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65.9
 
  《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售價:HK$ 
			75.9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96.8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65.9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107.8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140.8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162.8
 
 
 | 
         
          | 內容簡介: |   
          | *章为绪论,第二章概括地介绍了2014-2018年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客观动力和主要任务,揭示了缠绕在媒体融合战略之下的市场逻辑和政治逻辑。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从产业链重构、组织变革与管理规制等视角对媒体生产融合、经营融合与管理融合的进展进行系统剖析。第六章是课题组作为媒体融合的观察者,对媒体融合与媒体产业化发展的进击之路提出国家-产业-集团三层联动的发展建议。我们认为,媒体融合的未来,要在进一步完善经营与内容两分开,以及推进事业单位、企业经营体制进一步明晰的基础上,先后完成组织融合、产业融合与政务融合等重要步骤,从而实现媒体企业制度现代化、大媒体产业融合升级与国家公共治理现代化的三阶质变。 |  
         
          | 關於作者: |   
          | 朱江丽,副教授,博士,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传媒经济。 蒋旭峰,教授,博士,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传媒经济与管理。
 |  
         
          | 目錄: |   
          |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从中国媒体产业化谈起
 第二节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研究内容与理论基础
 第二章媒体融合实践的动力与维度
 第一节媒体融合动力:市场与政府的共谋
 第二节生产融合:市场与技术推动的业务变革
 第三节经营融合:创新与保守博弈下的组织变革
 第四节管理融合:产业融合需求下的制度突破
 第三章业务链重构下的生产融合实践
 第一节媒体生产融合趋势与分工演化
 第二节报业集团生产融合实践
 第三节广电集团生产融合实践
 第四章组织变革视角下的经营融合实践
 第一节组织变革视角下经营融合的含义
 第二节媒体集团经营融合实践中的组织变革
 第三节媒体集团组织融合实践中的阻力分析
 第四节组织变革中员工能动性的经验证据
 第五章国家产业集团三层联动的管理融合进路
 第一节微观集团管理战略
 第二节中观产业融合战略
 第三节宏观公共治理战略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 序一 在国内,近十多年来,伴随着媒体融合实践的发展,相关理论研究也此起彼伏。在研究视角的不断切换中,研究深度也在不断加深。朱江丽副教授与蒋旭峰教授合著的《媒体融合的探索与实践(20142018)》,作为这一领域的新成果,尤为引起我的关注。本书中的一些分析也与几年前我的一些观察形成了呼应。
 2015年,我曾在《国际新闻界》第12期上发表《文化隔阂:新老媒体融合中的关键障碍》一文。在文中,我把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技术、资金、体制、人才等障碍之外的隐性障碍因素,称为文化隔阂。
 在该文中,我主要提出了以下一些观点:
 传统媒体的文化,本质上是以内容为根基的文化。相比以人为本、开放的新媒体,传统媒体在传播体系、生产机制与文化上,都表现出较强的封闭性与集权性。在一定意义上,这种封闭性与集权性既有利于保证这个行业的水准,也会不断巩固这个行业高高在上的地位。系统的封闭性,也使传统媒体周围没有太多的参照系或参照物。在这样的情况下,专业媒体对自己产品质量的检验能力也有限,容易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而这会成为阻碍,使专业媒体缺少自身变革的动力。
 尽管传统媒体一直信奉内容为王,但是其生产的内容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视野的有限性、形式的凝固性、内容价值挖掘得不充分等。
 在传统媒体时代,身处庙堂之上的专业媒体,拥有极强的权威性,对于其受众,本质上是俯视的教化的。即使它们越来越多地追求寓教于乐的技巧,但核心还是教育教化。
 传统媒体也意识到,由于自己的权威地位,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产生重大的后果。因此,它们会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其生产流程与管理体制也会尽量保证对质量的控制与监督。专业媒体的质量标准比较容易落实在具体操作层面,但在监测与判断专业媒体反映社会现实的准确度或干预社会现实的能力方面,质量标准的制定与落实都相对困难。
 封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