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HK$
94.6

《
绑架游戏(东野圭吾相当出色的设定系推理)
》
售價:HK$
65.8

《
逆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警示(日本财政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深刻解读日本经济 敲响中国警钟)
》
售價:HK$
74.8

《
不要担心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一本鼓励你用“微小的锚点”稳住“巨大的不确定”的心理指南!)
》
售價:HK$
54.8

《
叫卖伦敦:街头商贩与英国都市生活
》
售價:HK$
85.8

《
写给不同体型健身者的力量训练指南
》
售價:HK$
107.8

《
B先生:梅兰妮·克莱因的成人分析故事
》
售價:HK$
86.9

《
能量!
》
售價:HK$
97.9
|
| 內容簡介: |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初版于1991年,2002年再版,累计印量达数万册,广受读者欢迎。此次修订出版,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今读者的需要。修订本大体上保持原版面貌,除改正原版中的一些文字讹误外,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查检文献版本,标明选文出处;(二)删去个别完全重复的段落;(三)改换个别例图。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纂辑文献遗产,选评历代文章,以见一家之言,是中国传统著述的重要方式之一,书法研究也不例外。从唐代张彦远纂辑《法书要录》开始,至清康熙年间官方组织编纂《佩文斋书画谱》为止,荟萃前贤书论,分类编次,以成著述的,在书学史上层见迭出。有代表性的,如北宋朱长文的《墨池编》蒐辑甚博,间附己说,亦极典雅;清代冯武的《书法正传》,专为楷书而作,前人语焉不详之处,细加补注,使一见了然。
这类书籍有两个好处,一是前代遗文,往往藉以得传于后,一是分类编排,目随纲举,使学者易窥门径,因此历来受到书学爱好者的欢迎。降至近现代,颇有学者从事此途,但在撰著方式上,比之古代又有不同。一种是辑录单篇书论,并分段作阐述解释,申以自家心得者,如沈尹默的《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一种是从历代书论中撷取只语片言,分类相从,使源流俱在,而不作阐释论断者,如祝嘉的《书学格言》。《中国书学技法评注》初版于1991年,2002年再版,累计印量达数万册,广受读者欢迎。此次修订出版,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今读者的需要。修订本大体上保持原版面貌,除改正原版中的一些文字讹误外,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查检文献版本,标明选文出处;(二)删去个别完全重复的段落;(三)改换个别例图。
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纂辑文献遗产,选评历代文章,以见一家之言,是中国传统著述的重要方式之一,书法研究也不例外。从唐代张彦远纂辑《法书要录》开始,至清康熙年间官方组织编纂《佩文斋书画谱》为止,荟萃前贤书论,分类编次,以成著述的,在书学史上层见迭出。有代表性的,如北宋朱长文的《墨池编》蒐辑甚博,间附己说,亦极典雅;清代冯武的《书法正传》,专为楷书而作,前人语焉不详之处,细加补注,使一见了然。
这类书籍有两个好处,一是前代遗文,往往藉以得传于后,一是分类编排,目随纲举,使学者易窥门径,因此历来受到书学爱好者的欢迎。降至近现代,颇有学者从事此途,但在撰著方式上,比之古代又有不同。一种是辑录单篇书论,并分段作阐述解释,申以自家心得者,如沈尹默的《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一种是从历代书论中撷取只语片言,分类相从,使源流俱在,而不作阐释论断者,如祝嘉的《书学格言》。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在继承前贤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著者刘小晴先生从一百多种历代典籍中,辑录古人论书语二千余则,每则皆下按语,钩深致远,稽古敏求,附以例图,申明己见。本书在体例上兼有沈、祝二书之美,在内容的丰富性上又独出冠时,故自出版以来,成为许多书学爱好者的学书津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