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吉檀迦利》(英汉双语对照)泰戈尔创作的一部“奉献给神的祭品”的作品  冰心文学奖获奖者王钦刚新译作
			》 
			 售價:HK$ 
			54.8
			 
			 
	
			  
			《 
			画中观器:明画里的家具
			》 
			 售價:HK$ 
			308.0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82.5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96.8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327.8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162.8
			 
			 
	
			  
			《 
			古琴之美·2026(丙午年)(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107.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宋元两朝基础性法律史料为基础,兼考察其他史料,全面反映宋元断例这种法律形式的性质、特点、作用等,同时反映宋元断例在不同时期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全书五个部分,即序言,宋朝断例考述,元朝断例考述,宋元断例的性质、作用和历史地位,宋元两朝所见史料中与断例有关的材料辑录。本书的出版对中国古代法律形式的考察,传统判例制度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当今中国案例指导制度建设中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判例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 
         
       
      
      
      
         
          | 關於作者: | 
         
         
          |  
            胡兴东,教授、法学博士后,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贫困治理研究室负责人,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中国法律思想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史、西南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和社会治理等。主持参与多项课题,著有《生存范式:理性与传统元明清时期南方民族法律变迁研究》、《中国古代判例法运作机制研究:以元朝和清朝为比较》等,发表论文40余篇。
           | 
         
       
      
      
      
      
         
          | 目錄: 
           | 
         
         
           
            导论1
 一研究概述及例的诸问题 2
 二本书的研究方法 9
 三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10
 四本书的基本观点 15
 五本书的创新点及意义 16
 第一编宋朝断例考述
 第一章宋朝诸例考述25
 一一般例 27
 二行政判例 38
 三司法判例:断例 57
 第二章宋朝断例创制考59
 一宋朝司法案件的分类体系 59
 二宋朝断例创制的法定原因 63
 三宋朝断例创制的非法定原因 82
 第三章宋朝断例编撰问题91
 一《庆历断例》 91
 二《嘉祐刑房断例》 92
 三《熙宁法寺断例》 92
 四《元丰刑名断例》 93
 五《元祐法寺断例》 94
 六《绍圣断例》 95
 七《元符刑名断例》 96
 八《宣和刑名断例》 97
 九《绍兴刑名断例》 98
 十《乾道新编特旨断例》 100
 十一《乾道强盗断例》 101
 十二《淳熙新编特旨断例》 102
 十三《嘉泰刑名断例》 102
 十四《开禧刑名断例》 103
 十五《绳墨断例》 103
 十六《大理寺例总要》 103
 第四章宋朝断例的性质及司法适用问题105
 一宋朝断例的性质 105
 二宋朝断例与例的关系 106
 三宋朝断例的适用问题 107
 第二编元朝断例考述
 第五章元朝诸例的结构和关系126
 一元朝诸例的含义与特征 126
 二元朝诸例的性质与关系 142
 第六章元朝断例渊源考144
 一元朝断例的含义 144
 二元朝法典的体例渊源 145
 三元朝断例的形式渊源 159
 四元朝断例的表达形式 168
 第七章元朝断例的编撰问题172
 一《大元通制》中的断例 172
 二《至正条格》中所见断例 174
 三《元典章》中所见断例 195
 四《刑统赋疏》和《无冤录》中所见判例 210
 五《经世大典宪典验尸》遗文所见判例 213
 第八章断例在元朝法律体系中的地位214
 一元朝成文法与判例法的结构问题 214
 二元朝断例的性质 217
 三元朝断例的特征 218
 四元朝判例成为法律的主体 220
 第三编宋元断例的性质、历史地位及兴起原因
 第九章宋元断例的特点和异同225
 一宋元断例的含义和性质 225
 二宋元断例的编撰体系 226
 三宋元断例与判例的关系 227
 四宋元断例的篇名渊源和变迁 228
 五宋元断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作用 230
 六宋元断例在中国古代判例法中的地位 231
 七宋元断例的异同 231
 第十章法律形式变迁史视野下的宋元断例233
 一经义化:律令的兴起与法典化 233
 二随时随事损益:格后敕与断例的兴起 237
 三经义权变的协同:律典、条例与成案 244
 第十一章宋元以断例为主的判例法兴起的原因252
 一士大夫官僚群体与胥吏群体在法律运行中的重构 252
 二隋唐宋时期法律形式分类的繁杂化 268
 附录271
 参考文献522
 后记5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