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96.8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96.8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86.9
 
  《 
			要有光
			》
 售價:HK$ 
			75.9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
			》
 售價:HK$ 
			46.2
 
  《 
			索恩丛书·帝国计划:英国世界体系的兴衰(1830~1970)
			》
 售價:HK$ 
			185.9
 
  《 
			改变的勇气:数十个真实人生蜕变故事,教你改变命运的密码。
			》
 售價:HK$ 
			64.9
 
  《 
			明清时期的灾害治理机制
			》
 售價:HK$ 
			66.0
 
 
 | 
         
          | 目錄: |   
          |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任务 2
 一、定义 2
 二、任务 2
 三、中药基原考证 3
 四、中药品种鉴定 3
 五、中药质量鉴定 4
 六、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4
 七、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 5
 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起源 6
 第三节 中药鉴定方法与中药质量标准的发展 10
 第二章 解表药 14
 麻黄 14
 荆芥 16
 生姜 17
 防风 18
 桑叶 19
 牛蒡子 19
 蔓荆子 20
 淡豆豉 21
 升麻 22
 葛根 23
 紫苏 24
 柴胡 25
 苍耳子 27
 第三章 清热药 29
 石膏 29
 知母 30
 栀子 32
 黄芩 33
 黄连 34
 黄柏 36
 牡丹皮 38
 金银花 39
 连翘 40
 龙胆 41
 苦参 43
 白薇 44
 白鲜皮 46
 板蓝根 47
 蒲公英 48
 鱼腥草 50
 败酱草 51
 白花蛇舌草 52
 射干 53
 山豆根 54
 第四章 泻下药 56
 大黄 56
 芒硝 59
 牵牛子 60
 甘遂 61
 商陆 62
 京大戟 63
 芫花 64
 巴豆 66
 千金子 67
 火麻仁 68
 郁李仁 69
 番泻叶 70
 芦荟 71
 第五章 祛风湿药 73
 威灵仙 73
 豨莶草 75
 桑枝 77
 乌梢蛇 77
 蕲蛇 79
 雷公藤 80
 独活 80
 川乌 82
 防己 84
 伸筋草 85
 秦艽 86
 木瓜 88
 徐长卿 89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91
 茯苓 91
 薏苡仁 92
 车前子 94
 泽泻 94
 灯心草 96
 滑石 96
 第七章 化湿药 98
 草果 98
 苍术 99
 砂仁 101
 厚朴 102
 荷叶 104
 广藿香 106
 第八章 温里药 108
 干姜 108
 吴茱萸 109
 附子 110
 小茴香 112
 草乌 114
 花椒 115
 第九章 理气药 117
 陈皮 117
 青皮 119
 木香 121
 川楝子 122
 枳壳 123
 枳实 125
 香附 126
 第十章 消导药 128
 山楂 128
 神曲 129
 麦芽 130
 谷芽 131
 莱菔子 132
 鸡内金 133
 第十一章 驱虫药 134
 槟榔 134
 使君子 136
 榧子 137
 鹤虱 138
 第十二章 安神药 139
 朱砂 139
 磁石 141
 牡蛎 142
 龙骨 143
 龙齿 144
 紫石英 145
 酸枣仁 146
 第十三章 活血祛瘀药 148
 川芎 148
 乳香 150
 没药 151
 延胡索 153
 五灵脂 154
 丹参 156
 牛膝 158
 莪术 159
 穿山甲 161
 益母草 162
 第十四章 止血药 164
 三七 164
 大蓟 166
 蒲黄 167
 茜草 169
 地榆 170
 侧柏叶 171
 白茅根 172
 槐花 173
 白及 174
 血余炭 175
 第十五章 平肝息风药 177
 珍珠母 177
 蜈蚣 178
 蒺藜 180
 石决明 181
 地龙 183
 决明子 184
 天麻 186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189
 半夏 189
 瓜蒌 191
 桔梗 192
 紫苏子 193
 百部 195
 桑白皮 196
 第十七章 补益药 198
 黄芪 198
 党参 200
 白术 202
 山药 204
 甘草 206
 当归 207
 肉苁蓉 209
 菟丝子 211
 何首乌 212
 阿胶 214
 黄精 215
 人参 216
 第十八章 收涩药 220
 五味子 220
 乌梅 221
 罂粟壳 222
 诃子 224
 肉豆蔻 226
 赤石脂 227
 山茱萸 228
 海螵蛸 229
 桑螵蛸 230
 莲子 231
 芡实 232
 第十九章 解毒杀虫、止痒药 234
 硫黄 234
 雄黄 235
 白矾 237
 蛇床子 238
 蜂房 239
 |  
         
          | 內容試閱: |   
          | 中药鉴定学是指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源等的理论和实践。中药鉴定学中关于中药药理、药性的独特作用及制定中药标准等内容必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确认并发扬光大。为此笔者在广泛参考近期文献基础上,编写了这部《中药鉴定与应用》一书,奉献给读者。 全书按中药功效共分十九章,内容包括各类中草药的来源、产地、采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及中药性状鉴定和理化鉴定等。全书内容简明实用,可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爱好者参考。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出现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申玲
 2020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