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东方美学口袋书 华夏青铜
			》
 售價:HK$ 
			43.8
 
  《 
			初识密码学
			》
 售價:HK$ 
			140.8
 
  《 
			政策与对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大沨丛书009
			》
 售價:HK$ 
			94.6
 
  《 
			美国货币与财政史(1961-2021)
			》
 售價:HK$ 
			118.8
 
  《 
			中华后土文化·万荣后土祠卷
			》
 售價:HK$ 
			184.8
 
  《 
			植梦花园:从游走世界到回归故乡的园艺旅程
			》
 售價:HK$ 
			96.8
 
  《 
			鲍鹏山新批水浒传(全三册)
			》
 售價:HK$ 
			327.8
 
  《 
			中国石窟音乐图像大典
			》
 售價:HK$ 
			294.8
 
 
 | 
         
          | 編輯推薦: |   
          | 秉承《散文》杂志所一贯坚持的散文创作立其诚、传其美、出其新的高格调要求,多角度地展现当代散文文坛创作面貌,既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亦不乏高度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是值得期待的一部散文作品集。 |  
         
          | 內容簡介: |   
          | 收入《黑夜里的麦田》《忽略》《以鸟鸣春》《敦煌》《万物如果开口说话》等五十余篇文章,有反映历史人文主题宏大的篇章,有记叙风花雪月意趣闲适的雅致小品,更多的是切入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集《散文》2019年度刊发的实力作家与文坛新秀的力作佳作之大成。 |  
         
          | 關於作者: |   
          | 由《散文》编辑部统筹编选,作者阵容既有朱以撒、李汉荣、李万华、刘荒田、学群、玄武这样的笔力雄厚的实力作家,也有初露锋芒的新锐作家如走昭、李琬等。 |  
         
          | 目錄: |   
          | 【卷 壹】 003点灯的人|王月鹏
 010来来往往|朱以撒
 017老布拉格:城堡、教堂和广场|赵冬妮
 025大地|陈元武
 032长纤塘断笺|黎冬
 040 1987年的愿望树|凌岚
 046万物如果开口说话|熊亮
 055南方,南方|王开岭
 063敦煌|野鹰
 069我的地【外一篇】|阿微木依萝
 077稻子和吃稻子的人|学群
 080夏日书:以蝉之名|米兰
 088种菜去|女真
 
 【卷 贰】
 095堡子:土夯的骨肉【外一篇】|王选
 103金轮大厦|逄鹊
 109两条河|白小仙
 117少年记|孙一圣
 124在高台|林混
 130软米饭,豆叶汤|成向阳
 135山垄上的稻子|丁智
 140汹涌|蔡瑛
 146糖包【外一篇】|辛茜
 152蒋小宣的爱情|渊子
 159饥饿二题|金国泉
 165欲上鲤鱼去|汉家
 
 【卷 叁】
 175云深|胡竹峰
 182丛林中的隐者| 麦小麦
 187黎明书|朱武英
 192绝交的典范|刘诚龙
 197人间间谍|王晓莉
 201文字瘿木|林渊液
 206惊隐|王威廉
 212 废地|许实
 217德累斯顿记忆|李清源
 223 佛土与高僧|姚雅丽
 227 岛歌|走昭
 231冬暮春初|苍耳
 237 异乡的刀|黛安
 241 亳州记|钱红莉
 246寂静的夜晚,为何听不见【外一篇】|李琬
 
 【卷 肆】
 253与侄儿书鸟语|李汉荣
 259一张讣告|刘荒田
 263中年幽微|赵瑜
 269人境庐记事|玄武
 275看一副牌打完|干亚群
 279门人杂记|海龙
 283家安食味|周洁茹
 287青蒿|朱千华
 291秋雨记|孙敏瑛
 294倚哪棵树,听哪种泉【外一篇】|马温
 300书房|刘勇
 305手写体|姚雪雪
 308天真一瞥|万晓岩
 314黑水鸡受了惊吓|刘丽丽
 319粮食的味道|韩浩月
 322旧雨二章|张羊羊
 327软萩粑|李骏
 |  
         
          | 內容試閱: |   
          | 一 早在二三十年之前,中国的散文出版就出现了焦虑症。焦虑的发生,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价值观念上的变迁,二是中国散文高度专业化带来的问题。第一个焦虑广泛存在于各行业各阶层,第二个焦虑真正属于散文自己。
 中国散文的高度专业化是指在悠长深厚文脉的影响下形成的一整套写作及评价机制。专业化给过我们多少光明,相应地,它也会给我们几乎等量的阴影。散文出版在这阴影里深患焦虑。
 面对焦虑症,中国的散文写作、批评及出版企图进行自我治疗,企图飞出专业化造成的阴影地带。他们乐观地认为,赶走专业化,散文即会获得自由之境。于是,他们向小说家讨散文,他们向诗人讨散文,他们向性别、市民等夹带着欲望噱头的因子讨散文。
 然而理想的疗效没有发生。散文向诗与小说、向生活幽深处讨要益己之力量,不是什么新鲜的发明。但当忸怩作态地强调某一单向度价值时,你一定无法开出良方。
 汉语文学有着自己的管理办法至于这样的办法是否就这么千秋万代地持续下去,谁也不知道。至少到目前我们看到的是,汉语文学中,散文仍然居中,诗与小说分展两翼。诗与小说分头从散文这个文学故乡出发,向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做言语探险,汲取力量与智慧,然后回归故乡反哺散文。当再次出发时,因为散文故乡给予的滋养,诗与小说会飞得更远,收获也更多。
 缘于此,我想完整描述一下中国散文
 基于,并发生逸出且再度回归的日常言语系统,即是散文。
 
 二
 有时我们对作品的不满,想来想去,原因大概可以归结为成色不足。可资成品的种种资源匮乏,会带来作品的成色不足;囿于范式跳脱不得,也会带来成色不足;秀而失之孱弱,灵而失之草率,刚而失之颟顸,拙而失之呆滞,同样也会带来成色不足。
 镀金不能带来成色的根本变化。一块金子的成色需要接受检验:接受挑剔的熟悉掌故的眼光的检验、接受物理学的检验、接受高温条件下的化合检验。检测一一过关,此时的金子,可以说它成色十足,其光辉中自带分量,其分量里自生光辉。
 时常想起鲁迅。想起他的那些关于国民性问题的痛心文字。
 在鲁迅先生的年代,现代中国也在生长。现代报业、现代出版,各行业的现代管理制度,大都市的现代物质生活等等,在鲁迅先生的年代都已经出现,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呈现着繁荣局面。
 我们不禁要问,那鲁迅先生为什么还要心痛?这是因为,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是会带来对社会的持续不满与持续批判的,这一点正十分鲜明地体现在鲁迅先生身上。但仅此一点还不足以解释鲁迅的痛心深情的人才会痛心。就当时的情形而言,鲁迅先生痛心于不能看见中国社会一个深刻而本质的变化,痛心于不能感受到一个成色十足的现代中国。
 如果我们深信文学应当关乎心灵,那么,我们就应该对作品的成色负责。
 
 三
 个人的力量总是极有限,生活与事业于是成为接力。我在接力后面略去比赛二字,正如我不爱说排行榜而称之为大展,究其根本原因,乃在于我们需要更多宽阔的道路在比赛与排行之外,我相信,道路宽阔。
 闻道有先后,一批又一批新人到来,岁月因之而新。在得闻道理的意义上,新人的到来,让时光里隐秘的接力持续进行。新人带着新的经验,新经验注定要溢出既有跑道,新经验注定是既有排行榜难以归纳的,而这正是文学接力的意义。
 没有新的生成,便没有接力,于是也就没有与今天不一样的过去,于是也就没有历史,时间僵卧。
 我想,对散文来说,它的初心,正是不接受时间的僵卧,正是在比赛与排行之外,培育更宽阔的道路,让岁月在新人的接力中不断生成。
 |    |