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104.5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141.9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4.8
 
  《 
			时代狂澜与士人心波:晚明传奇中的情与理研究
			》
 售價:HK$ 
			96.8
 
  《 
			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战后遗留问题和影响
			》
 售價:HK$ 
			74.8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HK$ 
			65.8
 
  《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售價:HK$ 
			162.8
 
  《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86.9
 
 
 | 
         
          | 內容簡介: |   
          | 教师领导和教师学习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的前沿议题。在人本主义的视野中,领导和学习均被视为个人发展的基本权利,教师领导和教师学习被视为释放教师专业潜能的重要实践,是提升教师专业性的重要路径。然而,在不同的实践情境之中,教师领导与教师学习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互动关系。了解两者之间的互动机制,有助于有效提升教师专业性,释放教师群体的专业潜能。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以我国新课程改革为背景,以北京市两所小学为例,展现了在国家、地区、学校等嵌套的改革情境中教师学习和教师领导实践的丰富样态,探讨了两者在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人实践层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与结果,揭示了复杂的改革情境中学校教师学习与教师领导之间内含的结构-能动的张力,并探讨了超越现有局限,发展教师领导力、促进教师学习的路径与策略。
 |  
         
          | 關於作者: |   
          | 曾艳,湖北武汉人。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哲学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初等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比较教育学报》编辑。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师专业发展、教育领导等。 |  
         
          | 目錄: |   
          |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问题陈述 1
 第二节 教师领导: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导之维 11
 第三节 教师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之维 15
 第四节 教师领导与教师学习的关系
 第五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二章 学校层面的教师学习与教师领导 101
 第一节 教师感知的教师学习 101
 第二节 学校教师学习中的教师领导建构 116
 第三节 教师学习如何影响教师领导的建构:活动结构的规约 135
 本章结语 145
 第三章 教研组层面的教师学习与教师领导 150
 第一节 Q校三年级组:新老搭配的发展困境 151
 第二节 S校三年级数学组:任务驱动下的有限合作 162
 第三节 S校六年级语文组:共同探索思维导图教学法 169
 第四节 Q校艺术组:失落的理想与消极应对 180
 第五节 教师领导如何影响教师学习:主体的能动探索 186
 
 第四章 个人层面的教师学习与教师领导 196
 第一节 D老师的学习经历:从语文骨干到数学骨干 196
 第二节 L老师的学习经历:出走的辉煌与困境 209
 第三节 H老师的学习经历:始终独行的学习者 219
 第四节 教师学习与教师领导的互动:结构能动的转换 232
 第五章 释放教师的专业潜能 241
 第一节 学习等于发展吗?再思教师学习 241
 第二节 赋权必然增能吗?再思教师领导 248
 第三节 整合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256
 第六章 结语 260
 第一节 主要结论 260
 第二节 研究启示 266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268
 参考文献 272
 索引
 |  
         
          | 內容試閱: |   
          |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角色。教师专业角色的形成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成熟程度决定了学校变革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卢乃桂,操太圣,2009)。围绕教师专业性的系列议题,如教师专业角色、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等,均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焦点。其中,教师领导、教师学习分别回应赋权增能等与教师专业性有关的核心议题,逐渐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中广泛运用的政策工具(参见Darling-Hammond et al., 2009;Katzenmeyer & Moller, 2001;Muijs & Harris, 2006;Crowther & Olsen, 1997)。世界主要国家均在其教育改革中不断探索教师领导、教师学习的不同实践模式,寻求教师领导和教师学习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性的路径。我国2001年开始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不仅体现了上述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动向,也遭遇了类似的改革难题。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角色要求,其核心诉求乃寄望于教师表现出足够的专业性,以引领课程变革、促进学生发展;另一方面,改革诉诸于骨干教师引领的教师学习手段,以期促进教师专业角色的形成,但在实践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东西方教育改革面临的共同难题,要求重新审视旨在释放教师专业潜能的教师领导、教师学习实践以及两者的关系。 基于上述背景,本书以教师领导与教师学习的互动关系作为核心研究问题,以北京市两所小学为例,探讨两所学校中教师领导、教师学习在学校、教研组、个人等层面的实践与互动过程。通过这一研究,本书试图揭示我国新课程改革情境中,以教师学习和教师领导作为提升教师专业性之两大路径的关系及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