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钩针编织曼陀罗花样
			》
 售價:HK$ 
			65.8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74.8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57.2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107.8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108.9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65.8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65.8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 什么是医疗后市场?有哪些共性? 如何遴选投资项目?投资逻辑是什么?
 有哪些风口和深渊?
 新形势、新场景、新变化
 带给医疗后市场哪些机遇?
 本书带你了解医疗后市场的痛点以及需求
 对医疗后市场未来的进行全面展望!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围绕影响医疗后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展开,对医疗后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进行分析,介绍了各方的。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打造医疗后市场产业生态链,形成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实现协同发展也进行了探讨。 |  
         
          | 關於作者: |   
          | 隋斌: 北京九都汇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现担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师从国药泰斗、国医大师金世元先生,长期从事医药产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运作。
 金荣华:
 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多年来,致力于医院管理,新发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慢性肝病的随访管理体系建立。曾经主导处置多起突发传染病事件,并建立完善的救治体系。先后参加中英合作、中美合作的SARS相关科学研究;参与病毒性肝炎相关的北京市重大项目的课题遴选、组织管理。负责或参加北京市首都发展基金、国家863课题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技术平台建设等项目。曾被中央电视台收录为东方之子和真心英雄。曾获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共产党员、全国青年卫士、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和北京市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隋斌:
 北京九都汇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现担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师从国药泰斗、国医大师金世元先生,长期从事医药产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运作。
 金荣华:
 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多年来,致力于医院管理,新发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慢性肝病的随访管理体系建立。曾经主导处置多起突发传染病事件,并建立完善的救治体系。先后参加中英合作、中美合作的SARS相关科学研究;参与病毒性肝炎相关的北京市重大项目的课题遴选、组织管理。负责或参加北京市首都发展基金、国家863课题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技术平台建设等项目。曾被中央电视台收录为东方之子和真心英雄。曾获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共产党员、全国青年卫士、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和北京市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刘夏: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法国高等商业经济学院,十年投行投资经验,现任国都创投副总经理并参与管理多个产业基金。
 苏凌云:
 阿里健康研究院院长
 张鹏
 高特佳投资集团投资研究部执行合伙人。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7年医疗产业经验。曾任职于迈瑞医疗,担任体外诊断试剂研发部经理,迈瑞试剂专业委员会委员、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现重点关注医疗器械(IVD、影像设备、高值耗材等)、互联网医疗及AI医疗、医药流通领域的投资机会。
 |  
         
          | 目錄: |   
          | 医疗后市场 商业模式与投资热点
 隋 斌 主编
 金荣华 刘 夏 苏凌云 张 鹏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围绕影响医疗后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展开,对医疗后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进行分析,介绍了各方的痛点、需求,并对医疗后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打造医疗后市场产业生态链,形成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实现协同发展也进行了探讨。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医疗后市场:商业模式与投资热点  隋斌主编;
 金荣华等编著.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12
 ISBN 978-7-111-64568-9
 Ⅰ.①医 Ⅱ.①隋 ②金 Ⅲ.①养老-老龄
 产业-产业发展-研究-中国 ②康复-投资-产业发展-
 研究-中国 Ⅳ.①D669.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291775号
 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策划编辑:杨 冰 责任编辑:杨 冰 侯春鹏
 责任校对:郭明磊 责任印制:孙 炜
 北京联兴盛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印刷
 2020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45mm210mm6.375印张3插页103千字
 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4568-9
 定价:52.00元
 电话服务
 客服电话:010-88361066
 010-88379833
 010-68326294
 封底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网络服务
 机工官网:www.cmpbook.com
 机工官博:weibo.comcmp1952
 金书网:www.golden-book.com
 机工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
 项目编委会
 总 编:胡昆坪
 执行总编:李 超
 编委会成员:(以姓氏拼音为序)
 鲍 勇 曹 健 陈保站 陈庆勇
 成立兵 丁传军 丁海荣 樊瑜波
 金荣华 姜天骄 刘 夏 隋 斌
 苏凌云 王 豫 武治印 吴国安
 杨 冰 钟 蕾 翟运开 张 鹏
 医疗后市场
 商业模式与投资热点
 序
 序
 我国的大健康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不仅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坚定支持,也受益于广大人民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和需求。作为专注于医药医疗大健康领域的展览和会议组织者,国药励展公司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随着时代的节拍,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平台建设,发展范围从原有的医药医疗领域延伸至食品、体育、化妆品等大健康领域。
 我们有幸亲历了我国大健康产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同时也见证了贯穿大健康产业链的创新力量,立足于产业前沿,持续引领推动产业科技的进步与高质量发展。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机构和有识之士投身到我国的大健康事业建设中来,作为世界媒体500强之一的机械工业出版社,与我们一起合作打造开放式产业研究平台,通过整合产业专家的智库资源,进行系统的选题研究和图书出版,使产业专家们能观能执的智慧分享进一步突破时空的限制,为人类健康的共同事业、为以健康梦托起中国梦的实现积极献力。
 国药励展大健康产业新知图书是我们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共同打造的第一项专业研究产品,汇聚了双方共同组建的大健康产业专家委员会中众多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相信能为国内大健康产业的企业经营者、创业者、市场及产业研究者、投资者给予启迪和参考。
 国药励展大健康产业新知图书首次在第8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上推出,共计五种,分别是《精准医疗》《重构大健康》《医疗投资》《医疗 保险》《AI 医疗健康》。推出之后,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好评,但这仅仅是双方合作计划的开始,在此基础上,2019年10月,在第8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上,我们又将推出了7种,分别是《5G 医疗:新技术如何改变医疗产业商业模式》《医疗后市场:商业模式与投资热点》《医疗投资:资本如何赋能医疗产业(案例篇)》《医疗机器人:产业未来新革命》《医疗商业模式:深度解析企业发展成败因素》以及《未来医疗:医疗4.0引领第四次医疗产业变革》和《医疗机构的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方法》。未来我们每年还将依据产业发展的热点与变革,持续推出该系列研究产品的后续内容,从前沿新知到实践探索,出版更多优秀的图书,助推医疗产业的技术发展与科技创新。
 择善固执,莫忘初衷。在此,谨以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为赋能健康产业的高质高效发展、也为助力健康中国的实现略致绵薄之力。
 国药励展董事总经理
 胡昆坪
 前 言
 前 言
 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提升,目前,以慢病管理市场、康复医疗市场以及养老市场为代表的医疗后市场日益进入公众的视野之中,并引发持续关注。但对于这一市场目前尚没有全面系统的研究与介绍,只有一些聚焦在某些热点上的文章及相关报告以供参考。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认识这一市场,同时也为有兴趣参与其中的投资者、创业者提供参考资料,推动其更好发展。
 本书围绕影响医疗后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展开。简言之,医疗后市场的发展有三个因素:一是国家相关政策与措施的出台与推动,市场发展大环境向好;二是先进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与传统医疗技术及管理方式的结合与应用;三是市场与资本力量的关注与助力。这些都是医疗后市场发展的条件与支撑。同时,医疗后市场参与各方如何形成产业链,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形成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在这些关键点上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同样值得探讨与研究总结。
 在医疗后市场项目研究与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来自知名医疗企业、投资机构、创业团队以及大健康专业研究机构的多位专家组成团队,开展了深入调研,并最终完成写作。本书通过对医疗后市场主要细分领域条分缕析,从运行现状、商业模式、投资方向、发展趋势等多个维度分析研究,思考与探索医疗后市场的
 发展机会与思路。
 从功能定位上来看,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全面系统研究介绍医疗后市场的专业读物,旨在为医疗后市场相关参与者,如医疗机构、投资方(产业基金、证券投资等)、各类相关企业(如保险公司、创业企业等)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提供针对医疗后市场的全面参考。同时,力争找出医疗后市场的共性特征和运行规律,并提出现实可行的操作建议。
 从内容定位上来看,本书涵盖市场、技术、商业三个层面。市场包括医疗后市场发展环境分析、现状分析、问题措施与方向展望、投资方向研判等;技术包括目前医疗后市场领域主要应用的技术概览,其方向、场景、模式、趋势均包含在内;商业则包括医疗后市场商业模式、产业链、市场协同机制等。
 实际上,对医疗后市场的发展前景各方观点也各不相同,唱衰者有之,看好者亦有之,到底是风口还是深渊?在大健康产业中的生物制药、IVD等赛道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医疗后市场能否接棒,亦是见仁见智。本书抛砖引玉,希望能够激发更多的探讨。
 本书由国药励展公司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组织大健康产业专家共同编写。全书共分为六章,由隋斌担任主编,负责全书的架构设计、内容安排与书稿统筹;由金荣华、刘夏、苏凌云、张鹏等专家共同参与编写。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蔡江南先生、方正证券姜天骄先生等有关专家提供了大量资料与案例支持,在此对他们给予的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此外,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行业研究报告以及相关公司实践案例,在此一并致谢。囿于编者的研究能力、实践经验,加之编撰时间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疏漏之处,恳请业界同仁不吝指正。
 在此,还要特别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陈海娟副社长及大健康项目负责人杨冰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正是她们的努力,促成了本书的顺利面世。希望本书能为医疗后市场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并衷心祝愿我国的大健康产业及医疗后市场发展得越来越好。
 本书编写组
 2019年9月
 目 录
 目 录
 序
 前 言
 第一部分01 认识医疗后市场
 第一章 透视:医疗后市场的界定与发展
 第一节 医疗后市场画像
 第二节 我国医疗后市场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我国医疗后市场目前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借鉴:国外医疗后市场的发展情况
 第一节 美国的医疗后市场
 第二节 日本的医疗后市场
 第三节 欧洲的医疗后市场
 第二部分02 商业、技术、资本:三维度下的医疗后市场实战
 第三章 商业:医疗后市场的商业模式构建
 第一节 医疗后市场商业模式:慢病管理
 第二节 医疗后市场商业模式:康复医疗
 第三节 医疗后市场商业模式:养老产业
 第四章 技术:科技驱动下的医疗后市场
 第一节 信息数据技术与医疗后市场的结合
 第二节 医疗后市场技术应用场景之一:慢病管理
 第三节 医疗后市场技术应用场景之二:康复医疗
 第四节 医疗后市场技术应用场景之三:养老产业
 第五章 资本:医疗后市场的投资方向与实践
 第一节 医疗后市场投资现状与逻辑
 第二节 慢病管理的热点投资机会
 第三节 康复医疗的热点投资机会
 第四节 养老产业的热点投资机会
 第三部分03 医疗后市场发展展望与机会
 第六章 协同:打造产业生态链,推动医疗后市场发展
 第一节 医疗后市场产业生态链的构建
 第二节 把握医疗后市场的发展动力
 第三节 抢占医疗后市场的机会红利
 |  
         
          | 內容試閱: |   
          | 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提升,目前,以慢病管理市场、康复医疗市场以及养老市场为代表的医疗后市场日益进入公众的视野之中,并引发持续关注。但对于这一市场目前尚没有全面系统的研究与介绍,只有一些聚焦在某些热点上的文章及相关报告以供参考。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认识这一市场,同时也为有兴趣参与其中的投资者、创业者提供参考资料,推动其更好发展。 本书围绕影响医疗后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展开。简言之,医疗后市场的发展有三个因素:一是国家相关政策与措施的出台与推动,市场发展大环境向好;二是先进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与传统医疗技术及管理方式的结合与应用;三是市场与资本力量的关注与助力。这些都是医疗后市场发展的条件与支撑。同时,医疗后市场参与各方如何形成产业链,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形成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在这些关键点上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同样值得探讨与研究总结。
 在医疗后市场项目研究与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来自知名医疗企业、投资机构、创业团队以及大健康专业研究机构的多位专家组成团队,开展了深入调研,并最终完成写作。本书通过对医疗后市场主要细分领域条分缕析,从运行现状、商业模式、投资方向、发展趋势等多个维度分析研究,思考与探索医疗后市场的
 发展机会与思路。
 从功能定位上来看,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全面系统研究介绍医疗后市场的专业读物,旨在为医疗后市场相关参与者,如医疗机构、投资方(产业基金、证券投资等)、各类相关企业(如保险公司、创业企业等)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提供针对医疗后市场的全面参考。同时,力争找出医疗后市场的共性特征和运行规律,并提出现实可行的操作建议。
 从内容定位上来看,本书涵盖市场、技术、商业三个层面。市场包括医疗后市场发展环境分析、现状分析、问题措施与方向展望、投资方向研判等;技术包括目前医疗后市场领域主要应用的技术概览,其方向、场景、模式、趋势均包含在内;商业则包括医疗后市场商业模式、产业链、市场协同机制等。
 实际上,对医疗后市场的发展前景各方观点也各不相同,唱衰者有之,看好者亦有之,到底是风口还是深渊?在大健康产业中的生物制药、IVD等赛道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医疗后市场能否接棒,亦是见仁见智。本书抛砖引玉,希望能够激发更多的探讨。
 本书由国药励展公司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组织大健康产业专家共同编写。全书共分为六章,由隋斌担任主编,负责全书的架构设计、内容安排与书稿统筹;由金荣华、刘夏、苏凌云、张鹏等专家共同参与编写。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蔡江南先生、方正证券姜天骄先生等有关专家提供了大量资料与案例支持,在此对他们给予的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此外,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行业研究报告以及相关公司实践案例,在此一并致谢。囿于编者的研究能力、实践经验,加之编撰时间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疏漏之处,恳请业界同仁不吝指正。
 在此,还要特别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陈海娟副社长及大健康项目负责人杨冰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正是她们的努力,促成了本书的顺利面世。希望本书能为医疗后市场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并衷心祝愿我国的大健康产业及医疗后市场发展得越来越好。
 本书编写组
 2019年9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