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图说航天科学与技术
			》 
			 售價:HK$ 
			107.8
			 
			 
	
			  
			《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售價:HK$ 
			52.8
			 
			 
	
			  
			《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售價:HK$ 
			151.8
			 
			 
	
			  
			《 
			40堂生死课
			》 
			 售價:HK$ 
			63.8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61.6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107.8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107.8
			 
			 
	
			  
			《 
			荆棘里
			》 
			 售價:HK$ 
			47.1
			 
			 
	
 
       | 
     
      
      
         
          | 編輯推薦: | 
         
         
          |  
            本书为想要进入复杂的摄影理论研究领域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批判性的辩论,引导读者对摄影实践的关键领域有透彻的理解。首次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的《摄影批判导论》已经确立了其作为基本介绍的定位;全书以通俗易懂的写作风格,整合了近几十年来涌现的摄影评论文献,帮助读者在这个广阔而不断发展的研究 领域中游猎。现在本书已成为摄影理论研究领域的主要教科书之一。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摄影学的概念性议题,并对摄影的思考方式进行了总体的阐述。本书的基本宗旨是介绍摄影领域中的关键性学术论辩,并为读者提供相关的信息与资料,从而使读者能够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从本质上讲,本书主要为读者提供了关于如何阅读摄影图像的知识,有利于提高读者对影像艺术的解读能力。 本书并没有提供年鉴式的枯燥的摄影史,而是以当代摄影实践的议题为焦点来讨论相关的看法与见解、技术的局限性及其社会政治背景。换言之,作者将摄影学观点的发展与相关的实践联系起来进行阐述,并以这些特定的重点领域作为每章的主题。读者将在本书中了解到以下内容:关于摄影的今昔论辩、 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个人照片与大众摄影、摄影与人体、摄影与商品文化、摄影作为艺术。 与上一版相比,本书更新了部分案例研究,例如:唯物主义与具体化、人类体验的商品化,以及风景摄影作为一种摄影类型。此外,作者还更新了近百张照片,作品来自比尔布兰特、马丁帕尔、辛迪舍曼、杰夫沃尔等知名影像艺术家。 本书适合摄影爱好者、摄影师、摄影理论家、摄影批评家、视觉文化研究学者、媒体从业者阅读,并适用于相关艺术专业的学生和老师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现在本书已成为摄影理论研究领域的主要教科书之一。
           | 
         
       
      
      
      
         
          | 關於作者: | 
         
         
          |  
            莉兹威尔斯(Liz Wells)是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艺术学院摄影文化教授、阿尔斯特大学贝尔法斯特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同时她还是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会员、欧洲摄影史协会会员、美国摄影教育协会会员。
           | 
         
       
      
      
      
      
         
          | 目錄: 
           | 
         
         
           
            前言 9
 1
 关于摄影的思考 19
 今昔论辩
 引言 21 
 审美与技术 23 
 新技术带来的影响 23 
 艺术与技术 24 
 作为纪实的摄影作品 28 
 摄影与现代 30 
 后现代 33 
 数码影像时代的美学 35 
 当代论辩 38 
 何为理论 38 
 摄影理论 40 
 对写实主义的批判性反思 41 
 解读影像 44 
 对摄影的反思 48 
 理论、批评、实践 49 
 案例研究:影像分析以《流离失所的母亲》为例 53 
 摄影史 64 
 谁是摄影之父 66 
 照片作为影像 67 
 备受关注的摄影史 69 
 摄影与社会史 72 
 社会史与摄影 72 
 照片作为证据 72 
 具有定型分类作用的摄影 74 
 习俗和情境 78 
 博物馆与档案库 79
 2 
 调查者及其所调查的事物 83
 关于摄影及摄影以外的事
 引言 85 
 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相关议题与定义 86 
 纪实摄影 86 
 新闻摄影 87 
 摄影与战争 89 
 纪实与真实性 98 
 数字时代里真实的定义 100 
 调查与社会事实 103 
 维多利亚时代的调查与研究 103 
 拍摄工人 105 
 摄影与殖民主义 109 
 纪实摄影的建构 113 
 描绘自身 114 
 美国农场安全管理局FSA 118 
 案例研究:《鼓》 121 纪实摄影:新文化、新空间 124 
 街头摄影 124 
 纪实摄影理论与批评 130 
 文化政治和日常生活 131 
 色彩中的真实世界 133 
 全球化时代的纪实与新闻摄影 136
 3
  如此贴心地看着...... 139
 个人照片与大众摄影
 引言 141
 私人生活与个人照片:用户与读者 143
 家庭小圈子的内与外 146
 个人摄影的公与私 146 
 家庭摄影之外 149 
 虚构与幻想 151 
 肖像与相册 152 
 家庭摄影的随意性与亲密性 158 
 反照自身的工人阶级 159 
 柯达与大众市场:柯达之道 164
 柯达乐园的超级快照 170
 邪恶之途与无名功业 174
 重温档案 174 
 后家庭与后摄影 数码世界与隐私的终结 183 
 在美术馆里...... 192
 4
 作为客体的主体 193
 摄影与人体
 引言 195
 处于危机的人体摄影 195
 社会差异的体现 200
 摄影与身份辨识 200
 科技之身 205
 照相机作为一种机械之眼 205 
 介入与科技影像 208 
 人体作为一种机器 209 
 数码影像制作与可塑性身体 214 
 案例研究:唯物主义与具体化 215 
 变化中的身体 218 
 摄影、出生与死亡 218 
 本章概述 224
 5
 景观与幻象 225
 摄影与商品文化
 引言:景观社会 227
 肖像摄影与商品文化 229 
 新闻摄影、慑人的魅力与狗仔队 231 
 图库摄影、摄影库与公司媒体 234 
 广告摄影中的商品景观 239 
 案例研究:人类体验的商品化可口可乐畅爽开怀广告营销战役 246
 意义的转换与争议 248
 摄影再现中的霸权 249
 摄影蒙太奇:社会关系的隐藏 250 
 劳动关系的拜物化 253 
 凝视与性别化的再现 255 
 时尚摄影 258 
 案例研究:旅游、时尚与他者 264 
 图片的语境 273 
 影像的世界 274 
 案例研究:贝纳通、托斯卡尼与广告的限制 276
 6
 超越白墙 281
 摄影作为艺术
 引言 283
 作为艺术的摄影 284
 早期的摄影论辩与实践 287
 摄影与艺术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287 
 写实主义与再现体系 288 
 摄影对艺术的扩展 290 
 要求在美术馆占一席之地的摄影 292 
 现代时期 296 
 现代主义与现代艺术 296 
 现代摄影 299 
 摄影之眼:新的观看之道 301 
 案例研究:艺术、设计、政治俄国构成主义 301 
 对形式的强调 304 
 美国形式主义 304 
 案例研究:艺术运动与思潮超现实主义 307 
 20世纪末期的观点 311 
 观念艺术与摄影 311 
 摄影与后现代 314 
 女性摄影 318 
 身份认同的问题 320 
 身份认同与多元文化 321 
 案例研究:风景摄影作为一种摄影类型 324 
 机构中的摄影 337 
 对当代摄影的评价 338 
 策展人、收藏者与摄影节 341 
 美术馆作为一种语境 342 
 模糊界限 343
 后记3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