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四海资身笔一枝:唐寅的书画人生【全球33家顶级机构珍藏,全景展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艺术世界】
			》
 售價:HK$ 
			184.8
 
  《 
			50岁后的家庭生活:中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家务劳动与孩童照料
			》
 售價:HK$ 
			140.8
 
  《 
			《正义论》导读 壹卷Yebook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90.2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全八册)
			》
 售價:HK$ 
			327.8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96.8
 
  《 
			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的诞生与中国革命
			》
 售價:HK$ 
			184.8
 
  《 
			爱丁堡古罗马史(上辑1-4卷)
			》
 售價:HK$ 
			306.7
 
  《 
			心悦读丛书·善与恶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学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 ★全面奔小康,中国做对了什么? ★一本书讲透苏大强为什么这样强?
 ★苏版脱贫学霸的逆袭故事!
 《好日子》,致敬新时代小康路上的追梦人
 一本书,洞悉乡村巨变的中国样本
 新时代乡村振兴伟业的现实写照
 一个村庄的小康之路,浓缩了大中国乡村振兴伟业的光辉历程。没有农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三十六份来自村头地角的鲜活记录,一枝一叶见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方面面。
 耄耋之年的老阿婆说:共产党的干部是我们的活菩萨;
 与共和国同龄的老党员说: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
 走村串巷的乡村医生说:夜半骑车出诊再也不会掉进河里了;
 扎根基层的乡村教师说:教育改变了乡村落后的模样;
 嫁到金华的外埠媳妇说:我从不后悔嫁到金华村来;
 定居金华村的务工者说:安家在金华是一种幸福;
 留学归国的金华新青年说:归来万里,独恋原乡;
 40后古稀老人说:喝水不忘掘井人;
 ★全面奔小康,中国做对了什么?
 ★一本书讲透苏大强为什么这样强?
 ★苏版脱贫学霸的逆袭故事!
 《好日子》,致敬新时代小康路上的追梦人
 一本书,洞悉乡村巨变的中国样本
 新时代乡村振兴伟业的现实写照
 一个村庄的小康之路,浓缩了
 |  
         
          | 內容簡介: |   
          | 有人说,2020年注定是用来见证奇迹的。新年伊始,中国力量便不断书写着中国风采。神州万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是2020年中国人生活中*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小康不小康,变化看老乡。在重重考验面前,苏大强脱颖而出,领跑全国,当仁不让地成为全面奔小康队伍里虎虎生威的生力军。江苏的脱贫攻坚靠什么?江苏决胜全面小康经验何在?一个村落的小康故事,讲透苏大强为什么这样强?
 金华村,它曾经是赤贫与落后的代名词。条件差、底子薄、开发难,村民纷纷背井离乡,举家外逃。40年改革开放,40年砥砺前行,今天的金华村家家户户、园林别墅,一举成为苏大强*争气的脱贫明星仔、小康课代表。
 《好日子:我们的小康路》以田野调查的方式,走访了36位金华村农民,采集中国农民40年变迁口述生活史,倾听农民兄弟的悲欢迭起的奋斗故事,记录他们对乡村巨变的真挚感受,分享他们对小康社会建设的深切观察与殷殷期许。
 |  
         
          | 關於作者: |   
          | 《好日子》主编 武黎嵩,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省口述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当代口述历史研究领军学者,
 陈勇,江苏昆山人。1997年9月参加工作,江苏省委党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现任昆山市档案馆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  
         
          | 目錄: |   
          | 筑梦金华(武黎嵩、万熙雯)  010 做老百姓的摆渡人  1
 我在村里教娃娃  2
 那一年我懂得了担当的重量  3
 一路走来,分不清脸上是雨水还是泪水  5
 共产党的干部是我们的活菩萨  8
 经济就是村民的着肉布衫  10
 摆渡岛民住进了苏州园林  12
 这是我此生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  1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7
 国家强,老百姓也强  18
 纤绳上的旧时光和苦日子  19
 我们奋斗,我们幸福  21
 喝水不忘掘井人  25
 贫苦是旧时代乡村的标签  26
 老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  28
 我们的脚步丈量着金华村的巨变  31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2
 金华村真正走了一条美丽乡村路  34
 改革开放,一年更比一年强  37
 两任书记对金华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38
 改革开放后,生活好起来  38
 从赤贫到小康  41
 让人想要逃离的旧金华  42
 新农村从厕所革命起步  43
 金华夕阳无限红  45
 一切都要感谢我们的共产党  49
 党培养了我,党教育了我  50
 做一个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文艺老人  53
 金华的好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  57
 花草都被偷吃了  58
 部队这个大熔炉  59
 我们的扁担都挑断了  60
 被水围出来的腊肉特色  61
 一路通,路路通  63
 我的乡村医生生涯  67
 做医生是因为热爱  68
 夜半骑车再也不会掉进河里了  70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乡村  73
 实心实意搞现代化建设  74
 我教学生自强不息地奋斗  76
 算盘声里的致富经  81
 苦乐都在水上摇  82
 脱贫致富先修路  83
 民俗是生活变革的一面镜子  87
 舌尖上的小康  91
 行路难,求学苦  92
 大家全都富起来了  93
 脱贫的桥,致富的路  97
 苦日子逼出来的特色腊肉  98
 三代婚俗看脱贫  99
 家家户户,花园别墅  100
 把好日子过出乡村特色来  105
 我见证了金华村的巨变  106
 民以食为天  107
 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安居乐业  109
 小汽车开到了家门口  111
 家长里短话小康  115
 我幸运地遇到了四个好人  116
 粉墙黛瓦、浓浓乡情是我家  118
 腌笃鲜,穿新衣  119
 给力的福利政策  121
 只要长寿,好日子就能一直过下去  123
 有电视机就是光荣  124
 我在田间治病救人  125
 把新娘摇回去就算结婚了  126
 年过得越发有滋有味起来  127
 健康是最要紧的福利  128
 我也住上了小别墅  131
 我赤着脚上学,读完了高中  132
 在村办企业工作的苦辣酸甜  132
 吃住行里话今昔  134
 妇女主任为建设小康穿针引线  139
 金华村的干部做事认真  140
 村妇女主任的艰辛  141
 我们蹚过苦河,如今住上了园林  145
 种隔江田,那时候金华人过得好苦  146
 熬苦日子,生活就像闷头游水  148
 有桥有路,幸福从脚下开始延伸  151
 共产党的干部领导管理有方  157
 吃肉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呀  158
 我在金华村工作了差不多一辈子  160
 乡下人也住上了小洋楼  161
 我整个人生都变得舒坦起来了  165
 大家都开始向往乡下了  166
 从苦日子过到甜日子  167
 我幸运得不可言喻  169
 我从不后悔嫁到金华村来  173
 作为金华村民,我感到很幸福  174
 好日子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176
 新农村,大变样  179
 怎么也想不到会过上这么幸福的日子  180
 最大的奢望是吃上一块红烧肉  181
 我和金华有缘分  183
 我觉得自己好像生活在一座大公园里  184
 安家在金华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189
 金华村的人都比较善良  190
 保持好心态,有付出就有收获  192
 幸福中国家  195
 儿时的田野乐趣  196
 带着花生米看露天电影  197
 逼上梁山也要干  199
 你家的事就是我家的事  201
 金华村的老人真幸福  203
 从富起来到美起来的金华村  207
 能吃上红烧肉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208
 金华村的变化真大啊  210
 五支队伍共建美丽金华  213
 捡稻穗,看星星,不亦乐乎  214
 我要穿新衣服  215
 五支队伍,大美金华  216
 生活,是一朵慢慢开放的花  219
 清贫中自娱自乐  220
 船去车来,节节高的生活  222
 开满鲜花的村庄  223
 农村是发挥才干的大舞台  227
 没有玩具的年代  228
 要致富,不要污染  229
 村干部工作如绣花  233
 江南水乡看金华  234
 柳暗花明又一村  235
 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尤其需要耐心  237
 我见证了金华的改变  241
 一碗青菜吃两三天  242
 一座桥改变了金华  244
 归来万里恋原乡  247
 香甜是童年的滋味  248
 一座桥,接渡着从贫乏走向丰裕的金华今昔  251
 人是画中景,家是眼中画  253
 乡情不改是金华  259
 温馨乡情是我成长的摇篮  260
 真的很为家乡自豪  262
 年味十足话金华  263
 就算给我一千万,我也不舍得离开金华村  267
 有一种纯粹的甜,叫作童年  268
 最适合养生的家园  269
 让青春在金华闪光  273
 关于路的老故事  274
 总有一种情怀常驻心间  275
 最美金华路,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小康路  279
 走稳特色发展之路,再创新经济增长点  280
 共建公共服务,孵化智慧乡村  282
 党员带头,群众跟上  284
 爱心慈善,精神文明的标杆  286
 一枝一叶见证全面小康  287
 附录一:金华村简介  290
 附录二:金华村大事记  293
 附录三:金华村村规民约(自治)  2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