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184.8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88.0
			 
			 
	
			  
			《 
			小白理财进阶之道:富爸爸的财富花园+财务自由笔记+有钱人穷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共3册)
			》 
			 售價:HK$ 
			197.3
			 
			 
	
			  
			《 
			谎言的逻辑:洞悉谎言背后真实的心理和人性 专享版
			》 
			 售價:HK$ 
			54.8
			 
			 
	
			  
			《 
			汗青堂丛书022——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新版)
			》 
			 售價:HK$ 
			140.8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249.7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85.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209.0
			 
			 
	
 
       | 
     
      
      
         
          | 編輯推薦: | 
         
         
          |  
            本书着力把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目标与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进行全面阐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巨大功能和时代要求进行深层次解读,以此帮助人们更加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更加坚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信念,更加自觉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和标志性成果为基本线索,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源与发展。*至第三篇主要讲起源。*篇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对美好社会的憧憬、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十月革命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第二篇论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对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了总结;第三篇阐述改革开放以来至党的十八大之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程。第四至第六篇主要讲发展,即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第四篇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第五篇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理论体系、指导意义、历史地位及世界影响;第六篇阐述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加美好的前景。
           | 
         
       
      
      
      
         
          | 關於作者: | 
         
         
          |  
            吴杰明,195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大学政委,中将军衔。主编教材和专著15部,出版学术著作12部,主持国家、军队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多项课题获奖或进入军委总部决策和部队建设。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军事科学》等报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10多次受各级嘉奖,2次荣立三等功。2004年被推荐为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和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 
         
       
      
      
      
      
         
          | 目錄: 
           | 
         
         
           
            前言 1
 
 第一章从乌托邦到新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实践 1
 第一节美好憧憬:空想社会主义的天才设想 2
 一、 资本主义兴起后带来的尖锐社会矛盾 2
 二、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理论构想 5
 第二节石破天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9
 一、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特征 9
 二、 《共产党宣言》问世与马克思主义诞生 12
 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 19
 第三节红旗初升: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实践 24
 一、 面对卡夫丁峡谷的思考 24
 二、 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 30
 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成就和教训 32
 第四节东方欲晓: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39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40
 二、 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3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中国革命的胜利 47第二章开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分店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58
 第一节史无前例的创举: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59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59
 二、 推进一化和基本完成三改造 65
 三、 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意义 70
 第二节山重水复寻新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76
 一、 提出并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76
 二、 探索中出现的曲折失误及其原因 86
 第三节穿越时空的比较: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95
 一、 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关系 95
 二、 从政治高度看待两个历史时期问题 98
 
 第三章建设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 101
 第一节走自己的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102
 一、 解放思想,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 102
 二、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开启 106
 三、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112
 四、 风波平息后的思考与探索 117
 五、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概括 121
 第二节提出三个代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世纪 125
 一、 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26
 二、 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130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入新世纪 133
 四、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7
 第三节推进科学发展:在新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141
 一、 进入新世纪面临的发展难题 141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44
 三、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 146
 四、 提出科学发展观 151
 
 第四章答好新时代的历史考卷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57
 第一节确立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58
 一、 渐次清晰的复兴梦想 158
 二、 强国复兴的战略安排 160
 三、 实现目标的战略支柱 165
 第二节把握战略全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69
 一、 谱写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华章 170
 二、 打破飞来峰的幻想 176
 三、 铸牢文化自信的基石 183
 四、 普照公平正义的阳光 190
 五、 步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197
 第三节抓住关键环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3
 一、 兑现历史交汇期的庄严承诺 203
 二、 用好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一招 207
 三、 确立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13
 四、 突出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 219
 五、 有机统一的战略布局 224
 第四节踏上强军之路: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226
 一、 提出和拓展强军目标 226
 二、 完善强军布局 232
 三、 聚力备战打仗主责主业 240
 第五节共建美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43
 一、 回答地球村的时代之问 243
 二、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249
 三、 共绘一带一路壮丽画卷 253
 四、 打造覆盖全球的朋友圈 257
 五、 推进全球治理的新变革 261
 第六节打铁必须自身硬: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 265
 一、 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265
 二、 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 269
 三、 补足精神上的钙 274
 四、 强化党的组织优势 279
 五、 增强党的人格力量 284
 六、 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288
 七、 使制度成为硬约束 292
 八、 打赢反腐败之战 297第五章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02
 第一节植根实践沃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发展 303
 一、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 303
 二、 扎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源 306
 三、 汲取历史与文化的养分 310
 四、 在实践淬火中不断提炼升华 313
 第二节完备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319
 一、 主题主线贯穿全部理论 320
 二、 八个明确构筑核心要义 323
 三、 十四个坚持擘画方略蓝图 331
 四、 具体理论指导夯实政策根基 334
 第三节科学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
 意义 336
 一、 统领一切工作的定盘星 337
 二、 诠释时代课题的理论之钥 338
 三、 激发实践伟力的强大武器 342
 四、 画出人民心中最大的同心圆 343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345
 一、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346
 二、 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350
 第五节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影响 352
 一、 推动解决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 353
 二、 为世界提供思想的公共产品 356
 三、 激发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动能 358第六章长风破浪会有时
 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362
 第一节不畏浮云遮望眼:科学把握民族复兴关键时期的风险与
 挑战 363
 一、 船到中流浪更急 363
 二、 坚持以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挑战 368
 三、 永葆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 373
 第二节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376
 一、 坚定不移走必由之路 377
 二、 高擎科学理论的伟大旗帜 380
 三、 发挥特色鲜明的制度优势 384
 四、 坚守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388
 第三节走向自由王国: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393
 一、 始终牢牢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 394
 二、 注重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 398
 三、 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401
 第四节中国未来更美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焕发出更强大的生机活力 405
 一、 开创大国和平发展之路 406
 二、 破解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难题 407
 三、 开辟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 409
 
 主要参考文献 413
 
 后记 417
           | 
         
       
      
      
      
         
          | 內容試閱: 
           | 
         
         
           
            前言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70多年峥嵘岁月,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70多年来,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中华文明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蓬勃生机,具有200多年历史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100多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实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东方大国成功开辟出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了短短70年时间,不仅摆脱了贫穷落后,而且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是举世公认、功垂史册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己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今天的中国,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建立在我们党90多年长期奋斗基础上,而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源头,则可追溯到更远。抚今追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0多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脉络,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和鲜明特色,更加充分地认清其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毫无疑问应该拉长时间尺度,将其放在漫漫历史长河尤其是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考察和把握。
 社会主义500年,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历程。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造性地提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给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由此从空想走向科学。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由此从理论走向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诞生,特别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使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走向多国发展。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坚定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时代新变化、实践新要求,科学回答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确立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和汲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着眼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变化了的中国实际和发展目标,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所进行的不懈探索和伟大创造。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成果,是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宏阔的形成发展过程,标志着社会主义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事业取得新成就、达到新高度、进入新境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范畴,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结果。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来,在这一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各国共产党人从本国实际出发进行了不同探索,走出了各具特色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就是这些探索的一部分。科学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完善的基本理论,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参照;而中国特殊的国情,又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只有透彻搞清楚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及其演进,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才能真正明白,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是怎样经历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伟大实践,又是科学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共同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既生动而具体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生动而具体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从思想源头和实践历程上,深刻阐明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500年发展的曲折历程,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宏阔历史,强调要通过学习了解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9年6月,党中央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进一步系统归纳和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思想,强调指出: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要求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使广大党员、干部信仰之基更加牢固、精神之钙更加充足。
 按照这些重要思想和要求,为了帮助广大读者以历史大视野全面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邃历史底蕴、丰富时代内涵、深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准确把握其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清晰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我们编写了《继往开来成大道》一书。
 本书的主旨和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和标志性成果为基本线索,通过回顾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兴起和发展的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到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下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历程;特别是重点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的历程,全方位地展现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使这条康庄大道、光明大道、人间正道越走越宽广的历史大趋势。全书着力把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目标与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进行全面阐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巨大功能和时代要求进行深层次解读,以此帮助人们更加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更加坚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信念,更加自觉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本书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从乌托邦到新社会》,主要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实践;第二章《开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分店》,主要阐释我们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曲折奋斗历程;第三章《建设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主要阐释我们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引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第四章《答好新时代的历史考卷》,主要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第五章《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主要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基础、科学体系、指导意义、历史地位和世界影响;第六章《长风破浪会有时》,主要阐释如何立足新时代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美好的前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已经雄辩地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40多年实践的根本总结,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体现着近代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必将带给中国人民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大道之行,上下求索。当前,我们已经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但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事业更伟大。前方有中华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也有沟沟坎坎,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开伟大社会革命之新局,强伟大自我革命之体魄,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交出我们这一代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