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敦煌壁画?纹样
》
售價:HK$
151.8

《
丑的美学:一部跨越两个世纪的美学沉思录
》
售價:HK$
140.8

《
智圆行方――燕京医学名家处方手迹藏臻
》
售價:HK$
437.8

《
大设计师威廉·莫里斯
》
售價:HK$
151.8

《
新宏观经济学 来自后凯恩斯主义-老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第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
售價:HK$
283.8

《
《山海经》的博物世界:植物(刷边特装版)博物岛系列 探寻上古草木之美纵览山川博物大观
》
售價:HK$
281.6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316.8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107.8
|
| 內容簡介: |
|
西方工业化多建立在自身基础之上,是其内部发展的结果,而俄国工业化则带有外来性特征,除此之外,还具有赶超型特征。俄国现代化起源于彼得一世,彼得一世时期确立的现代化模式是帝国模式。19世纪上半叶俄国经济快速发展,为早期工业化奠定工商业和技术基础。19世纪下半叶俄国工业化进程开启,伴随着铁路建设热潮、技术革命和交通运输革命,俄国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 本书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共十四章。在收集中外资料的基础上,以俄国工业化发展历史为主线,系统化分析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各阶段特征、轻重工业发展状况,以及俄国工业化前提和特征。以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和相关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俄国工业化的经济和历史效用,探讨工业化的特殊作用。对比刺激俄国和西欧工业化发展的因素,探析俄国工业化发展的特征和模式,为研究现代俄罗斯工业化奠定史料和理论基础。以俄国工业化发展为借鉴,思考我国如何有效配比轻重工业,作为经济大国怎样在国际经济安全体系中处于不败之地。
|
| 關於作者: |
|
邓沛勇,男,1984年生,黑龙江省青冈县人。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俄国经济史。近几年来在《史学月刊》、《史学集刊》、《社会科学战线》和《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CSSCI杂志发表译文《微观史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917年俄国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20世纪中期苏联史学研究中的引经据典问题》、《19世纪中期俄国北高加索地区的社会改革》、《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东正教教区中的妇女》等6篇译文。其中《1917年俄国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被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14年第六期转载。此外,在《史学月刊》、《史学集刊》等CSSCI杂志发表论文3篇。2014年主持校级项目研究生创新研究计划《俄国能源工业研究》(项目号450060503145),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苏联核计划档案文献资料翻译整理研究》课题参与者。
|
|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俄国经济发展
第一节俄国的经济区划
第二节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俄国工业化的前提条件
第一节1861年农奴制改革
第二节农奴制改革前工业已初具规模
第三节19世纪上半叶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
第四节国内外贸易蓬勃发展
第五节技术革新是工业化开启的动力
第三章俄国工业化特征
第一节俄国工业化的一般性特征
第二节俄国工业化的特殊性
第四章俄国工业化的主要成就
第一节19世纪下半叶俄国工业蓬勃发展
第二节国内外贸易繁荣
第三节推动金融业的发展
第四节铁路的作用日益显著
第五节全俄统一市场最终形成
第六节农业现代化进程开启
第七节俄国工业化的文化和政治影响
第五章俄国与西方工业化的对比研究
第一节各国工业化模式概述
第二节俄国与西方国家工业化模式的异同
第三节俄美工业化成就比较
参考文献
附录一工业发展相关统计数据
附录二贸易发展相关统计数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