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人形机器人 技术、产业与未来社会 全景式解读人形机器人时代的技术密码与未来蓝图
			》
 售價:HK$ 
			108.9
 
  《 
			暗黑历史书系·罗马帝国
			》
 售價:HK$ 
			96.8
 
  《 
			英语同义词辨析大词典
			》
 售價:HK$ 
			294.8
 
  《 
			三井帝国在扩张——揭开日本财团的经营秘籍
			》
 售價:HK$ 
			85.8
 
  《 
			新时代的阿尔戈英雄:人才流动与创新扩散(数字经济前沿)
			》
 售價:HK$ 
			97.9
 
  《 
			中国古代戏曲的色彩艺术
			》
 售價:HK$ 
			151.8
 
  《 
			DeepSeek实战应用大全:从职场到生活的AI革命
			》
 售價:HK$ 
			76.8
 
  《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7)
			》
 售價:HK$ 
			93.5
 
 
 | 
         
          | 編輯推薦: |   
          |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想与之一起吃饭的人、台湾饮食文学教父焦桐扛鼎之作! 陈平原、陈思和、张晓风、蒋勋、简媜、奚淞高度称赞,万千读者看见他的文字就想流口水
 一封写了32年的二十万字另类情书,首次用文字与美味记录女儿的点滴成长
 我只想给她陪伴和所有美好的食物,负责爱她,千千万万遍。
 知名设计师亲绘手绘,传递父亲与女儿的笨拙绵密的温情,大小本两册如同父女之间温暖有爱,珍贵厚重。
 |  
         
          | 內容簡介: |   
          | 这是一封写了32年的20万字情书。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身为两个女儿的父亲,普普通通,却又情深似海。
 焦桐以半辈子的烹煮实践,呵护生命中的女人,用*细的刻度记录爱与成长。
 全书分为两部分,*部分按照女儿们的成长时间为顺序,由他家不同的家庭菜写到生活和感悟,在日常的陪伴中,用爱和美食见证女儿的成长。
 第二部分写的是初为人父时对孩子出生的记录和当时的感想,抒情、深情、细腻、绵密而笨拙。
 时光辗转,重要的并非食物了,父女牵着手进餐馆吃饭,再牵着手散步回家,空气中充盈着幸福感。
 |  
         
          | 關於作者: |   
          | 焦桐 
 著名美食家、作家、学者。
 1956年8月21日生,文化大学戏剧系毕业,艺术研究所硕士,钻研饮食文化成痴,创办《饮食》杂志、编选年度《饮食文选》;耕耘饮食文学二十载。他是与蔡澜齐名的台湾食神,曾策划主持随园晚宴文学宴等多种主题宴会。焦桐至情至性,对食物有一种专注、热爱与探究,一年两度食巡各地,每次专吃一种美食;为追求味道,他曾驱车一百多公里吃一顿饭,也曾一天吃十五顿饭,甚至曾以十一只大闸蟹做早餐。但他深感骄傲的,并不是吃过那么多美味,而是拥有两个女儿。
 他说:她们的笑容完全能够拯救沉沦的灵魂。
 他说:女儿的成长好像特别快,若不把握时间记录,我等于没有认真生活过。
 |  
         
          | 目錄: |   
          | 001白昆布饭 004麻油鸡
 015腐乳花生煲猪脚
 018蜂蜜苹果烤鸭
 026煎牛小排
 030油炸绿番茄
 033煎干贝
 036梅干扣肉
 039肉骨茶
 045柠檬白葡萄酒烤鱼排
 051海藻蛤蜊煮石狗公
 059干贝高丽菜
 067柠檬鱼
 070卤牛肉
 072番茄炒蛋
 074蹄花黄豆
 077咖喱鸡
 080肉桂苹果塔
 084水晶蛋
 086红酒香草煮洋梨
 092左宗棠鸡
 096烤乌鱼子
 099红烧牛肉面
 102萝卜排骨汤
 105辣椒镶肉
 107鳀鱼蒸草鱼
 110碧玉瓠瓜
 113人参果炒放山鸡蛋
 117佛跳墙
 119烤综合蔬菜盘
 122恩施虾仁
 127蛤蜊丝瓜
 130生鱼片
 133炒马铃薯
 136布丁奶酪
 139荷包蛋
 142咖喱蔬菜锅
 144糯米肠包香肠
 147煎梅花肉排
 153蔬菜炖肉锅
 157酥烤羊排
 161烤猪肋排
 164酸菜白肉火锅
 167榴梿焗蛋挞
 174干贝腊味菜饭
 178水煮蛋
 181凉拌柚子
 186羊肉炉
 195酸菜白肉炒粉丝
 200鱿鱼螺肉蒜
 203烤阿根廷红虾
 206东坡肉
 209酸白菜煮石狗公
 214锅豆腐
 219牛郎意大利面
 223羊肉菜饭
 228煎鹅肝
 231炒米粉
 233汤圆
 236烤南瓜
 239卤猪肉
 242情人的眼泪
 245焗烤柳橙
 249干贝酱煎胡萝卜
 252焗烤栗子南瓜
 254煎鲑鱼
 256烤黑喉
 258印度咖喱鸡
 261啤酒鸭
 263烤虱目鱼肚
 266芒果煎鳕鱼
 269焗烤Portabella鲜菇
 272干煎马头鱼
 275薏仁炒饭
 277黑松露炒蛋
 279西班牙海鲜炖饭
 282苹果派
 284回锅肉饭
 286红豆汤
 288杂蔬饭
 290大盘鸡
 293绿竹笋苹果汤
 296香椿佐松仁、腰果及核桃
 299番茄姜黄饭
 303烤帆立贝
 306豌豆虾仁
 娃娃书
 313 胎教
 316 户籍誊本
 318 在医院
 321 喂奶
 324 送你们回娘家
 327 高速的思念
 330 啼哭
 332 像
 334 折磨
 337 消息
 339 为小女人洗澡
 341 马桶
 343 第一个父亲节
 347 出现双眼皮
 350 贵宾
 353 笑
 357 声音的试验
 360 药
 362 食物
 365 外婆
 367 妈妈
 369 爸爸
 372 祖母
 374 三种手势
 376 轻微的咳嗽声
 380 游戏
 382 大野狼
 385 摩托车禁令
 |  
         
          | 內容試閱: |   
          | 自 序 
 阿珊出生时,焦妻和我都供职于台湾《中国时报》,只好让珊寄养在新屋外婆家,我们夫妻固定周末晚上下班后驾车去乡下看她。
 
 也许是为了排遣日益深刻的思念,我开始给阿珊写信,本来打算写一年,送给她作为周岁的生日礼物。后来不知何故停止《娃娃书》系列记录。转眼已经接阿珊回台北上幼儿园;又转眼她已小学毕业,幺女阿双诞生光阴之飞逝竟至于此。
 
 《娃娃书》里的篇章多已失去了写作的时间,大抵是长女珊珊周岁前写给她的信,那时她寄养在新屋外婆家里。如今回顾那些家书,仿佛失去时间的篇章。
 
 阿双出生后,我又打算写《尿布与卫生棉》,记录两姐妹的生活:一个在用尿布,一个已经开始用卫生棉。写了一些复忙于琐事,终于还是半途而废。
 
 阿珊的声音闯进我的睡梦中,一看闹钟:七点零五,她快要上学了,我冲下楼,正好听见陈伯伯的汽车喇叭声。小姐正在穿鞋,我从背后轻轻抱住她亲了一下,再回床上想继续睡,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珊的气喘又发作了,整夜辗转难眠,有时候喊热,有时候叫着妈妈,我只能含着泪,疼惜地望着她,手足无措。前几天下午,我还牵着她步行到附近的诊所,诊所门口却贴着一张休诊告示。我甚至糊涂到没先载她去别家医院求诊,反而在烈阳下带她去文具店买一些水彩、书法等用具。
 
 这是她升上小学三年级后第一天上课。三年级了,我在小姐身上又感受到岁月催逼的速度。三年级了,由于是每天早晨最早到学校,被老师派去打扫环境;太太不放心她的气喘,特别到政大实小找老师商量,避免让阿珊打扫灰尘多的地方,也许换成打扫厕所比较理想。
 
 我平常爱买一点书,不知不觉遂累积了些书在家里,麻烦的是,书一旦上架即难以清理,蒙尘在所难免。听说书上的灰尘正是过敏原,我顾虑阿珊的健康,几度想抛弃所有的藏书。
 
 送阿珊去音乐班学琴,坐在教室外读书等她。我可以清楚感觉她对我特别放心,信任;每次太太送她去学琴,都是送到以后先去忙别的事情,下课时再来接人。她知道我会一直在门口等她出来。我想起大约两个月前出差,回台北直接就到音乐教室接她,那时妈妈刚好还未到,阿珊走出教室看到爸爸,露出喜出望外的笑容,并用她的小拳头亲昵地捶我。我这辈子大概都会一直把那笑容拿出来回味。
 
 那笑容里有一种力量,一种灿烂的光,令人喜悦,平静。希腊语的笑gelao本来就是照耀的意思,笑,照亮了眼睛,照亮了容貌。如果生活也容许营造,我希望努力取悦她,让她的生活充满快乐的笑容,让笑容照亮全家人的眼睛。
 
 然则我如何取悦这小妞呢?每天为她准备可口丰盛的早餐,从她满足而无暇应答的表情我明白,美食真的很容易令人愉悦。阿珊去看医生回来,见我躺在沙发床上看书,就腻在身旁玩。我喜欢周日,不仅因为休假,更因为能够拥有这样的亲子时间。到了晚上,我甚至已经忘记游戏的内容,只是一直觉得愉快。
 有一天她跟太太说:我好像很久没看到爸爸了。
 
 爸爸究竟因何忙碌呢?对我来讲,天下事有什么比陪伴我家小姐更重要?开学后,跟她见面的时间更少了,如果不把握机会,甚至好几天都见不到面。生活的节奏通常是这样:小姐早晨上学时我还没起床,我回家时她已经熟睡。我忽然感到害怕,也许有一天我睡醒,发现她已经长大到不欢喜我陪伴,而我自己也走到了生命的黄昏。
 
 在这个凡事讲究策略的年头,我自然不能全无对策。家里不是颇有一些她还不能阅读的外文、简体字的童话吗?她是一个欢喜故事的女孩,也许不妨把取悦的内容从物质层次转移到精神层次。
 
 我开始学习抓紧时间,早晨跟她同时起床,忍着困倦,为她做早餐,利用她吃早餐时为她讲故事,昨天早晨讲安徒生童话《雏菊》,虽然是一篇抒情的作品,缺乏故事性,仍然可以感觉她兴味盎然,我从餐桌上一直讲到等车的前院。阿珊上学后,太太说:瞧她听故事的样子,好骄傲啊!
 
 中午,我在前院拔草,等阿珊回家。我指着书房的沙发床宣布:这是一张故事床,想听故事的人就坐上来。她果然又摆出骄傲的样子躺在故事床上听完《坚定的锡兵》,并且要我开始讲《天国的花园》才可以去上班。
 
 我自知缺乏毅力和专注力,却喜爱食物,旁及跟食物相关的文学、艺术、电影,自然也欢喜农场、市场、厨房、烹饪、餐桌,乃至于碗筷刀叉锅盆等,总觉得食物飘散的气味充满乐趣,特别有灵感。我总是在餐桌与书桌间来回走动,炖鱼翅、煨鲍鱼、咖喱粉丝蟹煲、砂锅鲢鱼头和大蒜、九层塔、百里香、莳萝、荷兰芹、迷迭香、肉桂的气味,流动在厨房和餐桌,充满着希望。
 
 我欢喜厨房的各种事物,搅拌蛋液的声音,蒸笼冒出的烟雾,大蒜、洋葱切开时的气味,烤箱定时器跳停的叮当,锅铲的碰触我的生活充满油渍,油渍竟直接牵引我幸福的脉动。
 
 天哪,我满脑子全是食物。我对食物的热情可能来自喂食,当年喂女儿牛奶或橙汁,看她们吸吮奶嘴那么专注、自然、愉悦,那么美,我感觉到食物激发了我的生命,鼓舞了我的精神。
 
 阿双4岁时,有一天秀丽含着眼泪来上班,说阿双今天又不肯去托儿所,一路哭,央求妈妈让她来办公室。我听了很心疼,一阵鼻酸,决心将家居和办公室尽量靠近一点。当初把女儿送进托儿所,是为了能专心、有效率地工作。我发现,女儿是我工作时最大的动力,只要一想到她们,就会拼命向前。
 
 这么多年来我总是亲自采买,烹饪,体会到逛传统市场更能贴切地了解食材和风土人情。我主张君子近庖厨。
 而且,吃什么东西,就会有什么样的身体和性格。烹饪世界远比想象中复杂,食物加热的过程会发生一系列美拉德(Maillard)反应,产生多样的香气分子。我做菜不拘菜系或中西餐,随兴乱做,用心而已。烹煮任何地方风味食物,形同传统和文化的挑夫,意味着传承传统文化。食物恒是一种力量,统治我的生活,控制我的思想。我明白,我在这世界的位置,就在餐桌和书桌之前。
 
 女儿的成长好像特别快,若不把握时间记录,我等于没有认真生活过。我决定重新观察,唯有叙述女儿的成长点滴,我才真的参与她们的成长,也才真的拥有我最重视的家居生活。
 
 可记忆终有难以追索的角落。菲尔莫伦(Phil Mollon)在陈述虚假记忆综合征时,指出记忆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扭曲。记忆像讲故事般,是一种重建,比较不是对某件事精确记录的读取过程。
 
 阿珊、阿双和我每天都早出晚归,我只能用早餐来宠她们。
 
 爸爸做的菜都很好吃。开始做早餐后,阿双常赞赏。食谱像亲情。
 
 常听人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我更觉得,她们是我心灵磁场的指针。为小情人做早餐,用早餐书写父女的生活故事,重建一部家庭史。
 
 在厨房忙碌时,或者和小情人聊天时,脑中总是闪过家庭生活的片断,像一幅又一幅画面,那些已然淡忘的往事被食物召唤回来。幼年的阿珊牵着我赠送的小三轮车兴奋地尖叫;抱着阿双喂奶;阿双尿在我身上;带两姐妹在翡翠湾戏水,阿双紧紧抱住我的脖子,被海浪托起的笑声想起这些事,觉得周遭忽然明亮、柔和,充满了质感。
 
 本书可视为半生的烹调情怀,堪称异类食谱,通过烹煮食物,呵护最挚爱的家人,让她们也相爱。
 
 我不要她们拥有的是美食缺席的人生,也拒绝被黑心食品困扰的人生。我每天都想告诉姐妹俩:去,享受生活的美妙。
 
 两姐妹那么动人,我总觉得,她们的肖像应该铸在金币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