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人体脂肪的秘密
			》
 售價:HK$ 
			75.9
 
  《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售價:HK$ 
			107.8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首次系统论述时间观疗法 菲利普·津巴多 著 自我觉察 活在当下 津巴多 心理学 当
			》
 售價:HK$ 
			75.9
 
  《 
			亲爱的族人:菲利普王之战的新叙事(横扫北美史学界各项大奖 以印第安女王视角重写北美大陆的反殖民之战)
			》
 售價:HK$ 
			140.8
 
  《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
			》
 售價:HK$ 
			93.5
 
  《 
			什么是新疆
			》
 售價:HK$ 
			195.8
 
  《 
			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实战
			》
 售價:HK$ 
			97.9
 
  《 
			乳腺整合肿瘤学 国际经典乳腺肿瘤学译著 一部聚焦乳腺肿瘤综合治疗的实用专著
			》
 售價:HK$ 
			140.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共分为六章,其中首章为概论,阐述了本书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流程。第二章为生态足迹的概念和国内外发展,第三章为基于NPP的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第四章为EF-GAEZ模型和EF-NPP模型的比较,第五章分析了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足迹现状及其变化,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希望通过《基于生态足迹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出版,能够为我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决策提供定量支撑,为我国新时期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贡献一份力量。
 |  
         
          | 目錄: |   
          | 第1章 概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生态足迹的概念和国内外发展
 2.1 生态足迹提出的背景
 2.2 生态足迹的概念
 2.3 生态足迹的国内外进展
 第3章 基于NPP的自然保护区生态足迹模型改进
 3.1 EF-NPP模型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改进
 3.2 EF-GAEZ模型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
 3.3 人均生态足迹的获取与计算
 3.4 人均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3.5 人均生态赤字或盈余的计算
 第4章 EF-GAEZ模型与EF-NPP模型的比较
 4.1 EF-GAEZ模型与EF-NPP模型产量因子和均衡因子比较
 4.2 EF-GAEZ模型与EF-NPP模型相关性分析
 4.3 EF-GAEZ模型与EF-NPP模型一致性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自然保护区生态足迹现状及其变化分析
 5.1 自然保护区人均生态足迹现状
 5.2 2000-2010年自然保护区人均生态足迹变化
 5.3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红黄绿灯状态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 自然保护地是国际公认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与服务、维系生态系统健康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基础,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区域。我国自1956年建立广东鼎湖山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历经60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比较健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对于保护我国重要自然环境和物种资源,以及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但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存在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其中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人地关系紧张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影响了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其他非保护性区域相比,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我国珍稀的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物种而设立的区域,能为人类生存提供的自然资源存量、消纳废物的能力和环境空间非常有限,只有当人类的一切活动限制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阈值范围之内,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展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对于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足迹方法冈其概念形象、理论直观、可操作性强和结论通俗易懂等优点,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得到迅速传播及广泛关注,能够有效评估各种空间尺度的人类消费是否在生物圈可承载的再生能力范围之内,从而实现对生态可持续性的定量评估。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土地生产力水平差异较大,直接套用世界或全国的评估参数,很难准确、直观地反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状况。本书从国内外生态足迹的研究人手,在传统生态足迹(EF-GAEZ模型)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EF-NPP改进模型,并对EF-NPP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EF-NPP模型,分析了全国31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0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现状,及2000-2010年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变化情况,最后评估了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红绿灯状态。
 本书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为概论,阐述了本书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流程。第二章为生态足迹的概念和国内外发展,第三章为基于NPP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第四章为EF-GAEZ模型和EF-NPP模型的比较,第五章分析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足迹现状及其变化,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够为我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决策提供定量支撑,为我国新时期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贡献一份力量。
 本书的研究工作得到了环保公益性科研专项基于天地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环境监管技术研究项目和生态环境部全国自然保护区天地一体化长效监控项目的支持。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庄大方老师的精心指导及侯鹏老师的大力支持,并为本书成稿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本书后期制图工作主要由王超、吕娜、闻瑞红、候静完成,文字校核主要由付卓、靳川平、王雪峰、孙阳阳完成。在这里,对本书给予支持和帮助的所有专家和同仁致以崇高的谢意!最后,感谢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对本书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由于成书时问仓促,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