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65.9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107.8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140.8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162.8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74.8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76.8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214.5
 
  《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 《吴组缃全集》尽收吴组缃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文论、书信、日记等作品,此为目前图书市场上*完整的吴组缃作品全集。对于学界与后人研究吴组缃作品,留存特定年代的历史资料均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与价值。 |  
         
          | 內容簡介: |   
          | 吴组缃全集(《山洪》《短篇小说卷》《诗歌散文卷》《宋元文学史稿》《古代文学评论卷》《现代文学评论卷》《书信日记序跋卷》)全面反映了著名作家吴组缃创作成果,涵盖了小说、散文、文学史研究、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评论等众多领域。全集收录的多幅照片和书信影印件弥足珍贵,能够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吴组缃的创作成就与精神境界 |  
         
          | 關於作者: |   
          | 吴组缃,二十世纪著名作家、古典文学研究家。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红楼梦学会会长。 |  
         
          | 目錄: |   
          | 《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 中国作家协会古典文学部召开的《红楼梦研究》座谈会记录
 评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研究工作并略谈《红楼梦》
 对于《长恨歌》主题思想的一点理解
 论贾宝玉典型形象
 关于古典作家的世界观
 关于《三国演义》
 谈《红楼梦》里几个陪衬人物的安排
 关于《西游记》
 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和他的恋爱婚姻悲剧
 谈《三国演义》
 谈《水浒》
 林冲的转变
 略谈我国关于小说方面的文论研究
 短篇和长篇小说创作漫谈
 漫谈《红楼梦》亚东本、传抄本、续书
 关于吴敬梓的民族思想问题
 关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理论
 吴组缃谈薛宝钗
 《红楼梦学刊》要开展论争
 怎样读《红楼梦》
 在第六届全国《红楼梦》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更喜有人再显这伟大精神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关于《金瓶梅》的漫谈
 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几点体会
 论《金瓶梅》
 附录:《吴组缃全集》总目录
 编后记
 |  
         
          | 內容試閱: |   
          | 编后记 
 这部《吴组缃全集》,立项于十年前,编定在近三年,幸即付梓。
 编辑出版这部全集,盖因吴组缃是一个进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人物,又为皖籍前贤,而坊间尚未有其作品的完整呈现,诚值得为之。而笔者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安徽大学历史系读研时,我的导师吴寿祺教授与吴组缃先生为泾县茂林同宗,时常听导师提及吴氏宗亲,其中尤对吴组缃印象深刻。整理编辑出版这套全集,亦是对两位先生的致敬和怀念。该选题于2011年由安徽文艺出版社申报,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吴组缃生于1908年,逝于1994年,是个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人;其人生上半程倾情于文学创作,人生下半程专注于教学与研究,泾渭分明。吴组缃似乎不太留意于个人作品的收集,子女亦未对其作品进行保存,故收集、整理吴组缃全集,颇有难度,颇费周折。其已出版的作品,此前相对集中在北京大学出版社,有《宿草集》《说稗集》《苑外集》《拾荒集》及《宋元文学史稿》 (与沈天佑合著)等,涵盖了小说、古典小说评论、文艺评论、散文和文学史研究等方面。我们正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去搜集吴组缃的作品,以反映吴组缃创作的全貌。
 编全集是一项大工程,《吴组缃全集》也不例外。为此,我们成立了《吴组缃全集》编委会,由吴泰昌先生和我为主编,高红、宋潇婧为副主编,周康、何健为编委,负责全面搜集、整理和编辑吴组缃的作品。如在《新文学史料》中找到刊载的吴组缃先生日记(1942年6月1946年5月)以及散文《绿海见闻》;其与姚雪垠往来的信件出自2012年4月《博览群书》刊载的《吴组缃致姚雪垠书信三札考》一文等;选入全集的诗歌、散文等均以其最初发表的版本为底本,由专人前往中国国家图书馆,集中查找、影印,进行文本核对。
 其间,我们向一些老同志征询意见、征集书信,还发动高校的现代文学研究者辑佚钩沉、发掘资料。有些作品虽有线索,但鉴于可能为吴组缃先生以其他笔名所发表,或手稿所流传处已无迹可寻,暂存遗珠之憾,留待日后增补。
 吴泰昌先生、臧克家先生的女儿郑苏伊女士先后将他们与吴组缃先生的往来信件逐一扫描,无私提供给我们。吴组缃之子吴葆刚先生也找出了许多珍贵照片,供我们使用。全集最终收录吴组缃先生的著述共计200多万字,现按《山洪》《短篇小说卷》《诗歌散文卷》《宋元文学史稿》《古代文学评论卷》《现代文学评论卷》《书信日记序跋卷》七卷予以呈现。其中关于古代小说研究的篇什,书信、日记、序跋和《张自忠的故事》,以及照片和手迹影印件等都是弥足珍贵的,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吴组缃的创作成就与精神境界。吴组缃的著述并非宏富,然时代印记十分鲜明,尤值得文史家们深入研究。
 值此《吴组缃全集》出版之际,特别感谢乡贤及前辈吴泰昌先生。泰昌师由安徽负笈北大,曾受业于吴组缃先生,师生交游经年,是吴组缃学术史的一段亲历者。幸赖泰昌师欣然接受邀请,担任全集的主编,确保了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同时,诚挚感谢吴组缃先生之子吴葆刚先生,承泰昌师引荐,蒙葆刚老师信任,慷慨将《吴组缃全集》授权我们出版,并最终审定和认可书稿所收内容,令我们万分感激和敬佩。衷心感谢中国作协李敬泽副主席为《吴组缃全集》题签书名。感谢为这部书出版的安徽文艺出版社和我的同事们,在此心存感念了!
 这部书的编定是编委会同仁们合作的成果,我愿这完成的喜悦由大家共同分享。文本中的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赐正。
 本全集的出版得到了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项目的资助。
 是为记。
 朱寒冬
 2020年春于合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