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74.8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57.2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107.8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108.9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65.8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65.8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74.8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129.8
 
 
 | 
         
          | 編輯推薦: |   
          | 医疗机器人飞速发展,技术变革日新月异,推动了整个医疗产业发生巨大变化。 本书详细介绍了医疗机器人中具有代表性的临床应用产品和技术,同时汇总了国内外医疗机器人的先进企业,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了解医疗机器人产业的概况和全貌。
 |  
         
          | 內容簡介: |   
          | 对于未来医疗来说,医疗机器人将会被应用到更多的医疗场景中,并将成为改变医疗商业模式的新动力。本书通过对知名医疗机器人公司的梳理和研究,阐述了医疗机器人的行业动态及其对产业变革的影响,展望了未来医疗的发展趋势。 |  
         
          | 關於作者: |   
          | 王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以及北航医疗器械研究所副所长。2003年起他从事医疗手术机器人方向的研究,师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田苗教授(北航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机械工业服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与智能技术与机器人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集成手术系统和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罗塞尔H.泰勒(Russell H. Taylor)教授(手术机器人和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领域奠基人,主持研发了世界首台骨科手术机器人ROBDOC)。王豫曾参与国内首台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研发,完成国内首例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和首例远程骨科手术,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申获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美国专利1项,并与全球的医疗机器人研究机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LCSR实验室保持长期战略合作。
 樊瑜波:王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以及北航医疗器械研究所副所长。2003年起他从事医疗手术机器人方向的研究,师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田苗教授(北航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机械工业服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与智能技术与机器人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集成手术系统和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罗塞尔H.泰勒(Russell H. Taylor)教授(手术机器人和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领域奠基人,主持研发了世界首台骨科手术机器人ROBDOC)。王豫曾参与国内首台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研发,完成国内首例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和首例远程骨科手术,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申获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美国专利1项,并与全球的医疗机器人研究机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LCSR实验室保持长期战略合作。
 樊瑜波:
 198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 1992年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生物力学专业。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世界华人生物工程联合会( WACBE)候任主席、世界生物力学理事会( WCB)理事、全国生物力学专委会主任(第五届)、中国空间学会常务理事等多项社会兼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获得者、全国科技工作者。
 近年来,致力于生物力学、力生物学及其与生物材料交叉融合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从交叉学科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相关问题、开展新型医疗器械基础及关键技术、及医疗器械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探索飞行员损伤机理和防护方法、发展航空航天生命防护与保障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期刊发表 SCI 论文 100 余篇 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及接受 80 余篇 ,获国家发明专利 20余项。
 |  
         
          | 目錄: |   
          | 目 录 序1
 序2
 前言
 第1章 医疗机器人源起、发展与未来
 1.1 机器人革命与医学革命的伟大会师
 1.2 医疗机器人为何开始爆发
 1.3 医疗机器人产业烽烟四起
 1.4 医疗机器人发展趋势
 第2章 医疗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
 2.1 手术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应用
 2.2 康复机器人
 2.3 非手术诊疗机器人
 2.4 医疗服务机器人
 2.5 医疗机器人 黑科技
 第3章 全球医疗机器人产业格局
 3.1 全球医疗机器人产业现状
 3.2 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特点:政策监管对行业的影响
 3.3 医疗机器人如何进行产学研结合
 3.4 医疗机器人如何进行市场推广
 第4章 典型公司案例研究
 4.1 直觉外科全球最成功的医疗机器人公司
 4.2 Mazor Robotics全球脊柱机器人领导者
 4.3 EKSO Bionics全球市值最高的外骨骼机器人公
 司
 4.4 ReWalk Robotics最早的外骨骼机器人公司
 4.5 Think Surgical骨科手术变革开创者
 4.6 MAKOplasty最成功的骨科机器人
 4.7 安科锐新型放射外科机器人
 4.8 Auris Health足以威胁达芬奇的外科手术机器人
 4.9 天智航国内第一家CFDA认证的医疗机器人公
 司
 4.10 大艾机器人国内首家获得CFDA认证的外骨骼机器
 人
 4.11 Remebot国内首家获CFDA认证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4.12 安翰科技首家胶囊胃镜机器人公司
 |  
         
          | 內容試閱: |   
          | 医疗机器人自诞生之日起便是前沿科技的典型代表,并站在机器人和医疗健康两大风口的交汇处,无论是对于资本市场还是科学研究来说,医疗机器人都是关注的热点之一。在当前的医疗机器人市场中,美国拥有直觉外科、美敦力、Stryker(MAKO)等一众优秀的医疗机器人企业。直觉外科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医疗机器人公司,其全面的技术专利储备体系形成了难以跨越的技术壁垒。预计在2021年,全球医疗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07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5%,未来将逐步成长为一个近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我国也将医疗机器人作为重点扶持的先进制造业,希望在未来行业和技术竞争中取得突破,占据医疗科技战略高地。 医疗机器人的发展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畅想,也是科技进步的标识。医疗机器人在代替医生进行手术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主要表现为精度高、视野好、创口小、稳定、术后恢复快。然而,医疗机器人的发展能否完全取代医生,这也是研究者一直争论的话题之一,甚至出现了机器人威胁论。想要破除人们对医疗机器人的误解,关键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医疗机器人,知道其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机器人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发挥医疗机器人的作用,改善现有医疗技术水平。
 目前,对于医疗机器人系统介绍的书并不多,现有的图书也多从技术角度进行解读,读起来通常晦涩难懂。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医疗机器人还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集成系统,完全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细节也并不容易。此外,从医疗机器人行业视角出发,并结合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市场情况做全面的剖析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市场上需要一本既从技术出发,又能描绘宏观市场的书籍,让学术研究者、投资者、从业者甚至普通大众对医疗机器人有一个全面的概念,帮助他们加深对医疗机器人行业的理解。
 本书作者之一王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以及北航医疗器械研究所副所长。2003年起他从事医疗手术机器人方向的研究,师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田苗教授(北航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机械工业服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与智能技术与机器人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集成手术系统和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罗塞尔H.泰勒(Russell H. Taylor)教授(手术机器人和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领域奠基人,主持研发了世界首台骨科手术机器人ROBDOC)。王豫曾参与国内首台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研发,完成国内首例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和首例远程骨科手术,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申获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美国专利1项,并与全球顶尖的医疗机器人研究机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LCSR实验室保持长期战略合作。
 本书第一章从技术源起、产业发展的角度描述了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行业竞争趋势,为读者描绘了宏观环境下全球医疗机器人竞争格局及我国医疗机器人在当前格局中所处的行业地位。第二章从医疗机器人产品门类、相应的技术标准和临床应用场景对医疗机器人做了全面的介绍,并畅想了未来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由此带来的巨大改变。读者通过本章能够对医疗机器人全产品线建立全面的概念,并进一步感受医疗机器人对未来人们生活、就医方式带来的改变和冲击。第三章结合医疗机器人现有的行业特点,分析了医疗机器人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因素,也有可能成为巨大的发展推力。第四章着重分析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医疗机器人企业,希望医疗机器人企业高层管理者和创业者能够从这些企业的技术积累、发展路径、产品布局、市场推广的经验中有所收获。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王田苗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有幸邀请到王田苗教授作序。希望本书能帮助到那些对医疗机器人行业感兴趣的读者,推动中国医疗机器人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医疗机器人事业的研发创新和市场推广中来,帮助中国医疗机器人占据全球行业的战略高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