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141.9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4.8
 
  《 
			时代狂澜与士人心波:晚明传奇中的情与理研究
			》
 售價:HK$ 
			96.8
 
  《 
			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战后遗留问题和影响
			》
 售價:HK$ 
			74.8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HK$ 
			65.8
 
  《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售價:HK$ 
			162.8
 
  《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86.9
 
  《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售價:HK$ 
			68.2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关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方法和接受情况。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香港文学细读,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探讨香港作家关于记忆的书写;第二辑意象、叙事与数据探讨意象分析、叙事理论和数据统计的文学研究方法;第三辑接受研究关注文学的接受和转化问题。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重访中国现代文学:细读?数据?接受(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术文库?精装?繁体横排)》分为三辑,第一辑“香港文学细读”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探讨香港作家关于记忆的书写。第一部分把姚克的反吸毒剧作《陋巷》回置于60年代香港的社会文化脉络,讨论其艺术特质和其于香港话剧发展史中的位置。第二部分从“边缘与核心”的角度出发,讨论李碧华的纪实小说《烟花三月》中的历史创伤与文化记忆,以求在一个较广大的脉络中,探讨回归后香港文学的特质。第三部分探析黄碧云小说中的温柔与暴烈,并讨论当中罪与救赎的主题。
 第二辑“意象、叙事与数据”尝试以统计辅助文学分析,讨论五四和台湾的作品。第一部分以胡适剧作《终身大事》为起点,讨论五四剧作中家的意象,指出五四剧作中的家,并不纯粹是个有待打破的笼牢。五四剧作在批判旧式家庭制度之余,仍透露着对家和旧文化的依恋。第二部分从叙事学出发,分析沈从文短篇小说的结构,并探讨以西方文学理论研究五四小说的启示和限制。第三部分借助数据讨论余光中散文的设色,以剖析各色彩意象的意涵,并考察余光中对其散文理论的实践。
 第三辑“接受研究”关注文学的“旅行”和“接受”。第一部分讨论巴金如何接受和转化俄国诗人爱罗先珂的作品,并重新考察巴金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位置。第二部分探讨香港在50年代至80年代期间在东亚地区鲁迅学传播过程中的角色,提出香港作为鲁迅研究资源的方法,并考察香港在国际学术流动中的位置。第三部分关注台湾作家和台湾文学如何旅行到香港,讨论的议题包括台湾作家在香港的行迹如何影响其写作,以及台湾作家和作品在香港的接受情况。
 |  
         
          | 關於作者: |   
          |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哲学硕士,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系哲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研究兴趣包括中国现当代小说、戏曲、香港文学等。 |  
         
          | 目錄: |   
          | 序 第一輯香港文學细讀
 姚克《陋巷》初探
 一、引言
 二、《陋巷》的創作及公演
 三、《陋巷》對社會的反映及對香港劇壇發展的折射
 四、《陋巷》的藝術與創作限制
 五、結語
 歷史創傷與記憶探尋:李碧華《煙花三月》中的文化沉澱
 一、引言
 二、歷史創傷
 三、記憶探尋
 四、懷舊他者與時間鬼魅
 五、結語
 為人所能有的委屈與希望而寫黄碧雲探論
 一、引言
 二、輕快是我不懂得的
 三、一刹那的反省與啟悟
 四、因著明白所以静默
 五、對知識與卓越的執迷
 七、結語
 第二輯意象、叙事與數據
 中國現代戲劇中家的意象以胡適《終身大事》和丁西林《一隻馬蜂》為例
 一、引言
 二、胡適《終身大事》
 三、丁西林《一隻馬蜂》
 四、結語
 論沈從文短篇小說的叙事模式
 一、引言
 二、沈從文短篇小說研究概論
 三、從叙事學角度重讀沈從文的短篇小說
 四、結語:叙事學文本分析進路再思
 論余光中散文的設色
 一、引言
 二、余光中散文的色彩感
 三、顏色意象分論
 四、設色與余光中散文理論的實踐
 五、余光中散文設色的前後期轉變
 六、結語
 附錄
 第三輯接受研究
 童話夢話真話:論巴金《長生塔》對愛羅先珂的接受
 一、引言
 二、巴金、中國兒童文學與愛羅先珂
 三、巴金《長生塔》與愛羅先珂童話的對話
 四、結語
 香港作為魯迅研究的資源
 以舊詩專論及《抖擻》雜誌為例
 一、引言
 二、研究回顧
 三、香港與三部魯迅舊詩研究
 四、香港學院派的魯迅研究:以《抖擻》雙月刊為例
 五、結語
 臺灣文學研究在香港
 一、引言
 二、臺灣作家的香港行跡:以朱天文為例
 三、臺灣作家在港的接受情況:以陳映真為例
 四、香港文藝雜誌中的臺灣女性作家及其作品:以《中國學生周報》為例
 五、結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