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
 售價:HK$ 
			96.8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96.8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
			》
 售價:HK$ 
			96.8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86.9
 
  《 
			要有光
			》
 售價:HK$ 
			75.9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
			》
 售價:HK$ 
			46.2
 
  《 
			索恩丛书·帝国计划:英国世界体系的兴衰(1830~1970)
			》
 售價:HK$ 
			185.9
 
  《 
			改变的勇气:数十个真实人生蜕变故事,教你改变命运的密码。
			》
 售價:HK$ 
			64.9
 
 
 | 
         
          | 內容簡介: |   
          | 宋诗话是以指导诗歌创作为目的的诗歌品评,形式上随意散漫,但通过对诗人的多方品评,对作品的深入分析,对某一问题的反复陈述,建立起他们对唐诗的整体认识。本书运用统计、定量定性分析、归纳、文本细读、接受美学等方法,从唐诗学本色论、范畴论、体派论、诗法论、作家论五部分探讨宋诗话对唐诗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宋诗话对唐诗学的建构及其贡献、在唐诗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对现代唐诗研究的意义。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宋代是唐诗学形成的关键时期,将宋诗话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对资料细致耙梳整理,建构唐诗学体系;对宋诗话中重要的唐诗学概念进行了辨析,明确宋人的诗歌审美取向;从诗歌创作指导角度论述了唐诗学诗法及作家风格,对唐诗学研究有拓展意义。
 |  
         
          | 關於作者: |   
          | 黄爱平,女,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学与文化传播、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相关教学与研究。 |  
         
          | 目錄: |   
          | 绪论 第一章宋诗话与唐诗学本色论
 1.1诗歌文体本色
 1.2复古与本色
 1.3诗歌本色风貌
 1.3.1本色非才气:韩愈与李白
 1.3.2本色非学问:韩愈与杜甫
 1.3.3本色非理致:韩愈与柳宗元
 第二章宋诗话与唐诗学范畴论
 2.1味的多重含义
 2.1.1味通常指一种诗歌风格、风貌、品格
 2.1.2味在具体诗歌中呈现出不同的内涵
 2.1.3味的内涵辨析
 2.2格的复杂意蕴
 2.2.1格法层面的格
 2.2.2格在多层面的意蕴创造
 2.3工的内涵解读
 2.3.1意工的具体内涵
 2.3.2语工内涵分类阐述
 2.3.3作诗如何达到工
 2.4俗:语言和内质的双重蕴涵
 2.4.1诗歌语言范畴的俗
 2.4.2诗歌内质范畴的俗
 2.4.3以俗为雅的方法
 2.4.4白诗之俗
 第三章宋诗话与唐诗学体派论
 3.1宋诗话元白体论
 3.1.1宋诗话中的白居易
 3.1.2元白体主要特点
 3.2宋诗话少陵体论
 3.2.1宋诗话中的杜甫
 3.2.2少陵体主要特点
 第四章宋诗话中的唐诗学诗法论
 4.1结构
 4.2句法
 4.3字法
 4.4用事
 4.5用语
 4.6对偶与押韵
 第五章宋诗话中的唐诗作家论
 5.1作家风貌总论
 5.2作家比较论
 5.3才性与风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序 杨明
 鲁迅先生曾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那虽然是朋友间私下里的一时兴到之言,但先生对于唐诗的倾倒之情,自是不言而喻。确实,我们又有谁不倾倒于唐诗呢?但是宋人在此一切好诗已被做完的窘境里,异军突起,别开生面,开辟出一个闪耀异彩的崭新的境界,不同样值得我们欣赏而欢欣鼓舞吗?以后历朝历代非崇唐即宗宋,唐宋诗之争成了诗歌史上的一大公案,而所谓唐声宋调超越了时代界限,成了古典诗歌两种风格的代称。直至近现代,也还有许多作者对于宋诗心摹手追。因此之故,我们也就很愿意了解宋人是如何评议唐诗的,那确是一桩重要而饶有兴味的事情。
 唐人做了那么多好诗,论诗的著述却并不算发达;而宋朝却是一个诗话崛起的时代。据郭绍虞先生的考察,宋诗话流传至今的较为完整的便有四十余种,加上部分流传、已佚而有辑本的以及有其名而未见其书或已亡佚而尚未辑集者,共有一百四五十种之多,这还不包括那些诗格诗句图等浅陋之作。这些林林总总的著作中,包含着不少议论唐诗的资料,正可以让我们了解宋人对于唐诗的见解。但是宋诗话颇为庞杂零碎,要从中抽绎相关的内容,不是一桩容易的工作。
 黄爱平的《宋诗话与唐诗学》,正是以此为鹄的而做出了很可观的成绩。作者阅读的文献十分丰富,钩稽相关资料,加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归纳为本色论、范畴论、体派论、诗法论、作家论五个方面,比较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宋诗话中的唐诗论概貌。
 宋诗话中的一些诗学用语往往不加以明确的定义,并且在不同语境中呈现出含义的多面性。本书结合具体语境对这些用语进行辨析,剥茧抽丝,逐层展示诗学概念的丰富内涵。比如味在描述具体诗歌时就有理之味情之味境之味物之味等不同层面的涵义。这样阐释诗学概念比较贴合中国诗学的特点。正是因为能结合具体语境和具体作品,所以得到的结论常有新意。比如关于俗这一用语,本书指出语言层面的俗并不全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