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政策与对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大沨丛书009
			》 
			 售價:HK$ 
			94.6
			 
			 
	
			  
			《 
			美国货币与财政史(1961-2021)
			》 
			 售價:HK$ 
			118.8
			 
			 
	
			  
			《 
			中华后土文化·万荣后土祠卷
			》 
			 售價:HK$ 
			184.8
			 
			 
	
			  
			《 
			植梦花园:从游走世界到回归故乡的园艺旅程
			》 
			 售價:HK$ 
			96.8
			 
			 
	
			  
			《 
			鲍鹏山新批水浒传(全三册)
			》 
			 售價:HK$ 
			327.8
			 
			 
	
			  
			《 
			中国石窟音乐图像大典
			》 
			 售價:HK$ 
			294.8
			 
			 
	
			  
			《 
			希波战争
			》 
			 售價:HK$ 
			96.8
			 
			 
	
			  
			《 
			泥土之美——探寻泥咕咕的手工艺与生活文化
			》 
			 售價:HK$ 
			107.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共分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会转型与发展社会问题与治理家庭与社会政策青少年社会学五篇,汇集了19802020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的科研论文代表作,内容覆盖了社会学研究的多重领域和方向,既有宏观的阐述,亦有具体的定量分析或田野调查,展示了该所40年间的学术成果。
           | 
         
       
      
      
      
         
          | 關於作者: | 
         
         
          |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课题组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骏、刘漪、朱妍、刘炜、束方圆、郑思琪等组成。
           | 
         
       
      
      
      
      
         
          | 目錄: 
           | 
         
         
           
            前言\1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李剑华 社会学研究的方向
 张开敏 记取历史教训 开展人口研究回忆20世纪50年代人口学的一场论战
 陈 烽社会形态的两重划分与我国当前社会变革的实质
 许妙发 社会学的繁荣与发展: 迈向中国化之路
 胡建一 稳评定量分析方法的比较
 郑乐平 后现代视角和分析方法
 张结海 实验市场中的价格预期
 王 芳道德认知的默会维度基于认知结构的分析
 薛亚利 风险的民主化与科层制隐忧
 夏江旗 对价值无涉方法论的检讨兼及马克斯韦伯的学术失误
 刘 炜门槛模型: 一个社会学形式理论的建构与拓展
 
 
 【社会转型与发展】
 
 卢汉龙 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三大转变
 潘大渭 俄罗斯的社会转型从浪漫回归现实
 陶 冶社会转型期的人民内部矛盾辨析
 周建明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的建构与演变
 田晓虹 从日本町内会的走向看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的东亚路径
 陆晓文 市场经济行为规范的道德两重性与精神文明建设
 李 骏非稳定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分割内地与香港的比较研究
 朱 妍组织忠诚的社会基础: 劳动关系嵌入性及其作用条件
 臧得顺 臧村关系地权的实践逻辑一个地权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
 王 会乡村社会私人性闲暇兴起及其后果基于多省份农村的田野调研与讨论
 
 
 【社会问题与治理】
 
 吴锦芳 中年知识分子业余生活的调查
 丁水木 维护社会稳定的两个理论问题
 夏国美 社会性别、人口流动与艾滋病风险
 刘文敏 上海村级经济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
 刘正强 中国访民的理想型立基于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本土解释
 张虎祥 中国社会治理的转型及其逻辑
 陶希东 跨界治理: 中国社会公共治理的战略选择
 康 岚个体化赋权: 特大城市中新土客关系的调适路径
 朱志燕 民族形象建构与双重弱势: 城市中的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对切糕事件的社会学分析
 张友庭 污名化情境及其应对策略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及其社区变迁的个案研究
 苑莉莉 贫困治理创新中的慈善信托研究基于网络化治理的视角
 
 
 【家庭与社会政策】
 
 黄彩英 城市家庭的养老功能及其变化
 薛素珍 离婚问题今析
 吴书松 老年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徐安琪 离婚风险的影响机制中国的综合解释模型探讨
 孙克勤 转型期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汤 潇市场背景下我国福利企业发展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徐浙宁 我国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的家庭政策19802008从家庭支持到支持家庭?
 程福财 中国流浪儿童福利政策的绩效: 基于流浪儿童视角的分析
 张 亮丁克家庭: 青年人的时尚?一项国际比较研究
 刘汶蓉 转型期的家庭代际情感与团结基于对上海两类啃老家庭的比较
 魏莉莉 提升国家竞争潜力亟需变革家庭教养方式基于上海市90后青少年成就动机的实证研究
 何 芳美国家庭支持服务育儿模式之审视
 
 
 【青少年社会学】
 
 段 镇论中国儿童组织的社会功能为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40周年而作
 金志堃 青年研究在亚洲
 倪新明 儿童劳动教育与全面发展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
 姚佩宽 论青春期性教育的适合性原理
 陈建强 段镇少先队教育思想评述
 苏颂兴 当今世界青年研究的若干趋势
 孙抱弘 后发型现代化进程与民族性发展新时代国民素质与青少年教育建构性演进之路的探讨
 董小苹 19922012: 中国青少年的社会参与
 杨 雄青少年性行为滞后释放现象的实证解释
 曾燕波 社区青年就业促进机制研究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青年的生存与发展
 裘晓兰 日本无欲世代的群体画像和成因探析
 雷开春 青年网络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路径分析
 华 桦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年未来观研究以对上海部分8090后的调查为例
 刘 程城市青年的社会信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梁海祥 居住方式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徐一叶 针对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的音乐治疗干预
           | 
         
       
      
      
      
         
          | 內容試閱: 
           |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1月25日,是社会学自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以来,(zui)早成立的专业研究机构之一。当时参与筹建的有李剑华、黄彩英、薛素珍等同志,均于解放前在国内外著名高校主修社会学。经历19851987年短暂的机构更名和2015年青少年研究所的整建制并入,社会学所在张开敏、丁水木、卢汉龙、周建明、杨雄等历任所长的领导和几代同仁的奋斗下,至今已走过40年不平凡的岁月。截至2020年1月25日,全所共有科研人员32名、行政人员3名,领导班子为李骏(所长)、程福财(副所长)、刘漪(办公室主任)。
 
 为庆祝和纪念社会学所成立40周年,我们成立了编委会,出版《群学争鸣: 社会学所代表作(19802020)》一书。我们请全所离退休和在职科研人员每人自主选取一篇代表作,又增补了李剑华、黄彩英、薛素珍、张开敏、段镇等几位早期创始人和所领导的代表作,汇编成这本论文集,按主题分为五个研究领域,分别是: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会转型与发展、社会问题与治理、家庭与社会政策、青少年社会学。从本书的目录可以清晰地看出,社会学所40年来,不仅保持了相对集中的研究领域,而且在每个研究领域内也实现了科研人员的代际接替。通过这本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跨越时间达40年之久的论文集,读者也能一窥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在理论、方法、议题、研究上的延续与变迁。
 
 所内许多同仁为本书的出版作出了贡献。刘漪、束方圆等收集整理了离退休同志的代表作,朱妍统稿校对了在职同志的代表作,杨雄(社会学所原所长)、王莉娟(社会学所原办公室主任)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李骏对全书内容体例作统筹安排。由于时间紧张和可行性等原因,部分离退休和曾经在本所工作但后来离职的科研人员代表作未能收录于本书,甚为遗憾。由于人手有限,全书编辑校对工作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还请各位同仁和读者谅解指正。此外,郑思琪、鲁琳也对本书的编辑出版有所贡献,在此一并致谢。
 
 2020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继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后,中华民族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1个百年奋斗目标。社会学所恰逢此时迎来40周年,衷心祝愿她一路前行、不断奋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