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创建强势品牌(典藏版)
			》
 售價:HK$ 
			130.9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131.8
 
  《 
			启微·红帆:中国东南诏安湾的港口、船货与海洋遗产
			》
 售價:HK$ 
			107.8
 
  《 
			全球公民教育:批判性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售價:HK$ 
			74.8
 
  《 
			做事的逻辑(专享版)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
			》
 售價:HK$ 
			47.1
 
  《 
			人形机器人 技术、产业与未来社会 全景式解读人形机器人时代的技术密码与未来蓝图
			》
 售價:HK$ 
			108.9
 
  《 
			暗黑历史书系·罗马帝国
			》
 售價:HK$ 
			96.8
 
  《 
			英语同义词辨析大词典
			》
 售價:HK$ 
			294.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系统阐述了基于加权多维标度的无线信号定位理论与方法,全书包含3大部分14章内容。第1部分为基础知识篇(第1~3章),包括绪论、数学预备知识及无线信号定位统计性能分析。第2部分为基本定位方法篇(第4~8章),包括基于T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基于TD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基于RSS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基于TOAF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及基于TDOAFD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第3部分为拓展定位方法篇(第9~14章),包括传感器位置误差存在条件下基于T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传感器位置误差存在条件下基于TD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基于TOAFOA观测信息的多不相关源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校正源存在条件下基于TD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面向无线传感网节点定位的加权多维标度TOA定位方法及面向无线传感网节点定位的加权多维标度RSS定位方法。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科学与工程、应用数学等专业的专题阅读材料或研究生选修教材,也可作为通信、雷达、电子、导航测绘、航天航空等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自学或研究的参考书。 |  
         
          | 關於作者: |   
          | 王鼎,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信号定位。近几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军内科研共计7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序1)。 |  
         
          | 目錄: |   
          | 第1部分 基础知识篇 第1章 绪论 1
 1.1 无线信号定位技术简述 1
 1.2 基于多维标度原理的无线信号定位技术研究现状概述 3
 1.3 本书的内容结构安排 5
 第2章 数学预备知识 7
 2.1 数学符号表 7
 2.2 关于矩阵理论的预备知识 8
 2.2.1 矩阵求逆计算公式 8
 2.2.2 Moore-Penrose广义逆矩阵和正交投影矩阵 10
 2.2.3 矩阵Kronecker积和矩阵向量化运算 12
 2.2.4 矩阵奇异值分解 14
 2.2.5 一个重要的矩阵等式 15
 2.2.6 标量函数的梯度向量和向量函数的Jacobian矩阵 16
 2.3 关于拉格朗日乘子法的预备知识 17
 2.4 关于矩阵扰动分析的预备知识 21
 2.5 关于估计器误差分析的预备知识 23
 2.5.1 无等式约束情形下的一阶误差分析 23
 2.5.2 含有等式约束情形下的一阶误差分析 25
 第3章 无线信号定位统计性能分析 27
 3.1 定位克拉美罗界 27
 3.1.1 传感器位置精确已知条件下的单个辐射源定位 27
 3.1.2 传感器位置误差存在条件下的单个辐射源定位 28
 3.1.3 传感器位置误差存在条件下的多辐射源协同定位 29
 3.1.4 校正源和传感器位置误差存在条件下的单个辐射源
 定位 32
 3.2 定位成功概率 34
 3.3 定位误差椭圆 37
 3.4 定位误差概率圆环 42
 第2部分 基本定位方法篇
 第4章 基于T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 46
 4.1 TOA观测模型与问题描述 46
 4.2 基于加权多维标度的定位方法1 47
 4.2.1 标量积矩阵的构造 47
 4.2.2 一个重要的关系式 49
 4.2.3 定位原理与方法 50
 4.2.4 理论性能分析 53
 4.2.5 仿真实验 54
 4.3 基于加权多维标度的定位方法2 58
 4.3.1 标量积矩阵的构造 58
 4.3.2 一个重要的关系式 60
 4.3.3 定位原理与方法 60
 4.3.4 理论性能分析 63
 4.3.5 仿真实验 65
 第5章 基于TD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 69
 5.1 TDOA观测模型与问题描述 69
 5.2 基于加权多维标度的定位方法1 70
 5.2.1 标量积矩阵的构造 70
 5.2.2 一个重要的关系式 72
 5.2.3 定位原理与方法 74
 5.2.4 理论性能分析 84
 5.2.5 仿真实验 88
 5.3 基于加权多维标度的定位方法2 93
 5.3.1 标量积矩阵的构造 93
 5.3.2 一个重要的关系式 95
 5.3.3 定位原理与方法 96
 5.3.4 理论性能分析 102
 5.3.5 仿真实验 102
 第6章 基于RSS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 107
 6.1 RSS观测模型与问题描述 107
 6.2 距离平方的无偏估计值 108
 6.3 基于加权多维标度的定位方法1 111
 6.3.1 标量积矩阵的构造 111
 6.3.2 一个重要的关系式 112
 6.3.3 定位原理与方法 112
 6.3.4 理论性能分析 114
 6.3.5 仿真实验 116
 6.4 基于加权多维标度的定位方法2 120
 6.4.1 标量积矩阵的构造 120
 6.4.2 一个重要的关系式 122
 6.4.3 定位原理与方法 122
 6.4.4 理论性能分析 125
 6.4.5 仿真实验 126
 第7章 基于TOAF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 132
 7.1 TOAFOA观测模型与问题描述 132
 7.2 基于加权多维标度的定位方法1 134
 7.2.1 标量积矩阵的构造 134
 7.2.2 两个重要的关系式 135
 7.2.3 定位原理与方法 136
 7.2.4 理论性能分析 140
 7.2.5 仿真实验 142
 7.3 基于加权多维标度的定位方法2 146
 7.3.1 标量积矩阵的构造 146
 7.3.2 两个重要的关系式 149
 7.3.3 定位原理与方法 150
 7.3.4 理论性能分析 154
 7.3.5 仿真实验 156
 第8章 基于TDOAFD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 161
 8.1 TDOAFDOA观测模型与问题描述 161
 8.2 基于加权多维标度的定位方法1 163
 8.2.1 标量积矩阵的构造 163
 8.2.2 两个重要的关系式 165
 8.2.3 定位原理与方法 166
 8.2.4 理论性能分析 178
 8.2.5 仿真实验 184
 8.3 基于加权多维标度的定位方法2 190
 8.3.1 标量积矩阵的构造 190
 8.3.2 两个重要的关系式 193
 8.3.3 定位原理与方法 194
 8.3.4 理论性能分析 203
 8.3.5 仿真实验 203
 第3部分 拓展定位方法篇
 第9章 传感器位置误差存在条件下基于T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
 定位方法 210
 9.1 TOA观测模型与问题描述 210
 9.2 传感器位置误差存在条件下基于加权多维标度的定位方法1 212
 9.2.1 基础结论 212
 9.2.2 传感器位置误差的影响 214
 9.2.3 定位原理与方法 217
 9.2.4 理论性能分析 218
 9.2.5 仿真实验 220
 9.3 传感器位置误差存在条件下基于加权多维标度的定位方法2 225
 9.3.1 基础结论 225
 9.3.2 传感器位置误差的影响 228
 9.3.3 定位原理与方法 232
 9.3.4 理论性能分析 234
 9.3.5 仿真实验 236
 第10章 传感器位置误差存在条件下基于TDOA观测信息的加权
 多维标度定位方法 242
 10.1 TDOA观测模型与问题描述 242
 10.2 传感器位置误差存在条件下基于加权多维标度的定位方法1 244
 10.2.1 基础结论 244
 10.2.2 传感器位置误差的影响 247
 10.2.3 定位原理与方法 253
 10.2.4 理论性能分析 259
 10.2.5 仿真实验 265
 10.3 传感器位置误差存在条件下基于加权多维标度的定位方法2 272
 10.3.1 基础结论 272
 10.3.2 传感器位置误差的影响 275
 10.3.3 定位原理与方法 277
 10.3.4 理论性能分析 279
 10.3.5 仿真实验 280
 第11章 基于TOAFOA观测信息的多不相关源加权多维标度
 定位方法 287
 11.1 TOAFOA观测模型与问题描述 287
 11.2 基于加权多维标度的多辐射源协同定位方法1 290
 11.2.1 标量积矩阵及其对应的关系式 290
 11.2.2 定位原理与方法 291
 11.2.3 理论性能分析 300
 11.2.4 仿真实验 303
 11.3 基于加权多维标度的多辐射源协同定位方法2 310
 11.3.1 标量积矩阵及其对应的关系式 310
 11.3.2 定位原理与方法 313
 11.3.3 理论性能分析 323
 11.3.4 仿真实验 326
 第12章 校正源存在条件下基于TD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
 定位方法 333
 12.1 TDOA观测模型与问题描述 333
 12.1.1 针对辐射源的观测模型 333
 12.1.2 针对校正源的观测模型 334
 12.2 步骤a提高传感器位置向量的估计精度 335
 12.2.1 标量积矩阵及其对应的关系式 335
 12.2.2 定位原理与方法 336
 12.2.3 理论性能分析 342
 12.3 步骤b对辐射源进行定位 344
 12.3.1 标量积矩阵及其对应的关系式 344
 12.3.2 定位原理与方法 345
 12.3.3 理论性能分析 352
 12.4 仿真实验 355
 第13章 面向无线传感网节点定位的加权多维标度TOA定位方法 361
 13.1 TOA观测模型与问题描述 361
 13.2 标量积矩阵的构造 363
 13.3 一个重要的关系式 365
 13.4 定位原理与方法 366
 13.4.1 一阶误差扰动分析 367
 13.4.2 定位优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368
 13.5 理论性能分析 370
 13.6 仿真实验 372
 第14章 面向无线传感网节点定位的加权多维标度RSS定位方法 377
 14.1 RSS观测模型与问题描述 377
 14.2 距离平方的无偏估计值 379
 14.3 标量积矩阵及其对应的关系式 381
 14.4 定位原理与方法 382
 14.4.1 一阶误差扰动分析 382
 14.4.2 定位优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384
 14.5 理论性能分析 386
 14.6 仿真实验 388
 附录A 393
 附录B 396
 附录C 400
 附录D 402
 附录E 406
 附录F 413
 附录G 417
 附录H 425
 附录I 434
 附录J 437
 附录K 438
 参考文献 4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