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没有民主的政治(1815—1914):英国政府的观念与关注
			》
 售價:HK$ 
			118.8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东亚的车舆社会史
			》
 售價:HK$ 
			196.9
 
  《 
			大西洋现实主义:帝国与国际政治思想的德美交汇
			》
 售價:HK$ 
			87.8
 
  《 
			四海车书总会同  元代文人游历与行旅诗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HK$ 
			140.8
 
  《 
			接触 2025全新升级版 
			》
 售價:HK$ 
			74.8
 
  《 
			21天打造翘臀
			》
 售價:HK$ 
			64.9
 
  《 
			匠心传承:山西非遗日历·2026年·木版年画
			》
 售價:HK$ 
			151.8
 
  《 
			唐诗中的历史:战争、王朝与兴衰之歌 追随唐人“诗路”印记剖析大唐历史盛衰
			》
 售價:HK$ 
			74.8
 
 
 | 
         
          | 內容簡介: |   
          | 神经外科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早的颅脑手术方法的记载可追溯至公元前1700年的古埃及。然而,由于客观条件及人类医学认识的局限,神经外科同其他医学学科一样,一直发展缓慢。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神经外科历史开始于19世纪末,距今不过百余年,而聚焦到中国,神经外科发展则只有短短数十年。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我国颅底外科,作为神经外科的重要分支,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王忠诚院士的直接关怀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成立了我国*个颅底专病病房,完成了中国颅底外科从无到有的历史突破。随着大量诊疗工作的有序开展,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对于颅底疾患的理解不断积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突破一个个入路,攻克一个个难关,将颅底外科临床水平快速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这期间,随着基础科学的快速发展及医疗辅助技术的飞速提高,我们对于许多疾病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很多颅底疾病诊疗及预后都发生了重大改变,然而,对于脊索瘤这个疾病来说,近30年来进展相对缓慢,治疗难度仍较大,国内各临床中心间尚无统一的共识,是颅底外科中一个很棘手的
 问题。
 |  
         
          | 關於作者: |   
          | 吴震,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神经肿瘤学专业,主攻颅底、脑干肿瘤学,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肿瘤1病房主任。 北美颅底外科协会委员,亚太颅底外科协会专家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颅底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颅颌面外科学组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特聘专家,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工作30年来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3项,省部级医学科技进步奖4项,市局级奖项1项。曾以访问学者身份至美国布列根和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BWH参观交流,并至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西雅图港景医院、纽约长老会医院进行访问交流。主持科研课题8项,目前5项在研究阶段,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4项;参与科研课题十余项,包括973计划项目1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1篇,累积影响因子40以上。30年来专注于颅底、脑干肿瘤疾病的诊断治疗工作,对于颅底、脑干肿瘤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多项颅底、脑干肿瘤临床课题攻关工作,使我国颅底、脑干肿瘤疾病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 目錄: |   
          | 目 录 Contents
 脊索瘤的概述及流行病学  001
 1.脊索瘤虽组织学表现偏良性,但生物学行为呈恶性  001
 2.脊索瘤流行病学特点  001
 3.脊索瘤部位不同,预后不同  004
 脊索瘤病理观点  008
 4.脊索瘤的病因学  008
 5.分子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009
 脊索瘤影像学发展及展望  013
 6.X线检查技术  013
 7.CT扫描  015
 8.MRI扫描  018
 9.核医学的运用  023
 10.鉴别诊断  024
 11.展望  026
 12.典型案例展示  027
 脊索瘤手术相关技术的辅助  033
 13.患者的基础生理状况  034
 14.脊索瘤影像学表现  035
 15.术前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035
 16.新技术辅助下的脊索瘤手术  036
 17.术中磁共振  037
 18.术中导航  037
 19.术中电生理监测  037
 脊索瘤放化疗的有效性  040
 20.放疗能够改善脊索瘤的预后  040
 21.脊索瘤的药物治疗  042
 脊索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047
 22.脊索瘤术后放化疗效果差,需要新型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  047
 23.脊索瘤的潜在治疗靶点  047
 24.针对脊索瘤分子标志物Brachyury的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  048
 25.针对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分子靶向治疗  049
 26.针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分子靶向治疗  051
 27.针对转化生长因子-的分子靶向治疗  053
 28.针对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的分子靶向治疗  054
 29.针对SMARCB1INI-1的分子靶向治疗  055
 30.靶向PD-1 PD-L1的免疫治疗  056
 31.微小核糖核酸在脊索瘤治疗中的应用  059
 32.脊索瘤药物治疗的难点思考  060
 脊索瘤临床前研究模型的建立  075
 33.临床前研究模型是研究肿瘤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必备工具  075
 34.脊索瘤的临床前模型  076
 35.展望未来:建立原位异体移植物与基因工程动物模型  078
 脊索瘤临床前研究及展望  082
 36.颅内脊索瘤相关的临床研究数量丰富  082
 37.脊索瘤相关的临床研究具有鲜明的特点  083
 38.脊索瘤的临床研究热点集中于术后放疗与靶向治疗,复发脊索瘤的治疗策略是难点  085
 39.展望  085
 典型病例  089
 40.病例一 软骨样脊索瘤  089
 41.病例二 经典型脊索瘤  093
 42.病例三 脊索瘤  105
 43.病例四 软骨样脊索瘤  110
 44.病例五 脊索瘤  114
 45.病例六 去分化脊索瘤  120
 出版者后记  1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