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209.0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85.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424.8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587.6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81.4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88.5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184.1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81.4
 
 
 | 
         
          | 內容簡介: |   
          |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戏剧及说唱文学卷(1980-2017)》共有概论与文学理论卷、诗词卷、小说卷、散文卷、戏剧及说唱文学卷5卷,分别由孙之梅、马卫中、关爱和、王达敏、左鹏军担任分卷主编,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的领导下工作。每卷论文集的出版费用由各主编自行筹集。苏州大学出版社担负论文集出版的任务。20世纪80年代论文集的出版和眼下续选论文集的出版,如以编选者与出版经费的筹措为标志,80年代的编选,有着更多的官方色彩和政府行为;眼下的续编更多地体现出学术民主、学术下移、学术在民间的发展趋势。 |  
         
          | 目錄: |   
          | 中国近代戏剧概念的建构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戏剧集》导言
 《中国近代传奇杂剧目》序
 关于建立近代戏曲文学学科的问题
 近代传奇杂剧的嬗变
 近代传奇杂剧艺术谈
 近代传奇杂剧对传统戏曲形式的维护与背离
 论近代传奇杂剧中的传统主义
 中国近代戏剧形式与外来文化
 早期中国话剧形态与日本新派剧
 论近代日本戏剧对我国早期话剧创作的影响
 上海近代的戏剧文学遗产
 顾太清的戏曲创作与其早年经历
 《轩亭冤传奇》作者湘灵子考
 融时代、舞台、传统于一体
 论吴梅的戏曲创作
 梁启超曲论与剧作探微
 顾佛影杂剧的本事人物与情趣意旨
 《苦水作剧》在中国戏曲史上空前绝后的成就
 清末民初堂会演剧谫论
 论中国传统戏曲舞台实践的近代变革
 论近代上海新式剧场的沿革及其影响
 新舞台的剧场变革及其文化变迁
 移风易俗雅俗共赏
 谈西安易俗社前期的剧本创作
 《庚子国变弹词》中的异人形象
 晚清上海弹词女艺人的职业生涯与历史命运
 自传契约:秋瑾弹词小说叙事研究
 鸳蝴文人的民间情结
 以案头弹词创作及评弹演出、发展为中心
 从杂歌谣到俗曲新唱
 近代中国歌词改良的启蒙意义
 |  
         
          | 內容試閱: |   
          | 2017年9月,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在苏州大学召开学术会议。会中穿插召开理事会,讨论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性学术活动的若干事宜。所讨论若干事宜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续编《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之所以称为续编,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陈荒煤先生提议下,近代组王卫民、王俊年、赵慎修、梁淑安、裴效维等参与编选过一套《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其时间起止与卷帙是1919-1949年三卷,1949-1979年四卷。续编顾名思义就是接着选,从1980年续选至2017年,作为献给中国近代文学学会成立30周年的学术礼物。 中国近代文学学会成立于1988年。当时尚是兵强马壮的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近代室在编选学术论文的同时,1982年在开封河南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之后又有杭州、广州两年一次的学术年会。1988年,在敦煌第四次近代文学会议上,中国近代文学学会成立。学会为民政部登记的全国一级学会,挂靠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与会代表推举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前辈季镇淮、钱仲联、任访秋为第一届学会名誉会长,文学所副所长邓绍基为会长。自1988年起,学会担负起统筹学术资源、团结学术力量、共襄研究事业的责任。山东大学郭延礼、复旦大学黄霖、文学所王飚先后担任学会会长工作。1990年在济南、1992年在杭州、1994年在广州、1996年在开封、1998年在张家界、2000年在福州、2002年在芜湖、2004年在青岛、2006年在长春、2008年在上海、2010年在赣州、2012在长沙、2014年在天津、2016年在大理,两年一届的学术年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目前共成功举办了18届年会。学会中的许多会员组织还在年会召开的空隙时间,穿插召开各类专题性学术研讨会,促进了学术探讨的深入,带动了青年学者的成长,加强了学会成员单位的学术了解。30年间,学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近代文学新老研究者的学术之家。在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我们衷心感谢为学会工作做出贡献的每一位学者,感谢举办每一次年会和专题会议的学会会员单位。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因为你们的辛勤工作而硕果累累。
 续选《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1980-2017)》共有概论与文学理论卷、诗词卷、小说卷、散文卷、戏剧及说唱文学卷5卷,分别由孙之梅、马卫中、关爱和、王达敏、左鹏军担任分卷主编,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的领导下工作。每卷论文集的出版费用由各主编自行筹集。苏州大学出版社担负论文集出版的任务。20世纪80年代论文集的出版和眼下续选论文集的出版,如以编选者与出版经费的筹措为标志,80年代的编选,有着更多的官方色彩和政府行为;眼下的续编更多地体现出学术民主、学术下移、学术在民间的发展趋势。
 接着选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近四十年间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从质到量的巨大变化。1980年之后,思想解放的潮流,使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挣脱泛政治化的牢笼,逐渐回到文学自身,近代文学作为古典与现代文学之间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得到确认,近代文学的学科共识逐渐达成;随着国家学位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一个教育背景完整、年龄结构合理、学术传承特色明显、学术个性突出张扬的研究群体出现,并相对形成北京、上海、广州、山东、河南、苏州、西北等近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重要基地;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近代文学研究工作者逐渐以新的学术眼光审视文学史实,以多元、宽容的学术胸怀,突破着研究中的禁区、敏感区,完成对过去权威的超越。中国近代文学的丰富性、整体性以及自身发展所体现的逻辑性,得到更多的认知;文学史料的收集、整理、研究更多地引起学者的普遍重视,回到文本,还原历史语境,越来越成为一种学术自觉。
 接着选是一种对近代文学学会精神与学术传统的继承,是对近四十年来近代文学研究成果的检阅,更是为学术的接着讲整理一个再出发的平台。一句话:接着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接着讲。在西学东渐的政治文化场景中,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作为中国人情感与心路历程载体的中国近代文学,其地位作用在中国古典与现代文学链条中,显得越发重要。在近百年的精神与情感演变过程中,古与今的转换,中与西的融合,旧的毁坏,新的生成,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密码和重大的学术命题。在近代文学学科确立,思想藩篱不复存在的新时代,我们需要阅读史料,更需要独立思考;我们需要大开大合的历史宏大叙事,也需要步步为营的细心考证;我们需要与其他学科共有的价值取向,也呼唤近代文学独特的学术话语。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这一代肯定还会努力,但把更多的希望寄托于更年轻的一代。苏州会议的另一决策是从2018年开始,学会将设立季镇淮钱仲联任访秋学术奖,奖励最近两年间50岁以下学者的优秀论文、论著及文献史料整理著作。因为学会与学术的发展,需要接着讲精神的代代传递。只有拥有年轻人,才拥有学会学术的未来。
 三十而立。进入而立之年的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更执着于学术的耕耘,享受着学术的收获。在《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1980-2017)》出版之际,愿借用上述的话,与每一位学会会员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