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唐诗中的历史:战争、王朝与兴衰之歌 追随唐人“诗路”印记剖析大唐历史盛衰
》
售價:HK$
74.8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概论
》
售價:HK$
96.8

《
诸葛亮:三国时期的真正主角
》
售價:HK$
64.9

《
甘肃道教碑刻集(全三册)
》
售價:HK$
1078.0

《
《吉檀迦利》(英汉双语对照)泰戈尔创作的一部“奉献给神的祭品”的作品 冰心文学奖获奖者王钦刚新译作
》
售價:HK$
54.8

《
画中观器:明画里的家具
》
售價:HK$
308.0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82.5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 內容簡介: |
|
本文的主旨是对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技术思想进行比较,以显现他们二人在技术思想方面的异同,从而丰富对他们思想比较的研究。在对二人技术思想叙事范式体现的人文主义、工程主义和社会批判传统区别的基础上,继而从他们技术思想叙事范式的纬度、落脚点和理论基础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本文立足于他们的哲学基础,分析了他们的技术本质观,进而从技术的存在论视野、技术生产涵义的阐释以及技术的异化与座架等三个方面比较了二人技术本质观,从而显示了其技术本质观既大异其趣,又存在着相似之处。 本文还从唯物主义的向度、世界范畴的意蕴和技术对自然的异化三个方面比较了二人关于自然和世界的异同;进而从技术活动与人的生成、生产的社会性和形而上学的生产以及技术对人的异化三个方面比较了二人关于人本质的观点。*后从技术的价值指向、技术的立足点和技术的未来发展等三个方面比较了他们关于解决技术问题的途径和如何实现人的自由方式的异同。 通过对两人技术思想的比较,本文认为他们对技术的探讨都触及到了现代文明的深层,都对技术与自然、人的本质的生成作用以及异化作用进行了透彻剖析。但是由于他们的立足点不同,在现实的解决方案上就有了根本的不同。
|
| 關於作者: |
|
吴书林,男,河南驻马店人,1977年生。于2001年、2004年、2008年先后获得郑州大学哲学学士、四川大学哲学硕士、南开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期间2004年到2005年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工作。2011年晋升为副教授,2016年晋升为教授。现为四川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第十二批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西方哲学。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其中一项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在《国外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一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
|
|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技术思想叙事范式研究
第一节 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叙事范式
第二节 海德格尔技术思想的叙事范式
第三节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技术思想的叙事范式比较
第二章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技术本质观
第一节 马克思的技术本质观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技术本质观
第三节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技术本质观的比较
第三章 技术视阈下的马克思和海德格尔自然观
第一节 马克思的自然观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世界范畴
第三节 马克思人化自然概念和海德格尔世界
范畴的比较
第四章 技术视阈下的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关于人本质的研究
第一节 马克思:技术对人本质的建构
第二节 海德格尔:技术作为此在在世的一种方式
第三节 马克思现实个人概念和海德格尔此在
范畴的比较
第五章 技术视阈下的马克思和海德格尔自由观
第一节 马克思的自由观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人诗意地栖居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自由观的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