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售價:HK$ 
			107.8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首次系统论述时间观疗法 菲利普·津巴多 著 自我觉察 活在当下 津巴多 心理学 当
			》
 售價:HK$ 
			75.9
 
  《 
			亲爱的族人:菲利普王之战的新叙事(横扫北美史学界各项大奖 以印第安女王视角重写北美大陆的反殖民之战)
			》
 售價:HK$ 
			140.8
 
  《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
			》
 售價:HK$ 
			93.5
 
  《 
			什么是新疆
			》
 售價:HK$ 
			195.8
 
  《 
			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实战
			》
 售價:HK$ 
			97.9
 
  《 
			乳腺整合肿瘤学 国际经典乳腺肿瘤学译著 一部聚焦乳腺肿瘤综合治疗的实用专著
			》
 售價:HK$ 
			140.8
 
  《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售價:HK$ 
			53.9
 
 
 | 
         
          | 內容簡介: |   
          | 胡公信仰是浙江地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区域性神祇信仰。本书以胡公信仰的典型代表五云三都白竹胡公案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仪式中音声切入,通过民间记忆、仪式记忆、媒体记忆三种视角,作为白竹案仪式及其音声的记忆文本中不同时间段、不同主体的接合,将民族志过去时的口述资料、纸媒资料,与民族志现在时的田野素材和媒介资料结合起来,探寻胡公信仰仪式及其音声的变迁路向,以及变迁的内外动因。 |  
         
          | 關於作者: |   
          | 林莉君,汉族,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音乐舞蹈分院教师。现为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世界民族音乐学会等学会会员。 |  
         
          | 目錄: |   
          | 绪论 
 第一章胡公信仰与人文生态环境
 第一节胡公信仰
 第二节人文生态
 第三节九个案堂与村落
 
 第二章民间记忆
 第一节白竹胡公案的历史与重建
 第二节白竹胡公案仪式及其音声
 
 第三章仪式记忆
 第一节20122013年白竹胡公案活动概述
 第二节20122013年白竹胡公案仪式实录
 第三节白竹胡公案仪式及其音声的传播内容比较
 
 第四章媒体记忆
 第一节胡公及其信仰的纸媒记忆(18851948)
 第二节从清末民国时期的纸媒记忆看音声的流变
 第三节大众传媒与新媒体
 
 第五章音声声谱
 第一节内核~外层与近神圣~近世俗
 第二节音声声谱形态分析
 
 第六章传播、变迁与现状
 第一节变迁轨迹
 第二节灵验乎,闹热乎
 音声闹热观的演变
 结论
 附录一《胡公经》(民间口传版)
 附录二《胡公经》(学者胡国钧采录版)
 附录三《胡公经》(永康方岩山流通版)
 附录四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胡公信仰是浙江地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区域性神祇信仰,其影响范围覆盖了浙江省中部、西部、南部、东部,遍及浙江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特定的信仰文化圈。本书以胡公信仰的典型代表五云三都白竹胡公案(简称白竹胡公案)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仪式中的音声切入,通过民间记忆、仪式记忆、媒体记忆三种视角,作为白竹胡公案仪式及其音声之记忆文本中不同时间段、不同主体的接合,将民族志过去时的口述资料、纸媒资料,与民族志现在时的田野素材和媒介资料结合起来,探寻胡公信仰仪式及其音声的变迁路向,以及变迁的内外动因。 本书由绪论、正文六章和结论组成。绪论主要提出问题,交代研究对象,梳理和评述学界相关研究状况,以及提出研究思路和叙述方法。
 第一章的主旨是力图厘清胡公信仰与其人文生态环境,交代胡公生平、神话传说、传播区域,以及白竹胡公案九个案堂及其村落概况。
 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通过民间口述文本、仪式现场实录、媒体记忆三种文本进行梳理和分析,试图从多维度的视角建构对白竹胡公案仪式及其音声的理解,以及各个记忆文本是如何形塑胡公信仰及其音声。同时,尝试从清末民国时期纸媒中找寻白竹胡公案传统音声的源流,勾勒其原初的可能面貌。三种文本互为补充,是历时与共时对仪式及其音声的整体反映。
 第五章以局内观结合近~远两级变量思维方法,用内~外来理解仪式及其音声的近~远属性,并对三个层次内音声的运用及其形态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第六章梳理分析了民间社会传播与政府组织传播的变迁轨迹,并对音声观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指出传统白竹胡公案仪式音声的闹热可归结为三个特征信、俗、杂,通过外层俗杂的闹热音声,催化、加强内在的信之音,以传达兴之声。如果说传统上的闹热音声,其内~外是层层叠然、均衡交织;而今,随着音声闹热观的变迁,出现了层次偏移的现象内核弱化,中介层简化,外围强化。
 结论总括全文,并结合媒介地理、乡土文化复兴做一初步思考。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的观念变迁,同时因之影视以及网络媒介的强势渗透,音声媒介呈现出同质化且简单化的趋势,地方感面临被消解的态势。当前,媒体、政府叙事基于不同目的的话语权利之下,有意或无意间所传播的胡公信仰仪式的碎片,折射出掌握发声阶层的历史意识与集体记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