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的前半生(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亲笔自传)
》
售價:HK$
108.9

《
社会正义谬误:机会平等比结果平等更重要
》
售價:HK$
75.9

《
汗青堂丛书152·草原帝国:阿提拉、成吉思汗与帖木儿
》
售價:HK$
165.0

《
DK拆解科技大百科
》
售價:HK$
140.8

《
逆龄之路(减龄10岁的变美魔法书,女性全身抗衰指南)
》
售價:HK$
74.8

《
厚土无疆:古代中国的今生与来世
》
售價:HK$
96.8

《
画龙西方传世影像里的中国形象1500-1949
》
售價:HK$
173.8

《
似锦
》
售價:HK$
82.5
|
內容簡介: |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弦乐史研究,其主要以文献的形式呈现出来。本书以19492019年间中国正式出版的论著、音乐学术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中有关中国弦乐史研究的成果,以及国内外学者发表的与中国弦乐史研究相关的观点、学说、理论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它们的整理、分析,研究中国弦乐的演变、发展及其规律,揭示在不同时期弦乐史文献观点的变化,以及历史事实与理论探索的关系
|
關於作者: |
张晓娟,音乐学博士,福州大学音乐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阳光学院现代音乐学院院长,校美育工作重心主任、福建省民族弦乐学会副会长。2003年公派赴日本冲绳县立艺术大学留学,成功举办三场音乐会。2011年带领福州大学民乐团参加民之乐香港中国民族乐队展邀请赛获金奖,个人获优秀指挥奖。后成功举办六场民乐专场音乐会和一场二胡师生音乐会。任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福建卷》,独立撰稿三万余字。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篇,主持省社科、省教改、省教育厅,以及校级课题10项。
|
目錄:
|
第一章 中国弦乐史研究七十年的两个阶段
第一节 三十年:初步展开001
一、琴史研究崭露头角002
二、研究维度趋于单一007
第二节 四十年:繁荣发展014
一、百花齐放,成果迭出015
二、研究维度,多元专精031
第二章 中国弦乐史研究七十年的三大类型
第一节 部类研究:基于专业分类的探索037
一、拉弦乐史研究:初具规模037
二、弹拨乐史研究:微观居多049
第二节 分段研究:基于时间断代的梳理053
一、按历史阶段的断代研究054
二、自主设定的各种时段研究078
第三节 专题研究:基于学术热点的争鸣090
一、琴、筝等卧弹乐器的专题研究090
二、琵琶、三弦等抱弹乐器的专题研究140
三、二胡等拉弦乐器的专题研究163
第三章 中国弦乐史研究七十年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学术研究:多元繁荣184
一、研究成果书文并茂184
二、研究对象空前广泛188
三、研究角度多种多样189
四、研究方法丰富多彩190
五、研究热点层出不穷192
第二节 学术队伍:空前壮大195
一、学术队伍多样化195
二、学术队伍专业化197
三、学术队伍年轻化199
第三节 学术思想:中西交融201
一、中国音乐史学研究观念对中国弦乐史研究的影响202
二、中国史学思潮对中国弦乐史研究的影响207
三、西方音乐思潮对中国弦乐史研究的影响211
第四章 中国弦乐史研究七十年的两种关系
第一节 中国弦乐史研究与中国音乐史研究的关系219
一、音乐史研究奠定了弦乐史研究的基础220
二、弦乐史研究丰富了音乐史研究231
第二节 中国弦乐史与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关系238
一、弦乐史研究是音乐史学研究的分支238
二、音乐史学研究推动了弦乐史研究的发展250
结 论260
参考文献2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