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去看看!我们的世界自然遗产(全5册)
》
售價:HK$
105.6

《
爱丁堡古罗马史(上辑1-4卷)
》
售價:HK$
306.7

《
心悦读丛书·善与恶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学
》
售價:HK$
74.8

《
万有引力书系 · 崇祯七十二小时:大明王朝的最后时刻
》
售價:HK$
85.8

《
星鱼
》
售價:HK$
87.8

《
跟着TED学科学:物理
》
售價:HK$
55.0

《
希特勒与第三帝国(全二册)(第三帝国通史写作的里程碑!7年魔鬼养成期+6年帝国崩塌录=13年人类至暗
》
售價:HK$
206.8

《
没有民主的政治(1815—1914):英国政府的观念与关注
》
售價:HK$
118.8
|
| 內容簡介: |
|
音乐心理学(Psychology of Music)是一门介于音乐学与心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它研究音乐与人类心理、反应、行为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听觉对诸如音高、音长、音色、音强、调式、调性、协和程度等音乐要素的认知,对音乐完形结构的感觉;音乐的心理功能,即音乐对人的情感和智力的作用,音乐环境对劳动效率的调节作用和对疾病的治疗作用;音乐创作的心理规律、音乐表演的心理特征、音乐对不同欣赏者的心理作用过程;音乐才能的构成、检测与培养等。从历史发展的视角观察,20世纪以前的中国,虽然没有专门指向的音乐心理学学科,甚至也没有使用过音乐心理学这个概念,但不能说20世纪以前中国没有音乐心理学的意识和思想。从音乐文献的记载来看,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是异常丰富的。然而,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却是20世纪以来的事。
|
| 目錄:
|
中国音乐改良说
音乐教育论
论音乐之感动力
音乐与教育
论音乐感人之理
音乐在美术上之地位及其价值
音乐与诗歌之关系
什么是音乐?外国的音乐教育机关
中国音乐教育不发达的原因
音乐才性论(节选)
说美意识的性质
音乐心理论
《艺术学纲要》(节选)
关于音乐的哲学知识
音乐会的功用
音乐和人生的关系
《欧洲音乐进化论》自序
第七章艺术教育与哲学(节选自《艺术教育学》)
声音心理学
音乐之非听官的影响(音乐心理研究之一)
音乐与人类进化之关系
音乐的欣赏法
音乐的表情
什么是音乐
音乐的欣赏
乐话
论诗艺和乐艺的独立生命
论音乐的功能
音乐在人生中的位置
谈谈音响的颜色
|
| 內容試閱:
|
|
音乐心理学(Psychology of Music)是一门介于音乐学与心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它研究音乐与人类心理、反应、行为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听觉对诸如音高、音长、音色、音强、调式、调性、协和程度等音乐要素的认知,对音乐完形结构的感觉;音乐的心理功能,即音乐对人的情感和智力的作用,音乐环境对劳动效率的调节作用和对疾病的治疗作用;音乐创作的心理规律、音乐表演的心理特征、音乐对不同欣赏者的心理作用过程;音乐才能的构成、检测与培养等。从历史发展的视角观察,20世纪以前的中国,虽然没有专门指向的音乐心理学学科,甚至也没有使用过音乐心理学这个概念,但不能说20世纪以前中国没有音乐心理学的意识和思想。从音乐文献的记载来看,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是异常丰富的。然而,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却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从已经掌握的材料来看,自1907年肖友梅根据他在日本所学,首次在《音乐概说》之总论(五)音乐的定义与分门研究中用中文介绍音乐心理学这一概念以来,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音乐心理学在继承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近代以来西方先进的、科学的音乐心理学理论,从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转型为近代音乐心理学科学;从广义的音乐心理学(声音心理学、生理心理学、音响心理学、声音生理学、文艺心理学等)到确立了具有特别指向的音乐心理学学科概念;从翻译介绍外国音乐心理学知识到初步建立起具有自己独特理论品格的音乐心理学学科框架。涌现出的代表性成果,如日本学者高野浏著、曾葆翻译的《音响心理学概观》,文澜译的《音乐的记忆力》,Bonser著、欧阳采薇译的《音乐中的思想与情感》,苏克著、立家译的《什么是优美的音乐》,杨勃的《音乐心理论》,王光祈的《声音心理学》,邹敏、铁明的《音乐教育心理学》,我生的《乐歌之价值》,杨昭恕的《论音乐感人之理》,俞寄凡的《关于音乐的哲学知识》,柯政和的《音乐的欣赏法》,张慧、小青的《艺术之话》,健人的《关于音乐的欣赏》,江文也的《作曲的美学观察》,以及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等,反映出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阔,代表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水平。其研究注重音乐心理学与现实音乐生活实践的关系,重视与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联系。其研究不仅在音乐心理学自身的理论建设上下功夫,如音感觉、音阶结构、音色、音高度、音响结构等,而且涉及音乐教育、音乐记忆、音乐物理、音乐生理、音乐欣赏、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批评、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的情感情绪、音乐才能、音乐感受、音乐审美等与音乐心理学相关的重大课题。可以说,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前辈音乐家们,为建立中国音乐心理学学科做出了重大贡献。而所取得的这些研究成果,也将成为我们今人研究和学习中国音乐心理学的重要文献资料,并且永远载人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史册。正如王宁一先生所说:20世纪战乱频仍,多灾多难。那些在炮火硝烟、风云变幻中没有静心研究学理的安定条件、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的前辈的成果是可贵的、值得珍惜的因为没有抔土,泰山不能成其大;没有滴水,江海何能就其深?如果30年代的先辈提出的问题,80年代的人就不知道了,这学术的进展当是难以想象的。也许你从中不会有惊人的发现,但是,这里有历史,这里有踪迹,这里有经验,这里有教训,蕴涵发展的线索,更富思想的启迪。可以毫不讳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中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某些方面还不及20世纪上半叶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究其原因,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的研究不够深入不能不说是其中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