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HK$ 
			65.8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294.8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173.8
 
  《 
			唯美手编.17,绚丽的春夏毛衫
			》
 售價:HK$ 
			53.9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140.8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217.8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86.9
 
  《 
			江河回望:中国文化与人生价值  许倬云 著 许先生最后的凝望与嘱托 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内核
			》
 售價:HK$ 
			85.8
 
 
 | 
         
          | 編輯推薦: |   
          | 教你掌握框架和隐喻两大语言利器,在话语角力中有效表达观点,掌握话语权 作者用别想大象这个例子说明,在语言大战中战胜对手的方法很简单:千万不要用对方已经不断重复强调的关键词。隐喻和框架是控制话语权的两大利器,你可以运用这两种武器在30秒之内了解对方言语的核心含义,并迅速做出反应。
 作者乔治莱考夫是语言学大师、认知语言学之父
 乔治莱考夫是世界知名语言学家和认知科学家,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长期以来着力研究认知语言学对人际沟通的启示,认为用对了语言就赢得了一切。
 全新版本除旧换新,紧跟时代潮流
 全新版根据时代和现实更新了理论,更增加了很多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实践。全新版比旧版理论更完善、更深入,实例更丰富,使用也更上手。
 |  
         
          | 內容簡介: |   
          | 乔治莱考夫用别想那只大象的例子说明,在语言大战中战胜对手的方法很简单:千万不要用对方已经不断重复强调的关键词。他告诉我们,隐喻和框架是控制话语权的两大利器,你可以运用这两种武器在30秒之内了解对方言语的核心含义,并迅速做出反应。《别想那只大象》不仅教我们在话语角力中抢占高地、达成自己的目的,还可以让我们变得不那么容易被引导、操弄和煽动。 |  
         
          | 關於作者: |   
          | [美]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 世界知名语言学家和认知科学家,认识语言学之父,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之一。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特聘教授,圣塔菲研究所科学委员会委员,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主席,认知科学学会理事会成员。曾在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大学任教,曾担任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
 著述颇丰,其中《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各国语言学界广为传述;《道德政治》是霍华德迪安参加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时使用的竞选指导手册;《别想那只大象》则被认为是美国进步派的基本指南。
 |  
         
          | 目錄: |   
          | 序言重温框架的含义,理解最新的时代 -I 引言重建框架,就是变革社会 -001
 Part 1 控制语言就是控制思想
 01 控制话语权的两大利器:框架和隐喻 -013
 02 重建框架:揭示系统性因果关系 -055
 03 隐喻:我们是怎样被操纵的 -087
 Part 2 实战指南
 04 知己知彼:了解对手的思路,找到自己的方向 -113
 05 回归具体的议题:构建进步派的框架 -137
 06 答疑解惑:详解关于框架的14 个问题 -183
 07 破解语言迷魂阵:夺回话语权的技巧 -199
 致谢 -211
 译者后记 -215
 |  
         
          | 內容試閱: |   
          | 重温框架的含义,理解最新的时代 2004年,本书第一版刚问世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听过或想过,更不曾讨论过怎样为社会和政治议题建立框架。建立框架是一个无人知晓也无人讨论的概念,游离于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的学术领域之外。
 《别想那只大象》成为畅销书之后,这一切发生了改变。如今,怎样为议题建立框架的讨论,在美国各级媒体上已司空见惯。数百万人在讨论议题时会听到框架这个词,而且基本理解了它的含义。
 这对于本书而言,算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但《别想那只大象》还有一些更长远的目标。2004年,在为议题建立框架方面,共和党的表现比民主党好得多。1994年,共和党成为美国国会的多数党派,他们在建立框架方面的优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和其他一些人希望,从2004年开始,随着人们广泛地理解框架的运作原理,民主党能够扭转这一局面。
 到了2008年的总统选举,贝拉克奥巴马率领民主党运用更加出色的框架和同样出色的草根战术(当然,他本身就是一位优秀的候选人),横扫白宫和国会。我曾希望,民主党的框架优势能够继续保持下去。
 可惜事与愿违。2009年,几乎就在奥巴马第二次当选总统之后,共和党重新获得了公共话语中的框架优势,这在国会及美国各州议院的茶党占据优势的过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此刻,共和党的框架视野不只放到了州一级的议会,甚至还瞄准了各个城市的议会。
 那这些年发生了些什么呢?
 本次《别想那只大象》的全新版不仅将重温框架是什么及怎样运作,还有一个新的目标:解释美国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民主党为什么再一次打输了框架之战,我们又能为此做些什么。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让我们着手干起来吧。
 乔治莱考夫
 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