 二上工规范575)
 三如何上工? 581)
 四农民行为583)
 五历史分析585)
 偷懒耍滑:国家在场下的农民生存智慧587)
 一为什么偷懒? 590)
 二如何偷懒? 598)
 三社员偷懒何以可能? 602)
 四怎么办? 生产队长的视角605)
 五可能的理论解释619)
 下册
 瞒产私分:农产品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623)
 一统一征购:农产品的国家化624)
 二瞒产私分:无权者的抵制631)
 自留地:分配视角下的国家与农民637)
 一历史由来637)
 二变迁643)
 三自留地与集体地的比较646)
 四从自留地到包产到户653)
 五消失与转换658)
 大包干:发展历程与生产组织变迁661)
 一包工: 队的实践663)
 二包产: 组的实践671)
 三大包干:户的实践677)
 四结语:经济逻辑下的农村生产组织演变683)
 社教运动:国家与农民互动中的政治话语建构686)
 一社教:国家建构农民的话语687)
 二四清:农民建构国家的话语690)
 三四清进入社教692)
 四四清成为国家话语695)
 四清运动:政治运动中的农民行为分析698)
 一下派干部之策略704)
 二一队队长之死711)
 三积极分子之批斗720)
 四四类分子之悲惨725)
 五小学主任之尴尬728)
 六普通农民之无奈734)
 七结语:政治运动与农民行为736)
 大寨工:人民公社时期的劳动管理741)
 一缘起及形成742)
 二运行及条件747)
 三推广、异化与终结754)
 四结语760)
 合作医疗:集体经济下的农村医疗实践766)
 一建立769)
 二开展775)
 三瓦解785)
 四结论与反思792)
 劳动模范:典型塑造下的王国藩797)
 一农民王国藩800)
 二领头雁王国藩802)
 三穷棒子社809)
 四众说纷纭820)
 五不是结语的结语823)
 民办教师:乡村教育中的国家编外人员826)
 一身份出炉828)
 二艰难的延续832)
 三治理与整顿837)
 四问题的解决848)
 五结语854)
 赤脚医生:历史与制度主义的视角857)
 一由来859)
 二政策变迁865)
 三选拔与管理883)
 四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892)
 家庭承包制:产权、组织与制度分析的视角897)
 一产权视角下的家庭承包制898)
 二组织视角下的家庭承包制907)
 三制度视角下的承包制912)
 四结束语916)
 责任田:土地制度变迁中的国家与农民关系919)
 一责任田的出现921)
 二责任田的发展923)
 三责任田的延续:家庭承包责任制927)
 四责任何来? 930)
 五责任何去? 935)
 万元户:经济变迁与政策选择的视角940)
 一催生:集体主义的退潮941)
 二成长:与商品经济握手948)
 三替代:私营经济的兴起950)
 四结论及评论957)
 敬老院: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养老实践967)
 一建立970)
 二入院标准976)
 三运行985)
 四老人生活991)
 五进一步探讨1002)
 农转非:国家建构下的农民身份选择逻辑1006)
 一背景与形成1009)
 二运行1017)
 三农民选择1027)
 四从农转非到非转农1034)
 五从身份走向契约1037)
 三提五统: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视角下的历史变迁1040)
 一三提的产生1043)
 二三提的成型1046)
 三三提 五统1055)
 四扩大化及后果1061)
 五改革与取消1069)
 农民负担:历史变迁的视角1084)
 一传统型:农业财政的定律1085)
 二传统工业型:隐形的背后1092)
 三政策型:反弹的逻辑1099)
 四历史与镜像1107)
 五后续的讨论1114)
 撂荒:历史变迁中的农民选择1118)
 一无力种:被迫撂1121)
 二没法种:只有撂1124)
 三不愿种:最好撂1135)
 四结论与反思1145)
 海选:农村民主的尝试与思考1151)
 一由来1152)
 二历程1154)
 三制度化与推广1157)
 四演变与扩大1162)
 五意义三论1167)
 计划生育:人口再生产的国家化1175)
 一由来1177)
 二何为计划? 1178)
 三宣传与组织1182)
 四计划的实施1188)
 五农民生育行为选择1194)
 六生育计划的后果1203)
 七艰难的抉择? 1207)
 留守儿童:农村家庭功能分割下的养育困境1211)
 一出现1212)
 二现状1215)
 三别样童年与问题儿童? 1224)
 四发展趋势与可能的解决方案1232)
 后记12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